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K新闻网

标签: 液化天然气

俄罗斯表示愿向墨西哥供应液化天然气

俄罗斯驻墨西哥大使馆周六表示,俄罗斯已准备好向墨西哥供应液化天然气(LNG)并分享能源领域技术。“我们已同墨西哥展开合作。我们拥有卓越的液化天然气技术,愿意分享相关技术并进行供应,”俄罗斯能源部长谢尔盖·齐维列夫...

东京瓦斯株式会社高管:可能增加美国液化天然气的采购

格隆汇6月18日|东京瓦斯株式会社高管:预计伊朗-以色列冲突不会对公司液化天然气采购产生直接影响。密切关注中东冲突,因为这可能影响与石油挂钩的价格和现货液化天然气价格。可能增加美国液化天然气的采购,这被视为一个有...

pb: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加入谈判收购李嘉诚长实集团旗下的港口项目。据deepsee

pb: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加入谈判收购李嘉诚长实集团旗下的港口项目。据deepseek: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ChinaCoscoShippingCorporationLimited)**旗下有多家上市公司,但集团本身并未整体上市。以下是其主要上市子公司:1.中远海控(COSCOSHIPPINGHoldingsCo.,Ltd.,股票代码:601919.SH/01919.HK)**-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和香港联交所(H股)上市。-主营集装箱航运及码头业务,是全球领先的航运企业之一。2.中远海能(COSCOSHIPPINGEnergyTransportation,股票代码:600026.SH/01138.HK)**-主营油轮运输和液化天然气(LNG)运输。3.中远海发(COSCOSHIPPINGDevelopment,股票代码:601866.SH/02866.HK)**-主营船舶租赁、集装箱制造及金融业务。4.中远海特(COSCOSHIPPINGSpecializedCarriers,股票代码:600428.SH)**-主营特种船运输,如半潜船、多用途船等。5.中远海运港口(COSCOSHIPPINGPorts,股票代码:01199.HK)**-香港上市,主营全球港口投资与运营。
普京给了俄罗斯,三百年来最大的觉醒!中国的35万亿,力不可挡。有专家

普京给了俄罗斯,三百年来最大的觉醒!中国的35万亿,力不可挡。有专家

普京给了俄罗斯,三百年来最大的觉醒!中国的35万亿,力不可挡。有专家说,普京才是真正明事理的人,面对西方一轮又一轮的制裁,俄罗斯不仅没垮,反而和中国越走越近,从能源贸易到高科技合作,玩出了新花样。俄罗斯的"觉醒"直接体现在经济上的灵活调整,当欧洲拒绝进口其天然气时,中国迅速成为替代市场,目前,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每年对华输送380亿立方米天然气,这相当于北京全市三年的用气总量。更绝的是结算方式——西方把俄罗斯踢出SWIFT系统后,人民币在俄外贸结算中的占比从零猛增到34%,莫斯科交易所里人民币的交易量甚至一度压过了美元,搞得金融圈直呼"卢布变红钞"。中国企业在俄罗斯市场表现活跃,长城汽车位于图拉的工厂实现了70%的本地化生产,其哈弗H6车型成为俄罗斯最畅销的SUV,海尔冰箱在俄市场份额超过30%,当地人说"每个厨房都有中国制造"。中石油和中海油参与的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使俄罗斯LNG产能三年内增长一倍,该项目甚至为上海提供了部分来自北极的天然气供应。中国的35万亿投资重点砸向新能源、数字经济这些前沿领域,俄罗斯也搭上了便车,十年前中俄贸易还是"中国买石油,俄罗斯买玩具"的老套路,现在完全变了样,2023年两国机电产品贸易占比突破30%,华为帮俄罗斯建5G网络,比亚迪电动大巴跑上了莫斯科街头,连俄罗斯的无人机企业都开始用中国芯片。老百姓的态度更能说明问题,全俄民意调查显示,认为中国是"最重要伙伴"的俄罗斯人比例十年间从36%涨到75%,莫斯科大学甚至开了"一带一路"专业课,学生们研究的话题都是"怎么用人民币结算大豆贸易"这种实操问题。不过"觉醒"路上坑也不少,俄罗斯经济还是太依赖能源,油气出口占GDP一半多,远东地区想搞开发,但人口每年净流失10万,中国企业也有烦恼——俄方要求汽车厂本地化率必须达60%,手机厂得在三年内实现关键零部件国产化,这些政策让不少投资者挠头。但历史总是充满意外,100年前,中国知识分子曾"以俄为师",如今在圣彼得堡港口,起重机正把成吨的桦木装船运往青岛,在满洲里口岸,中俄宽轨铁路24小时轰鸣不息,这种实实在在的物资流动,或许比任何口号都更能定义新时代的"觉醒"。普京说的"三百年觉醒",说白了就是俄罗斯被西方逼急了的绝地反击,中国能成为关键角色,不仅因为有钱(35万亿投资),更因为提供了一条"不跪着也能发展"的新路子。但千万别把这事想得太浪漫,俄罗斯转向中国,七分是无奈,三分是算计,他们的精英阶层至今还在"中国是救命稻草"和"中国会不会吞远东"之间反复横跳,中国企业也吃过亏——中俄合研的CR929大飞机项目拖了10年还没量产,就是因为双方在技术标准上死活谈不拢。当两个被西方围堵的大国抱团,产生的化学反应可能超出所有人预期,比如俄罗斯有全球20%的森林资源,中国有世界最大的造纸产能,俄罗斯数学天才多,中国互联网应用场景丰富。这种互补性如果用好,或许能创造出一种全新的合作模式——既不是苏联式的"老大哥带小弟",也不是美日式的"宗主国配跟班",而是两个文明古国在21世纪重新找到的平等共处之道。
普京给了俄罗斯,三百年来最大的觉醒!中国的35万亿,力不可挡。有专家说,

普京给了俄罗斯,三百年来最大的觉醒!中国的35万亿,力不可挡。有专家说,

普京给了俄罗斯,三百年来最大的觉醒!中国的35万亿,力不可挡。有专家说,普京才是真正明事理的人,因为在他的带领下,大俄迎来了300年来最大的觉醒,而这种觉醒与中国的崛起紧密相连,那这是怎么回事呢?举个例子,中俄在北极搞的那个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直接让全球看傻眼了。这项目可不是普通工程,零下50度的极寒天气里,中国硬是包揽了85%的工程模块建造,从山东青岛的工厂里一块块造好,再运到北极去拼装。现在这项目每年给中国运2000多万吨天然气,连欧洲人都得绕道买气,俄罗斯靠这个项目赚的钱,直接扛住了西方制裁的冲击。最绝的是,俄罗斯人现在逢人就夸:“中国人连北极的冰都能‘烧化’!”这合作模式直接成了全球样板,听说现在非洲国家都排队想学这招呢。

韩国官员访问阿拉斯加考察液化天然气项目

据韩联社援引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报道,韩国政府官员上周访问阿拉斯加,深入考察阿拉斯加液化天然气项目。随行官员表示,代表团在普拉德霍湾考察期间未进行具体磋商。此次行程中,代表团还会见了来自美国、日本和菲律宾的政府...
尽管俄罗斯三年来的战争日益针对英国的利益,但英国运输船仍然是俄罗斯液化天然气运输

尽管俄罗斯三年来的战争日益针对英国的利益,但英国运输船仍然是俄罗斯液化天然气运输

尽管俄罗斯三年来的战争日益针对英国的利益,但英国运输船仍然是俄罗斯液化天然气运输的最大组成部分之一。船舶运输船#lng运输船#英国舰船减员#英国货船被击沉#英国舰船#液化运输船#

OEXN:南非提议与美国达成10年液化天然气采购协议

5月30日,南非正在寻求从美国进口液化天然气(LNG),并计划在未来10年内持续开展相关采购。OEXN表示,这一举措旨在通过长期稳定的能源供应,满足南非国内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南非目前主要通过管道从莫桑比克进口天然气,但...

日本考虑派贸易官员参加阿拉斯加液化天然气项目谈判

日本正在敲定计划派遣一名高级贸易部门官员前往阿拉斯加,参加可能讨论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力推的液化天然气出口项目的峰会。知情人士透露,日本经济产业省负责国际事务的副大臣TakehikoMatsuo正准备出席6月3日至5日的...

5月27日,乌克兰能源部突然宣布:已批准通过跨巴尔干管道引入希腊的液化天然气(L

5月27日,乌克兰能源部突然宣布:已批准通过跨巴尔干管道引入希腊的液化天然气(LNG)。这操作不只是单纯买气,更像是一场有备而来的“地缘能源反击战”—乌克兰这是不玩“中转站”的老路了,直接改当“能源中介”,要在俄欧...
5月27日,乌克兰能源部突然宣布:已批准通过跨巴尔干管道引入希腊的液化天然气(L

5月27日,乌克兰能源部突然宣布:已批准通过跨巴尔干管道引入希腊的液化天然气(L

5月27日,乌克兰能源部突然宣布:已批准通过跨巴尔干管道引入希腊的液化天然气(LNG)。这操作不只是单纯买气,更像是一场有备而来的“地缘能源反击战”—乌克兰这是不玩“中转站”的老路了,直接改当“能源中介”,要在俄欧...
研究:浮式液化天然气成本和速度神话不再 灵活性优势更胜一筹

研究:浮式液化天然气成本和速度神话不再 灵活性优势更胜一筹

过去十年,浮式液化天然气(FLNG)项目经历了快速发展。与传统LNG相比,FLNG通常被认为是成本更低、投运更快的解决方案,但事实并非总是如此。尽管如此,该领域的灵活性、机动性和小规模特点继续推动市场兴趣和投资。据预计,...

美国对我们使出的这一招,威力确实不小,日本企业已经暂停订购中国的液化天然气船了!

美国对我们使出的这一招,威力确实不小,日本企业已经暂停订购中国的液化天然气船了!5月24日,根据《日经亚洲》报道,日媒称,鉴于美国宣布对中国制造的船只收取港口费,日本航运巨头、拥有全球最大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队...

南非提议购买美国液化天然气 以便贸易协议

根据南非政府新闻机构网站上发布的一份部长声明,南非提出在10年内从美国购买液化天然气,作为确保达成贸易协议的提议之一。这份由南非总统府部长KhumbudzoNtshavheni签署并于周日晚些时候发布的文件称,南非的目标是每年从...

南非提议购买美国液化天然气 以便达成贸易协议

格隆汇5月27日|根据南非政府新闻机构网站上发布的一份部长声明,南非提出在10年内从美国购买液化天然气,作为确保达成贸易协议的提议之一。这份由南非总统府部长KhumbudzoNtshavheni签署并于周日晚些时候发布的文件称,南非的...
美国刚传来最新消息!白宫发言人莱维特表示,如果中国继续采取反制手段回应美国加征关

美国刚传来最新消息!白宫发言人莱维特表示,如果中国继续采取反制手段回应美国加征关

美国刚传来最新消息!白宫发言人莱维特表示,如果中国继续采取反制手段回应美国加征关税,对中国将不利。话音刚落,墨西哥湾的液化天然气船队已经乱成一锅粥!本来每天往中国运天然气的几十艘大船,突然全都掉头跑去欧洲。船东们掐指一算,绕道好望角得多个15天航程,油钱哗哗地烧,单趟就得多掏百万美元。欧洲那边更惨,港口堵得跟北京早高峰似的,鹿特丹外海的船晃了三天都没靠岸。德州一能源公司老板上电视破口大骂,说现在每艘船的成本比仨月前翻倍,再这么折腾下去,明年得裁掉三分之一的钻井工人。这事儿得从头捋捋。美国最近对中国的关税又加码,摆明了想掐经济命脉。中国这边也不是吃素的,直接反制,天然气进口一脚刹车,搞得美国能源圈炸了锅。墨西哥湾的液化天然气船队,本来是中国的大客户,订单稳得像铁饭碗。现在可好,中国一转身不买了,这些船只能撒丫子跑欧洲卖货。可欧洲那地儿,需求量没那么大,港口还老出岔子。网上查了下,鹿特丹港这几个月因为罢工和调度问题,船期排得满满当当,有的货轮硬生生在海上飘着,等得船员都快抓狂了。我翻了翻数据,2024年美国对中国的天然气出口占了他们总出口的20%以上,这块蛋糕没了,能源公司直接懵圈。路透社报道说,美国天然气价格最近跌了10%,库存堆得像小山,卖不出去只能降价。德州那老板在CNBC上喊得声嘶力竭,说他们公司光是运费成本就涨了120%,再加上欧洲买家压价,利润薄得跟纸似的。这还不算完,船东们还得面对好望角的烧钱航线。我查了下,绕行非洲南端,单程多耗15天,燃料费加船员工资,平均一艘船得额外掏80万到100万美元。谁能想到,天然气这行当,现在比炒股还刺激。更别提欧洲那边的情况了。德国、荷兰这些国家,天然气储备其实不低,去年冬天囤了不少货。现在美国船队硬挤进来,欧洲买家也不傻,趁机把价格压得低低的。彭博社说,欧洲天然气现货价最近跌到每百万英热单位4美元,差不多是半年前的三分之一。美国船东们咬牙切齿,运费贵得要命,卖价却低得心疼。有人在X上吐槽,说这波操作简直是赔本赚吆喝,还不如把船停了省油钱。这乱局背后,普通人日子也不好过。德州那家能源公司,雇了快2000名钻井工人,裁员的事儿已经提上日程。老板在采访里直言,订单少了,钻井平台开工率掉到60%,再下去只能砍人保命。工人里不少是拖家带口的,裁员一波,房贷、车贷咋整?网上还有人爆料,路易斯安那那边好几家小公司已经开始停薪,工人聚在酒吧里骂娘,说这日子没法过了。再说中国这边,反制措施也不是随便拍脑袋决定的。查了下,中国的天然气进口来源多得很,中亚、澳大利亚、卡塔尔,哪家不能顶上?美国货价格高、路还远,换个供应商还能省点运费。海关数据说,2024年中国从澳大利亚进口的天然气涨了15%,卡塔尔那边也签了新长约。摆明了,美国不卖,中国照样有货源,日子过得稳稳当当。这事儿闹到现在,感觉像两边都在赌气。美国想用关税卡脖子,中国直接不接招,能源公司和工人成了夹心饼干。X上有人调侃,说这波操作跟双输没啥区别,美国船队跑断腿,中国企业换个供应商继续赚钱。还看到个评论,说得挺狠:白宫那帮人坐办公室里拍桌子,苦的却是海上漂的船员和德州晒太阳的工人。不过往深了想,这事儿没那么简单。全球能源市场本来就跟多米诺骨牌似的,一环扣一环。美国船队跑欧洲,欧洲市场一挤压,价格再跌,俄罗斯、卡塔尔这些供应商估计也在冷眼旁观,准备抢市场。百度指数上,最近天然气价格这词的搜索量涨了30%,说明大家伙儿都盯着这事儿呢。能源这块,谁能笑到最后,还真不好说。你说这乱糟糟的局面,到底谁更吃亏?要我说,普通工人和船员最倒霉,上面吵架,下面遭殃。你们咋看?欢迎留言说说,这波能源大乱斗,谁能杀出重围?

上期所将加快推进铸造合金、液化天然气等品种研发上市

在谈到上期所未来工作重点时,田向阳理事长透露,一是健全适配新质生产力需求的一流产品体系,加快推进铸造合金、液化天然气、胶版印刷纸、瓦楞原纸等品种研发上市;二是打造兼具国际标准与中国特色的一流制度机制,稳步推进...

Moneta Markets亿汇:埃及急需廉价石油和液化天然气

尽管埃及有成为地区能源枢纽和向欧洲及全球市场供应液化天然气(LNG)的雄心,但目前却难以满足国内的能源需求,这一矛盾凸显了埃及在平衡出口目标与内部能源安全方面的巨大挑战。MonetaMarkets亿汇认为,埃及的能源挑战不仅...
CNCEC NEWS|中国化学中标中东首个海上液化天然气加注中心项目

CNCEC NEWS|中国化学中标中东首个海上液化天然气加注中心项目

项目位于阿曼苏哈尔港,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碳强度(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最低的液化天然气工厂之一,也将促使苏哈尔成为中东首个液化天然气加注中心。该项目投资16亿美元,建成后,可服务过往船舶,辐射整个中东乃至印度洋...
美国刚刚举起关税大棒对着越南,没想到河内立马就将对美国液化天然气的进口税率从5%

美国刚刚举起关税大棒对着越南,没想到河内立马就将对美国液化天然气的进口税率从5%

美国刚刚举起关税大棒对着越南,没想到河内立马就将对美国液化天然气的进口税率从5%降到2%。有意思的是,那天阿拉斯加州长正好在首尔和韩国人谈能源生意,这...韩国的三星和日本的三菱都成了燃气电站的中标者,这可真是让人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