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山长芦寺,始于南朝梁武帝历经九毁九建
含蕾爱拍照
2024-09-28 12:52:43
长芦寺始建于南朝梁普通八年,规模庞大,有“跑马出山门”之说,是六合最大的古刹,也是南朝时期著名的佛教寺院之一。
相传,南天竺僧人菩提达摩来到我国广州传播禅法,后为武帝闻知,于普通八年(公元527年)仲秋迎来建康,但达摩与萧衍“语多不契”,乃“一苇渡江”,来到江北的长芦寺。
千百年来,长芦寺风雨沧桑,几度兴废。初建的寺址紧临江岸,但这段长江河道很不稳定,堤岸经常塌陷,因而长芦寺建筑群也不断遭到破坏。
据《六合县志》记述,北宋天圣初,曾大兴土木重建寺院。后来江岸继续后退,至南宋淳熙初年终于被水淹没。淳熙十二年(1185年),将寺址“徙至滁口山之东”的河曲沙岗上(即今址)重建。新建的寺院规模超过旧寺,非常巍峨壮丽。
长芦寺兴盛时的规模很大,民间传说:“前门通到金刚殿,后门通到六合县。”由于该寺名声很大,吸引了无数文人骚客来此游历,或赋诗秉文。
唐朝的骆宾王、李白、韦应物、刘长卿、孟郊、温庭筠,宋代的王安石、苏东坡、秦观,明代的李东阳、王守仁、王世贞等都曾慕名而来。
现在我们看到的已经是第十次重建重建后的长芦寺了,位于大厂太子山公园内。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