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上级三次下达命令,要将第134团3营8连连长李保成升任营长。李连长却三次拒绝命令,坚决不愿意当营长,只想继续当连长。上级首长找来,拍着桌子讲:“这是命令,你不走也得走!” 不当营长,只愿意当连长,他还是对8连的感情太深厚了。那一年血战上甘岭,他率领8连200多位战士上了火线,却只带了5位战士回来,那种痛苦刻骨铭心啊,他永远不想离开8连啊。有人说“兵神”不存在,“传奇”是演绎出来的,实际上真正“兵神”比传奇还要传奇。 在洛阳战役时,他孤身一人冲入敌阵,仅用6颗手榴弹炸毁敌人军火库,一人击毙了23个敌人,俘虏了31个敌人;在淮海战役时,他率领两名战士,突袭敌人旅部,生擒了敌副旅长以下12个军官;在贵州剿匪时,他带头冲进易守难攻的匪巢——蚌井洞,经过与众匪的血战后,击毙匪首安广文,短短半年间就荣立了4次特等功。 朝鲜战争爆发后,他又主动请缨,跟随大部队入朝参战保家卫国。他就是李保成,也是红色电影《上甘岭》钢八连连长张忠发的原型人物,他率部创造了战争史中的奇迹。1952年,597.9高地成了世界上最危险的地方,这里每秒就会经受6发炮弹的轰炸,山头都被削去了几米。 就在危急时刻,志愿军第134团3营8连(也就是大名鼎鼎的“特功八连”)连长李保成奉命,率部驰援597.9高地,立下军令状:“即使我们全部牺牲了,也要守住高地。”在14天时间内,面对敌人重兵发起的85次猛烈进攻,李连长率部牢牢守卫高地1号坑道。 战斗到第7天的时候,粮食断绝了,将士们凭着钢铁的意志坚守坑道。最后,一滴水都没有了,大家就喝尿。敌人再次发起冲锋时,李连长把最后半壶尿液留给伤员,他舔了舔干裂的嘴唇,率领战士们发起了反冲锋。 14个昼夜的血战后(歼敌1760人),那面布满了381个弹孔的战旗,依旧飘扬在597.9高地上。等到8连奉命撤回时,只剩下6人,完成了上级交予的艰巨任务。战后,李连长被授予二等功、国际三级勋章,第8连则被授予了集体特等功。 1954年凯旋后,根据李连长的战功,上级三次下达升职命令。但是李连长不愿意离开8连,最终还是首长找来,严令:“你必须担任营长职务。”离开连队时,李保成哭成了泪人,战士们更是各个落泪,送了老连长一程又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