好马配好鞍,印度阵风飞行员都是由高种姓人驾驶。他们并不是择优选拔,而是天生就拥有驾驶新一代战机的优先权。 空军飞行员在世界各国都是用黄金堆砌那般训练而成的。优渥的待遇,宝贝一样的飞行经验,宠儿那样的携头盔,带墨镜,着统一的抗荷飞行服,潇洒走几回令人艳羡。 印度有八个种姓,他们当然知道自己国家是摔机大王国。当万国造飞机在种姓制度体系内,被印度斯坦航空公司维修一次,就增加坠毁的概率。没有人愿意驾驶维修过的飞机,但在种姓制度控制下,种姓越高,选择新机种的机会越多。被一次,两次维修以及N次维修的战机,从安全角度出发,最新的战机会被最高种姓霸占,随后,以此类推。 以前是低种姓战机飞行员坠毁概率最多,因为被斯坦航空无数次维修过。而在本次印巴空战中,高种姓成为被击落的高危群体,因为印度空军希望一战成名。 他们派出最新4代机阵风,满打满算是可以压制巴铁的枭龙,歼-10C。但他们没有想到万国造与枭龙,歼-10C的差距有8000里。在双方超视距,无需狗斗的距离内,阵风战机被吹落了。 实时数据链很重要,对于一个不重视本国制造,全靠买买买的国家而言,被吊打不是意外而是自然而然的事。 据印巴战后流露出的消息证实,印军共有8架阵风战机坠毁。其中三架是当天第一批被远程击落,第二天在新德里的上空又被击落一架,最精彩的是接下来,又有四架阵风升空准备袭击巴基斯坦军事目标。 四架战机升空后,一架作为编队长机前出,三架做出攻击阵型随后。当第一架阵风战机回传被火控雷达锁定后,指挥部立即做出跳伞的决定,但不知道是出于慌乱的原因还是指挥体系延迟,指挥员本是让第一架飞机跳伞,但四架飞机的飞行员都听到了,于是乎,大家一起跳伞。 印度缺少的不仅仅是战场数据链,还有盲目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