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进课堂:四地试验田的教改答案

教育 04-17 阅读:0 评论:0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正深刻改变社会生产与生活方式。在这一背景下,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成为培养未来人才的重要抓手。广东、天津、辽宁、北京四地近日相继出台政策,从课程体系、师资建设到应用场景,展开了一场教育创新的「竞速赛」。这些实践不仅为全国提供了参考样本,也让我们看到人工智能教育从顶层设计到课堂落地的多样可能。

广东在全国率先提出中小学师生人工智能素养框架,打出 AI 教育组合拳。广东省教育厅发布的「 2 素养 1 纲要」方案,从课程设置、教学资源、师资建设、培养目标等方面,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提供了具体指导。《广东省中小学教师人工智能素养框架(试行)》涵盖意识理念、知识技能、实践应用、专业发展、社会责任等 5 个维度,而《广东省中小学学生人工智能素养框架(试行)》则包括人智观念、知识技能、智能思维、伦理责任等4个维度。

广东的课程指导纲要强调帮助学生掌握数据、算法、算力等核心概念,发展人机协作思维,并践行安全、包容、公正的伦理准则。通过这些措施,广东不仅为师生提供了「有目标可依、有课程可用、有教师可教」的支撑体系,还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在资源整合方面,广东通过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为学校提供课程包、模型库和工具集。这种资源整合方式,不仅提升了资源的利用率,也为学校提供了更多选择。此外,广东还通过 AI 学伴和 AI 教研助手,开展人机对话式学习和个性化自适应学习,提升了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兴趣。

天津采取分阶段推进策略,计划到 2028 年在全市中小学普及人工智能教育。根据天津市教委发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实施意见(试行)》,小学低年级段侧重感知和体验人工智能技术,小学高年级段和初中阶段侧重理解和应用人工智能技术,高中阶段则鼓励学生参与项目创作和前沿探索。

天津的课程设计注重分层推进,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也为不同学段的教育目标提供了清晰指引。《实施意见》明确,小学低年级段侧重感知和体验人工智能技术,小学高年级段和初中阶段侧重理解和应用人工智能技术,高中阶段侧重项目创作和前沿应用。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四年级、八年级开设《人工智能基础》地方课程,每周 1 课时,每个年级总计不少于 30 课时;高中阶段在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等国家课程实施要求基础上,鼓励学生修习人工智能选择性必修模块,提高人工智能教育实施质量,提升学生人工智能素养。

天津计划到 2028 年建成覆盖全市的高标准人工智能教育课程体系和评价体系,全面提升中小学生人工智能素养。

辽宁提出到 2030 年在全省中小学普及人工智能教育,全面提升学生人工智能应用技能和素养。根据辽宁省教育厅发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实施方案》,辽宁将探索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实施路径,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教育强省。

辽宁的课程建设聚焦于精品课一体化实施,将人工智能教育纳入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通过跨学科学习、大单元教学和学科实践,辽宁为人工智能教育提供了更丰富的应用场景。此外,辽宁还提出建设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室,作为智慧校园建设的重要内容,打造智慧学习、智能管理、智能安防等应用场景。

在资源整合方面,辽宁通过人工智能教育联盟,推动特色教育集团建设和资源共享。辽宁还计划到 2027 年建成 30 个以上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案例。通过这些措施,辽宁不仅为人工智能教育提供了实践样本,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北京提出从 2025 年秋季学期开始,全市中小学开展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每学年不少于 8 课时。北京市教委印发的《北京市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工作方案(2025—2027年)》强调,加快建成具有首都特色的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体系与模式。

北京的课程设计注重分学段实施,小学阶段以体验式课程为主,初中阶段以认知类课程为主,高中阶段以综合性和实践性课程为主。各学段课程体系注重有机衔接,全过程浸润人工智能伦理道德教育,引导学生科学、合理、稳妥地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

在资源整合方面,北京通过升级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打造了「北京基础教育人工智能应用超市」,为学校提供基础资源支撑、学科知识图谱和学习实践平台。这种一站式服务模式,不仅促进了优质资源共享,也为学校提供了更多应用场景。

北京还提出通过虚拟数字人技术和大模型,打造高水准的AI教师,协同开展人工智能教育。此外,北京还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和高科技企业为中小学提供兼职教师支持,推动人工智能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人工智能教育的推进,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面临诸多挑战。资源不足、技术升级、评价体系完善等问题,仍需在实践中逐步解决。广东提出的「人机协作思维」培养目标,天津的「双师课堂」试点,辽宁的「智慧校园」建设,北京的「未来课堂」设计,都为人工智能教育的未来提供了可能的解决方案。

四地的探索,为全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提供了宝贵经验。未来,随着政策的完善和实践的深入,人工智能教育必将在更多地区落地生根,为教育现代化注入新的活力。

为响应政策号召,推动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普及,2025 年 4 月 25 日,由多鲸、现代职教专委会与腾讯教育联合主办的「走进腾讯华东总部——青少年 AI 进校的机遇与创新」主题论坛将在上海腾讯滨江大厦拉开帷幕。这场汇聚多位教育科技企业高管、信息化服务商及硬件制造商的闭门会议,将围绕 AI 教育落地的核心命题展开深度探讨。

我们邀请到了多位行业重磅嘉宾—上海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教育AI专委会秘书长创智合力科技创始人兼 CEO 杨勇、小码教育信奥发展部总监吴军花、腾讯教育高级架构师乔茹烽、斯坦星球学术合作总监 Pely 、好多素教AI业务负责人郑铮培,他们将从多个维度拆解AI教育的现实难题。

无论你是教育从业者、科技爱好者,还是对未来教育充满好奇的家长学生,这场活动都不容错过!快来一同开启这场 AI 教育的奇妙之旅,共赴教育的未来之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