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黑马”危险了,员工被解散,老板被带走,经营全面瘫痪
A股上市公司的证券名称大都遵循一个惯例,会从公司全名中选3-4个字组成,力求简洁明了,同时又能精准代表公司。
比如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证券名称为“贵州茅台”,比如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证券名称为“格力电器”。
不过,有一家上市公司的证券名称却与其全名风马牛不相及。
岩石股份,光从这个名字来看,相信绝大部分人都会以为它是家矿企,然而,它干的事情却与石头一点关系都没有,它是卖酒的。
而再查询其公司资料,它的全名叫上海贵酒股份有限公司,其中没有“岩”,也没有“石”,显然岩石股份的名称是另有来头。

全名上海贵酒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岩石股份”,这就像非诚勿扰中葛优说的,宝马的车头放一奔驰的标,太反常了。
事出反常必有妖,实际上,岩石股份并非不想改名为“上海贵酒”或者“贵酒股份”,而是名字已被别人占用,欲求而不得。
洋河股份旗下有一款酒叫贵州贵酒,人家这名字可要早得多,所以,上海贵酒从诞生开始就一直被起诉侵权。
不过,官司一直也没有太确定的说法,而证监会也就没法批准,于是,只能一直沿用原来的老名字岩石股份。

不过,岩石股份也不是本名,如果从IPO之初的第一个名字算起,岩石股份都已经是改的第五个名字了,堪称A股“改名大王”。
商业世界里虽然没有“三姓家奴”的说法,但有些道理是相同的,企业如果频繁改名,就意味着在频繁换老板、换业务,到头来可能一样都干不好。
而近日,岩石股份就刚被证监会点名警告,因2024年营收不足3亿且利润为负被证监会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变成了*ST岩石。
这意味着,如果2025年营收利润不能改善,*ST岩石就将Over了,而从其一季报的营收来看,凶多吉少。
2025年一季度,*ST岩石营收只有1498万,同比暴跌了86%,照这种进度的话,别说3亿了,1个亿都困难。
实际上,*ST岩石股份的经营已经几乎全面瘫痪了。
早在2024年1月,*ST岩石就已经传出大面积解散员工的消息,裁员率超过90%,而2024年年报数据显示,*ST岩石已经只剩总部的76人,子公司员工数为零。

最关键的是,不仅员工没了,老板也没了,2024年9月,老板韩啸因涉嫌犯罪已被公安机关带走,至今杳无音讯。
如今的*ST岩石是既没有领头的,也没有干活的,要想越过强制退市的指标,恐怕需要创造奇迹才行。
同时,各种追债诉讼也接踵而至,据统计,*ST岩石已经确认的债务额超过5亿,但账上仅剩1800万现金。
这正是“前无去路,后有追兵”,*ST岩石危险了。
岩石股份最早的前身是上市于1993年的福建豪盛,当时的主营业务是建筑陶瓷,还是国内最早上市的同类企业。
不过,起个大早,却赶了个晚集,2001年陶瓷业务就不行了,通过资产重组跨入了房地产,名字改成了利嘉股份。
现在往回看,进入房地产的时机是不错的,然而,却没能用好,在房产圈里折腾了多年,每年营收都只是围着1个亿打转,毫无上进心。
2006年,不知道是不是为了改运,业务没变,却把公司名字改成了多伦股份,不过,房地产仍然不见起色,倒是实控人换了好几个。
根据历史信息,光是2011年-2014年就换了3个,平均一年一个,老板换得就跟走马灯一样。

2015年,眼看互联网金融火爆,终于决定要甩掉房地产试一试新业务了,为了表决心,干脆把公司名字都改成了匹凸匹(谐音P2P)。
然而,口号喊得震天响,股价也涨疯了,但互联网金融的事情却是一点动静都没有,直到风口过去,大家才明白,原来玩的是空手道,有大股东趁势收割了数亿。
当然,他终究也没跑掉,因内幕交易、操纵股价被证监会狠狠地开了一张罚单,不但没收5个多亿的炒股收益,另外再罚28亿。
然后就是2017年,80后老板韩啸入主,抛掉了互联网金融的虚名,剥离了不争气的房地产,把公司改成了现在的岩石股份。
“岩石”这个名字很朴实,给人一种脚踏实地的感觉,不过,这只是错觉,韩老板的玩法可前几任老板宏大多了。
韩啸入主后不久就收购了贵州贵酒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很明显,这只是一家销售白酒的线上平台公司,但韩啸就以此为契机,宣布把白酒作为未来主业。
当然,韩啸不是口头说说,为了坐实白酒主业,陆续收购了好几家白酒相关公司,建立起了完整的白酒产供销体系。

干了这么多,最终都得靠销售数据说话,而关于怎么卖,韩老板有高招。
一般来说,卖酒都是通过白酒经销商的渠道来走,但韩老板另辟蹊径,一口气招了很多员工,然后和员工签了“经销协议”。
具体来说就是员工先打款5000块买下5000块的酒,然后第二个月就能得到4500的工资加1000的奖励,公司还承担“五险一金”。
如果买得多,不但能得到等价的酒,还能额外得到一定数量的奖励的酒。
仔细分析这个模式,其实相当于拿白酒给员工发工资,不过,就账面来说,对于员工是稳赚不赔的。
于是,在利益的驱使下,员工不但踊跃地当经销商,还介绍亲友加入,甚至有的管理团队,从农村买身份证来入职成“员工”从而套利。
就在这样的模式下,岩石股份的白酒营收暴涨,2020年才8000万,2023年就干到了16亿,被称为“白酒黑马”。
这种模式当然走不远,不过,韩老板并不是为了卖酒,只是为了做局,这边把“上海贵酒”的名气搞起来了,另一边一件大事也在同步进行着,韩啸以上海贵酒之名卖起了白酒“数字证书”。

具体来说,韩啸构建了一个另外的平台,策划了多款高端白酒的数字证书,起售价5万,购买者会根据购买的金额每年都获得一定数量的酒票,这个酒票可以在平台消费。
然后购买证书的时候还约定了回购期限,到期之后你可以选择转卖或者卖回给平台,性质很像债券,每年的酒票就相当于利息,到期还本。
这种操作是否合法不得而知,但韩啸被带走的原因与此不无关系。
韩啸的韩宏伟是知名财富管理公司海银财富的实控人,父子两都是资深金融人士,韩啸把酒卖得像集资一样也就不奇怪了。
不过,海银财富2023年就开始暴雷了,2023年12月,海银财富自己主动暴“家丑”,宣布兑付延期。
根据历史经验,但凡说延期的,大部分都爽约了,况且,随着相关监管机构的介入调查,发现海银财富大部分资金去向不明。
于是,2024年9月,韩啸及其父亲、母亲一家人因涉嫌非法集资犯罪都被带走了。
韩啸是岩石股份独特销售模式的操盘者,他被带走了,系统当然就瘫痪了,“白酒黑马”能否熬过这个危险期,只有等时间证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