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区十万清军,怎么就吞掉了6000万人口的大明王朝?黄宗羲后半生都在琢磨这个扎心问题。当他翻烂史书、看透历朝赋税账本,一个让人心惊的真相浮出水面——每次朝廷高喊改革,农民肩上的担子反而越压越沉。 这就是震碎认知的"黄宗羲定律"。汉朝算赋、唐朝两税法、明朝一条鞭法...听起来都是利民新政,可到头来,百姓交的税却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朝廷拆东墙补西墙,看似简化税制,实则不断创造新的征收名目,最后苦的还是种地的老百姓。 黄宗羲摸到了病根:只要天下是皇帝一家一姓的私产,所有改革都是治标不治本。他大胆提出改"家天下"为"公天下",可在皇权至上的时代,这无异于在铁板上凿洞。这个超前两百年的呐喊,终究没能撼动封建王朝的根基,但却给后人留下了一把审视历史的锋利标尺。 PS:明朝官方最后一次人口统计是在1620年,统计结果为5165万人。但当时存在大量流民、隐瞒人口等情况,实际人口应远高于此。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