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K新闻网

当年,周润发放话说:“香港电影不行啦,我得去好莱坞发展。”王晶一听就火了,气冲冲

当年,周润发放话说:“香港电影不行啦,我得去好莱坞发展。”王晶一听就火了,气冲冲地说:“不准走!你要是走了,香港电影的日子更难过,别忘了是香港电影把你捧起来的。”可周润发主意已定,谁都拦不住他。

王晶没办法,只好和他商量,让他拍完《赌神2》再走。

要是当初周润发没离开香港,港片可能不会这么快衰败,说不定还有起死回生的机会。

当年,周润发在电影圈被人嘲笑是票房毒药,是吴宇森不顾大家反对,让他演《英雄本色》的第三男主。

结果,周润发凭借“小马哥”这个角色,一下子红遍大半个亚洲,成了很难超越的经典形象。

周润发成了票房保障后,各大电影公司都争着找他拍戏。

八十年代中后期,他的合约一度被炒到一千万港币,这可太厉害了。

1989年,王晶写完《赌神》的剧本,就去找永盛电影公司老板向华胜,想拉他投资。

向华胜看完剧本,满心期待地说:“这戏我投了,不过男主找谁演呢?”

王晶很自信地回答:“肯定是郑少秋啊,我早就看好他了。”

向华胜觉得这人选定得不错,马上催王晶赶紧筹备拍摄。

可郑少秋试完镜,王晶就后悔了,他觉得郑少秋演不了赌片那种风格。

这可把郑少秋气坏了,大骂:“你让我丢死人了,我再也不跟你合作。”

但王晶坚持自己的判断,打算重新找演员。

这时,他看到电视上重播《上海滩》,一下子觉得周润发的形象简直太适合赌神了,就邀请周润发。

没想到周润发直接拒绝:“我讨厌跟赌有关的一切,怕教坏年轻人,而且我爸就是个赌鬼。”

王晶理解他的想法,可作为商业片导演,他不想放过票房号召力强的周润发,就又劝说道:“给你1200万片酬,你拍不拍?”

周润发一听这数额,心动了,立马改变态度,答应出演。

可拍摄的时候,剧组好多工作人员态度懒散,拖慢了拍摄进度。

周润发就跟王晶抱怨:“你这效率太低,耽误我拍下一部戏,我片酬都损失不少。”

王晶很头疼,为了解决这问题,他想请新义安的大佬向华强来剧组当监制,震一震工作人员。

但又怕向华强拒绝,就专门在电影里加了个配角“龙五”,这个角色就是按照向华强的特点设计的。

很快,王晶联系向华强:“我这有个配角特适合你,来演不?”

向华强说:“我又不是专业演员,你找别人吧。”

王晶不死心,又邀请:“这角色不用啥表演技巧,你就按自己平时那样演就行。”

最后,向华强实在受不了王晶的软磨硬泡,答应出演。

向华强一到剧组,所有工作人员立马精神起来。

王晶看到这场景,心里很满意。

结果电影上映后,成了当年票房冠军,还开启了赌片时代。

可惜到了90年代,香港电影开始走下坡路,幸好周星驰在这时候出现,延缓了港片衰败的速度。

但光靠周星驰一个人,救不了香港电影,再加上很多电影公司破产,不少从业人员都转行不干了。

不光内部有危机,外部也麻烦不断。好莱坞大片的冲击,让粗制滥造的港片越来越没市场。

就在这时,周润发决定:“香港电影不行了,我要去好莱坞发展。”

这个决定可把不少电影投资人给惹恼了,本来有票房号召力的演员就不多,周润发更是顶尖的吸金演员。

香港市场没了他,很多投资人都赚不到钱。

为了阻止他去好莱坞,一些有黑帮背景的影视投资人没少威胁周润发。

可没想到,这反而让周润发觉得港片市场太乱,衰败是必然的,更坚定了他离开的决心。

王晶却不认同他的想法,说:“不能走!港片都快完了,你是香港人,就该留下来出份力,不能抛下我们。”

但王晶怎么劝,都留不住周润发想走的心。

没办法,王晶只好跟他商量,让他拍完《赌神2》再走。

为了让周润发接下这部电影,王晶给出2000万片酬。

这部电影让港片有了点复苏的迹象,还打破了之前的票房纪录。

可惜,90年代中后期,周润发和成龙都去了好莱坞发展,周星驰也减少了拍戏,港片还是慢慢走向衰落。

周润发在好莱坞混得并不如意,不是被制片人拒绝,就是只能演三流电影,也就李安的《卧虎藏龙》拿得出手。

十年后,周润发心灰意冷地回到香港,可一切都变了。

可以说,周润发去好莱坞发展是个错误决定,他不像成龙有功夫喜剧特色,也不像周星驰有无厘头喜剧风格,光靠演技很难在好莱坞打开市场。

要是当初他没离开香港,现在成就肯定更高,还能给大家带来更多经典作品,香港电影也能多火好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