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6年,37岁的甘地开始禁欲,为此,他伤害了不少漂亮女人,包括自己的侄媳妇、孙女等等,这是怎么回事呢? 1906年的南非,战火硝烟弥漫,一个37岁的印度男人站在担架旁,目睹生命的脆弱,突然决定从此告别肉欲。这人就是甘地,后来被尊称为“圣雄”。可谁能想到,这个听起来高尚的禁欲决定,竟会演变成伤害身边女性的争议行为,甚至连侄孙女都没能幸免? 1906年,南非纳塔尔地区正经历祖鲁叛乱的动荡。甘地当时在印度社区小有名气,作为志愿担架兵亲眼看到战争的残酷。生命的无常让他开始反思:如果要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为印度同胞争取权利的事业中,肉体欲望是不是一种拖累?他受到婆罗门教“梵行”的影响,觉得只有抛弃这些欲望,才能让思想和行为纯洁。于是,他在37岁这年立下誓言,终身禁欲。 时间快进到1940年代,甘地已经是印度独立运动的灵魂人物,名声响彻全球。1944年,他的妻子卡斯特尔芭去世后,他的生活方式开始让人摸不着头脑。为了证明自己彻底掌控了欲望,他决定用极端方式“测试”自己。他邀请年轻女性跟他同睡一床,有时甚至赤身裸体,理由是检验自己的纯洁。 他的追随者里,有人直接翻脸。修道院的工作人员看不下去,辞职走人;报纸编辑也拒绝刊登他写的这些“实验”文章。外界舆论更是炸裂,质疑这位“圣雄”到底在搞什么名堂。虽然没证据显示他跟这些女性发生了性关系,但这种行为对参与者的心理压力可想而知。 甘地自己解释,这是禁欲的终极考验。他在自传里提到过,年轻时曾因沉迷欲望而疏忽父亲,导致父亲去世后他一直自责。1906年的誓言,是他想彻底摆脱这种愧疚。可到了晚年,他把这想法推向了极端,认为光自己禁欲还不够,得在诱惑面前证明自己不动心。 这些女性里,曼努是甘地的侄孙女,从小跟着他,记录他的生活。可到了1940年代,她被卷进这些实验,晚上得跟他同床共枕。她后来在日记里流露出过困惑和压力,但碍于甘地的地位,她没法拒绝。另一位叫阿巴的女性,是甘地追随者的妻子,也被拉进这场“考验”。 1948年1月30日,甘地在新德里被狂热分子枪杀,结束了这段充满矛盾的人生。他的死让全国哀悼,可争议的阴影也没散去。禁欲从1906年开始,本来是他个人的精神追求,结果却拖了一堆无辜女性下水。这事告诉我们,评价历史人物不能只看光环,得扒开表象看本质。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