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K新闻网

崇祯十七年四月的山海关,战火纷飞。李自成亲率大顺军与吴三桂军队以及后方埋伏的清军

崇祯十七年四月的山海关,战火纷飞。李自成亲率大顺军与吴三桂军队以及后方埋伏的清军展开了一场生死决战。战事进行到申时初,大顺军阵脚渐乱。刘宗敏带领精锐奋勇冲杀,却在混战中被一支冷箭射中。大顺军死伤数万,最终溃败。这位曾经不可一世的权将军,自此开始了他人生的最后一段旅程。 崇祯十七年四月的山海关,注定被历史记住。李自成带着他的大顺军,一路从陕西打到北京,眼看着就要坐稳江山,却在这座“天下第一关”前栽了跟头。 那时候的吴三桂,手里握着明朝最后的精锐,关宁铁骑,原本已经答应投降大顺,连山海关都交给了李自成派来的唐通。 可就在他带着四万兵马往北京走的半道上,突然听说老爹吴襄被大顺军拷打,爱妾陈圆圆被刘宗敏抢走,这口气谁能咽得下? 吴三桂一怒之下杀回山海关,把唐通赶跑,转头就向关外的清军求援。 李自成哪能想到吴三桂会变卦,更没想到多尔衮的八旗兵来得这么快。 他带着号称二十万的大军从北京出发,实际能打的也就六七万人,剩下的不是刚投降的明军就是临时拉来的壮丁。走到半路还中了吴三桂的缓兵之计,耽误了好几天。 等大顺军磨磨蹭蹭到了山海关,清军早就埋伏在十里外的威远堡,就等着捡便宜呢。 四月二十一日天刚亮,大顺军就发起了进攻。李自成想得很美,一边让唐通带兵绕到关外一片石堵吴三桂的后路,一边亲自指挥主力猛攻西罗城和北翼城。 守关的明军也不是吃素的,假装投降把大顺军骗到城下,突然火炮齐发,死伤一片。 打到第二天中午,北翼城眼看要守不住了,吴三桂急得亲自冲出关去求多尔衮。清军这才慢悠悠地进场,还让吴三桂的兵在胳膊上绑白布条,生怕误伤了自己人。 那天下午的风沙特别大,吹得人睁不开眼。大顺军和吴三桂的兵从早上打到申时,都累得够呛。 刘宗敏带着精锐往前冲,这位李自成手下第一猛将,打仗从来不要命,可这回他遇上了更狠的角色。 多尔衮等的就是这时候,一声令下,阿济格和多铎带着两万骑兵从侧翼杀出来。这些八旗兵养精蓄锐一整天,冲起来像刀子切豆腐。 刘宗敏正杀得兴起,突然一支冷箭射中了他,当场就从马上栽下来。主帅受伤,大顺军顿时乱了阵脚,数万人像割麦子一样倒下,剩下的扭头就跑。 这一仗打完,李自成连夜逃回北京,气得把吴三桂他爹吴襄砍了脑袋,还杀了吴家三十多口人。 可这有什么用呢?多尔衮封吴三桂当平西王,清军跟在败兵后面一路追到北京城。曾经威风凛凛的大顺军,退回来只剩七千骑兵,那些跟着李自成打天下的老兄弟,不是战死就是投降。 刘宗敏带着箭伤勉强撑到北京,没过多久就在撤退路上死了。这个曾经让明朝官军闻风丧胆的悍将,最后连个像样的坟头都没留下。 回过头看,李自成输得不冤。他打进北京才四十多天,光顾着追赃拷打明朝官员,连山海关这么重要的地方都没派重兵把守。 吴三桂一造反,他又轻敌冒进,被人家牵着鼻子走。最要命的是,他压根没把清军当回事,总觉得满人还在关外看热闹。结果多尔衮早就和洪承畴商量好了,就等着大顺军和吴三桂拼个两败俱伤。 要说吴三桂,骂他汉奸的人不少,可当时那种局面,换谁都得掂量掂量,一边是抢他女人的李自成,一边是许他富贵的多尔衮,这道选择题太难了。 山海关这场仗,表面看是李自成和吴三桂在打,实际上决定胜负的是躲在后面的多尔衮。 清军入关后,中国历史彻底拐了个弯。南明那帮王爷还在做梦反攻,张献忠在四川称帝没几天就被射死,只有多尔衮笑到了最后。 老百姓总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可这江山一旦落到满人手里,再想翻盘就难了。 李自成当年在西安称帝时有多风光,山海关败得就有多惨。历史有时候就是这么残酷,一念之差,满盘皆输。 信息来源: 《清实录》《山海关志》 百度百科《山海关大战》 《明史·李自成传》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69
用户10xxx69
2025-07-03 13:00
别吹了,李自成的军队有毛线战斗力,如果不是崇祯助攻,他连孙传庭新组建的部队都打不过。就是双方面对面叫阵对打,一样打不过后金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