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揽5300亿!137个国家弃用GPS,北斗打破老美垄断了!

科技 04-28 阅读:39 评论:0

导读:狂揽5300亿!137个国家弃用GPS,北斗打破老美垄断了!

在全球导航系统的历史长河中,GPS曾长期占据着霸主地位。自上世纪70年代诞生以来,GPS从服务于美国军方逐渐走向民用,94年起为全球提供卫星服务,成为众多国家定位与导航服务的重要支撑。在我国,GPS也深刻烙印于公众认知,成为导航系统的典范。然而,过度依赖GPS的弊端在海湾战争和1996年中国军事演习中暴露无遗,美国对GPS的操控让世界各国意识到,核心技术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中国更是坚定地踏上了自主研发导航系统的征程。

海湾战争中,美国利用GPS窥视伊拉克军事行动,让世界看到了过度依赖GPS的危险。在未来的作战中,若一举一动都被美国掌握,各国导弹的威慑力将大打折扣。而1996年中国军事演习时,依赖美国GPS系统的导弹遭故意中断,全部落水,这一惨痛教训深深刺痛了中国。它让中国清醒地认识到,没有自主的导航系统,国家安全和军事行动将受制于人。核心技术是买不来、求不来的,中国必须拥有自己的“眼睛”——北斗导航系统。

为了摆脱GPS的垄断,中国积极参与联合研发,投入2.3亿欧元,展现出了坚定的决心和强大的行动力。从2012年完成14颗卫星组网,到2018年再部署19颗卫星构建起覆盖亚太地区的区域导航系统,中国一步一个脚印,稳步推进北斗系统的建设。每一次卫星的成功发射,都是中国航天人智慧和汗水的结晶,都是中国向全球导航强国迈进的坚实步伐。

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全球组网收官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入轨,标志着55颗卫星星座全面建成,中国实现了全球范围高精度定位服务。这一刻,中国打破了GPS长达54年的技术垄断,成为全球导航技术强国中的一员。北斗系统的全面运行,不仅是中国科技实力的象征,更是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大国担当的有力证明。

北斗系统的成功,为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经济效益方面,截至目前,已经有137个国家和地区开始使用北斗的导航系统。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2023年卫星导航服务产业总值达到了5300多亿元。北斗系统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农业、渔业、测绘、气象、通信、电力、金融、公共安全等众多领域,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了精准的定位和导航服务,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在社会效益方面,北斗系统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无论是出行导航、物流配送,还是紧急救援、灾害预警,北斗系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紧急救援中,北斗系统可以快速准确地确定受灾位置,为救援人员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支持;在灾害预警中,北斗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地质灾害、气象灾害等,提前发出预警信号,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北斗系统的崛起,也为全球导航格局带来了新的变化。137个国家和地区弃用GPS,选择北斗,这充分说明了北斗系统的技术优势和可靠性。北斗系统以其高精度、高可靠性、高安全性等特点,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和赞誉。同时,北斗系统的开放合作理念,也为全球导航领域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中国积极与其他国家开展合作,共同推动全球导航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北斗系统成功打破老美的垄断,是中国科技自立自强的生动写照。它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勇于创新、团结协作,就一定能够在科技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未来,北斗系统将继续砥砺前行,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为全球用户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导航服务,开启全球导航新纪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