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房地产暗藏卡点,究竟为何卡住脚步?

家居 05-04 阅读:63 评论:0

2025年房地产暗藏卡点,究竟为何卡住脚步?

家人们,最近楼市又有新动静了。小编瞅见一则发改委官员谈2025年楼市走势的报道,这事儿在圈子里炸开了锅,咱今儿就好好唠唠。

2024年,各种房地产支持政策一股脑儿地推出来,市场信心还真就恢复了点,楼市也出现了止跌趋稳的迹象。发改委官员也表态了,会接着推动政策落实,把这好势头巩固住。这话其实藏着两层意思。一层是现有政策有点效果,但市场还没完全稳住,就像盖房子,地基还没打牢呢;另一层就是后续政策还得加把劲儿,不能半途而废。

可有些新闻评论的解读,小编听着就有点不对劲。报道里引用了业内人士的说法,说2025年政策会集中在“降门槛、降成本、提预期”上,具体就是降首付比例、下调利率和税费,想靠政策刺激来改变市场预期。楼毒舌觉得这解读有点过度炒作了。降低买房成本,短期内确实能刺激一波需求,可没有基础条件支撑,这本质上就是降低买房门槛,把那些购买力不太强的人往楼市里拽,这不是“向下收割”嘛。这种模式能不能稳住市场,真得打个大大的问号。

咱得回归市场规律,当下楼市的关键问题,就在交易量、价格和基本面这三者之间的传导链条上。先说说销量难题。市场要稳定,交易量回暖是前提,而成交量提高的关键,就在价格调整幅度上。现在买卖双方对价格的预期差别大着呢,价格没调到合理范围,光降首付或者利率,成交量很难真正活跃起来。

就好比你去买东西,商家标价虚高,就算给你打个九折,你心里还是犯嘀咕,不会轻易下单。楼市也是这个理儿,价格不合理,成交量就上不去。  再说说价格僵局。价格调整的根本限制,来自经济基本面。有数据表明,房地产库存从去年4月开始,就一直保持在7.5亿平米的高水平,供需不平衡的压力就像一座大山,压得楼市喘不过气来。

更关键的是,经济大环境里的就业压力,那可是实实在在地影响着居民的收入预期和买房能力。年轻人失业率高,中年人职业危机越来越严重,这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谁还有心思买房。在就业、收入、库存这三个基础方面没明显变好的时候,价格想反弹,那就是白日做梦。所以,在没有经济基本面支持的情况下,就把2025年当成楼市的转折点,小编觉得这想法太乐观了,简直就像在沙漠里盼着下暴雨,不靠谱!

市场的调整过程,其实是经济周期和行业周期的双重校准。政策干预就像给病人吃止痛药,能减轻短期的痛苦,但想真正实现“软着陆”,必须建立在就业市场变好、居民收入增加、供需关系改善的系统修复基础之上。这就好比开车,光踩刹车减速不行,还得把车修好,让发动机动力足,才能稳稳当当地跑。

现在最该小心的是,在调整周期还没结束的时候,太早放出“触底信号”。这就好比在飞机降落的时候,降落伞还没完全打开,就急着说安全着陆了,这不是坑人吗?市场参与者要是被这“假信号”忽悠了,做出不理智的决定,最后只能自己吃苦头。楼毒舌就听说,之前有个城市,看到市场有点回暖迹象,就急着放松政策,还大肆宣传楼市要起飞了。很多人被忽悠进去买房,可后续经济基本面没跟上,房价又跌了下来,那些高位接盘的人,现在肠子都悔青了,天天唉声叹气。

家人们,面对2025年的楼市,咱得保持清醒的头脑,别被那些过度炒作的解读冲昏了头。买房是人生大事,得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经济基本面和市场趋势,慎重做决定。

本文章由齐家小编整理发布,部分作品来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直接联系小编删除,谢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