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彩电巨头靠炒作破局,四川长虹股价真的是个迷!

财经 05-07 阅读:241 评论:0

提起长虹彩电,只怕很多人都会觉得有非常厚重的年代感。因为这个昔日的彩电品牌已经走过了67年的历史,而且登陆A股也有31年之久,陪伴了我们整整三代人。

可就是这么一个资历深厚、品牌深入人心的企业,似乎已经被人遗忘许久,原因自然是智能手机时代到来,看电视的人越来越少,长虹彩电成了长虹电器股份,但我们已经无暇去管它到底是生产彩电,还是顺便在电热毯、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业务上又“客串”了一把。一个集消费电子、核心器件研发与制造为一体的综合型跨国企业,居然“沦落”到要靠“炒作”破局,这又是怎么回事?

很久没有引起大众关注的长虹,突然因为股价涨停在资本市场掀起一场风波,这个突如其来的“意外”,就像AI崛起和DeepSeek横空出世一样让人颇感震惊。一个沉积已久的名字,再一次引起热议和关注,居然是因为长虹身上有50多个热门概念关联,这一次疑似炒作的股价涨停,也一时成了各方研究的对象。

究竟是市场情绪过热,还是非理性炒作,或者是长虹憋了很久,准备“放大招”,也让人陷入沉思。

曾经的A股“股王”重返巅峰?

因为已经淡出市场很久,在股市也早已今非昔比,长虹其实很长时间处于“被人遗忘”的状态。如今都在疯狂追逐AI、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新能源等新兴产业的股市和股民,又怎么会记得,27年前的1998年,当时巅峰期的长虹市值高达650亿,堪称A股名副其实的“股王”。或许如今的年轻一代对650亿的市值没有什么概念,但放在当时,说长虹是电器行业的霸主、股市的巨头,那都不是吹的。

然而,时过境迁,随着彩电的没落,长虹的江河日下也在所难免,只不过让人始料未及的是,在业绩下滑、走势一再低落后,2024年10月份,长虹突然股价涨停,连续12个交易日收获了第10个涨停,让人匪夷所思。12个交易日10个涨停,单月累计涨幅178%,甚至市值也再度冲破761亿,创造了1994你年以来的新高,莫非长虹又要复兴?重返巅峰?

更为诡异的是,这一波涨幅还不算完,到了2025年2月份,宣布接入DeepSeek的长虹股价又是继续上涨,颇有要延续2024年10月份11个涨停的疯狂势头。连股民也开始懵圈,纷纷质问:长虹这是发生了什么,曾经的A股“股王”这是要借尸还魂吗?

此起彼伏的长虹,真的是个迷!

接二连三的股价上涨,但上涨之后还是回到理性的区间,这是传统制造行业难以摆脱的宿命,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主业务是产品制造,除非来一次颠覆性的变革,直接变身成为互联网企业或者像海尔一样发展多元化,成功转型,否则身上的“传统”标签很难撕掉。可对于“传统”根深蒂固的长虹来说,转型谈何容易,多元化这么多年,似乎也未能发展成理想的样子。

反倒是此起彼伏的股价,更像是传统制造业在资本市场的“适应性试探”,而不是基本面的反转信号。毕竟,长达几十年的业务格局,国资背景的结构体系,“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对于一心只想“求稳”的国企来说,没有当年张瑞敏在海尔大刀阔斧的改革,绝不可能再造第二个海尔。即便长虹自己也清楚,真正的破局在于“聚焦核心技术”与“重构品牌价值”之间找到平衡点,才能摆脱“题材依赖症”,可国资一直未引入战略投资推动机制改革,在储能电池、物联网模块等领域的专利也未能产品化,近几年连续3年经营性现金流为下降趋势,说长虹是个迷,还真不是道听途说。

傍上华为概念就能复活?

尽管从2024年至今,长虹断断续续的股价一直在上涨和回落之间此起彼伏,而且因为傍上华为而被视为“华为概念”,也颇有被看好的理由,但连长虹自己也发公告称股价出现严重的异常波动,这个异常究竟处于何种原因,是什么势力在助推,恐怕大家都心知肚明。

这一系列看似诡异的操作和变化,让人不得不想到颇为类似的案例,比如某某国货品牌面临倒闭、产品滞销,然后突然爆发一件与此毫无关联的事,消费者因此开始像抽风一样的“怀旧”,“报复性消费”去复活国货品牌,这种短期市场情绪催化,更像是一个老牌企业在转型中的挣扎和尝试。换个角度,长虹在过去能长时间处于行业顶端,不可能不去考虑市场、布局未来,这些年与跨境电商、低空经济、西部大开发或多或少的联系在一起,这也是股价变动的内在驱动力。

股价往往是业绩和趋势走向的映射,长虹与新能源、半导体等热门领域扯到一起,也可能传导“国企改革”的信号,尽管破局还在尝试中,但从“制造”到“智造”的跨越,这种炒作只要有利于转型成功,又有何不可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