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轮虽然不太服气粟裕,但打阻击很卖力。宋时轮资历远远超过了粟裕,是教员的井冈山班底,他解放战争率领的华野10纵在豫东战役里绝对是最佳辅助了,一阶段上蔡阻击胡琏整11师,二阶段桃林岗阻击邱清泉整5师,尽在那啃硬头,伤亡大缴获少,但就因为有了这样的好队友抗线才保证了最后的胜利。 宋时轮,1907年生湖南醴陵,1927年入党,1929年投红军。他是毛泽东井冈山班底,红28军军长,长征翻雪山过草地没掉队。抗日战争,他在新四军混得风生水起,当过第2支队副司令员,苏北指挥部也带过兵,战绩扎实。解放战争,他先在山东野战军给陈毅当参谋长,后来华野成立,他管第10纵队。这资历,谁见了都得服。 粟裕,1907年生湖南会同,侗族,1927年入党。从南昌起义一个小班长干起,没背景,全靠自己拼。抗日战争,他带新四军第1师,苏中战役打得日军没脾气,名声起来了。解放战争,他先管华中野战军,后在华野当副司令员,实际管作战。陈毅是大头儿,粟裕是干活的灵魂。 华野成立时,宋时轮从参谋长“降”到纵队司令员,心里能没想法?红军时他带军,粟裕还在下面混,现在倒挂了,谁不憋屈?1947年夏天,国民党第五师来犯,他没请示就撤过黄河,搞得华野有点乱。中央要追究,粟裕保了他,说他打仗猛,是个人才。这事儿宋时轮记心里了。 1948年6月,豫东战役开打,华野和中野联手干国民党25万大军。粟裕当华野代司令员,管全局。宋时轮带10纵,任务是挡援兵,给主力争取时间。这仗苦,敌人精锐多,火力猛,他心里就算不服,也得硬上。 第一仗在上蔡,宋时轮对上胡琏的整编第11师。这支部队是蒋军王牌,战斗经验足,想北上救开封。宋时轮带着10纵硬顶,敌军炮火猛,10纵伤亡不小,但他愣是没让胡琏动一步。靠着老经验,他调整战术,时不时反击,把敌军节奏打乱。这几天的死扛,让华野主力拿下开封。 第二仗在桃林岗,宋时轮对上邱清泉的整编第5师。这部队号称“天下第一师”,坦克多,机动性强,想救区寿年兵团。桃林岗地形平,守起来难,宋时轮心里有数。他把部队散开,找机会反击,自己还带预备队冲锋。10纵顶住邱清泉的猛攻,伤亡大,缴获少,可就这股狠劲,保住了主力围歼敌军的机会。 宋时轮在豫东战役里,真算“最佳辅助”。10纵啃的都是硬骨头,伤亡比缴获多得多,但没他这拼劲,粟裕的计划没法成。粟裕事后夸他,说阻击战打得好,是胜利的关键。宋时轮嘴上不服,心里明白大局。他执行命令一点不含糊,这不服也就是军人的傲气,关键时候还是靠谱队友。 战役后,宋时轮没闲着。济南战役,他带10纵打西线,拿下济南,抓了王耀武。淮海战役,他在徐州附近挡援军,又立功。新中国成立后,他带志愿军第9兵团打长津湖,干掉美军陆战第一师,硬气十足。1955年,他当上将军,后管军事科学院。粟裕当了总参谋长,1984年去世。宋时轮拖着病体去送他,战友情没得说。 宋时轮这人,资历高,脾气硬,但关键时候不掉链子。豫东战役,他不服粟裕是真,可打阻击卖力也是真。他不是那种耍小性子的人,心里有疙瘩也得咽下去,国家大事面前,他拎得清。10纵在上蔡、桃林岗的苦仗,伤亡大,缴获少,可没这“抗线”的好队友,哪来的最后胜利?这就是宋时轮,硬骨头自己啃,功劳让别人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