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首台基于硅的机架式量子计算机,可部署在室温下的数据中心
爱尔兰一家初创公司创造了世界上第一台基于硅的量子计算机,但它仍然可以与数据中心的经典计算无缝集成。
一家初创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量子设备,它将量子计算的潜力与传统高性能计算(HPC)的便利性和集成性结合在一起。
Equal1公司代表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该公司于3月16日推出了Bell-1,这是一款新的六量子比特机器,可以无缝地融入数据中心等现有的HPC环境。
这台机器的重量略高于440磅(200公斤),但它是机架式的 —— 这意味着它可以安装在数据中心的物理机架上 —— 它的大小与现有的图形处理单元(GPU)服务器大致相同。
与其他量子计算机不同,Bell-1不需要专门的基础设施来部署,也不需要额外的设备来冷却到接近绝对零度。
这是因为它拥有一个独立的、封闭循环的低温冷却装置,使系统能够在0.3开尔文(零下459.13华氏度/零下272.85摄氏度)的温度下运行。
这台机器利用了最新的半导体制造技术和纯化硅,从而实现了高水平的控制和长相干时间(一个量子比特同时存在于多个状态的能力,这对量子算法和计算至关重要)。
机架式量子计算
Bell-1的量子比特是基于硅的,这意味着它们比传统的量子比特要小,机器核心的芯片结合了量子处理器单元(QPU)和Arm CPU(传统处理器以其小尺寸和效率而闻名)和神经处理单元(NPU) —— 用于加速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AI)的专用处理器。
将所有这些元素整合到单个芯片上,消除了传统和量子计算元素之间必要的复杂编排。Equal1的代表说,只要你的机架上有空间,它所需要的只是一个标准的电源插座:插上电源,它就可以工作了。
该公司的芯片被称为“UnityQ 6量子位量子处理系统”,它利用自旋量子位,与许多依赖于捕获离子或超导量子位的量子计算平台形成鲜明对比。硅基自旋量子比特结构紧凑,可能导致更高的量子比特密度,并且可以利用现有的半导体制造技术,这意味着更大的可扩展性。
安装在Bell-1中的芯片还集成了纠错、控制和读出功能,同时利用了现有半导体基础设施的可靠性和可扩展性。
虽然第一代芯片只包含6个量子比特,但该公司希望制造具有更高量子比特数的更强大版本。公司代表补充说,Bell-1也是面向未来的,因为早期采用者可以在新机型推出时升级现有系统,而不是用新机器替换它们。
Bell-1建立在该公司于2024年12月首次发布的进展基础上,该进展为硅量子比特阵列和量子控制器芯片建立了新的峰值性能标志。
其中包括世界上最高的单量子比特和双量子比特门保真度(意味着更少的错误)和门速度(意味着更快的操作)。该平台还采用了与Arm合作开发的专门的人工智能纠错系统。
如果朋友们喜欢,敬请关注“知新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