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然是文革时期红得发紫的作家。由他的小说《艳阳天》、《金光大道》而拍摄的电影很好诠释了,在极左理论指导下,中国农村是如何开展,或者应该如何开展阶级斗争,是教科书级别的。文革结束后,浩然寂寞一时;但他笔耕不辍,很快创作出了长篇小说《山水情》。电影《花开花落》就是根据这部小说改编而成。 与其说这部小说和电影是反映了六、七十年代,以及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农村,不如说它们是以阶级斗争为题材的政治思考。浩然实际上是一方面批判了阶级斗争扩大论,另一方面也批判了阶级斗争熄灭论。我没看过小说,但电影肯定是以前者为主。 影片以罗小山(李强饰)的几次爱情遭遇为线索,说明地主的遗腹子,在生母早逝的情况下,又由贫农养父养育成人,即便在这种情况下,文革时期仍将他划入剥削阶级范围。这显然是指责阶级斗争扩大化。 而当罗小山在与富农刘三儿之女相亲时,奇怪的情况出现了,这说明了浩然思想的另一面,即他认为阶级斗争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可能说没就没。刘三在几杯酒下肚之后,胡言乱语,或者说酒后吐真言;他恬不知耻地表示,要是在旧社会,像他这样的富农家庭,早就找小老婆,接着生儿育女了。 这段场合,难道不表明浩然坚持的思想:在一定条件下,阶级斗争仍是必要的。社会对人的思想改造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