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繁失眠早醒,可能是这4个因素在作怪,别忘了对症下药

健康 05-09 阅读:89 评论:0

睡眠是人体器官放松与修复的重要时期,充分而优质的睡眠不仅是第二日充足精力的重要保障,也是维持身体各个组织长久健康的关键所在。然而,现代人出于工作和学习的需求,再加上丰富的娱乐活动,往往忽视了对睡眠习惯的培养,以至于长期处于睡眠不足、质量不佳的状态。

长期的睡眠时间匮乏可能会导致生物钟紊乱,并最终使得人们出现晚睡早醒、难以入眠的表现,从健康角度看,这是一种类似“鲨鱼”的睡眠模式,即:夜间晚睡,清晨早醒,睡眠时间短而且质量差,对身心状态影响很大。

若经常性出现凌晨惊醒后,再难以入眠的状况,应当考虑是否同身体机能病变有关,及时排查原因并调理改善,或许对您尤为重要,比如这4方面的因素,都会导致睡眠质量不佳。

1.睡眠环境因素影响

舒适、安静的睡眠环境能够有效改善人们的睡眠质量,相反,长期处于噪音、闷热、潮湿的环境中,更容易出现睡眠质量低下的情况。一般认为,人们频繁从睡眠中惊醒,多与环境温度突然变化、环境光照骤然提高以及环境噪声发生改变有密切关联,需要格外注意。

倘若无法保障环境适宜,则可采取合理的外部手段调节,包括佩戴眼罩、更换隔音设备、使用室内保湿器与空调等。应当注意,充分的睡眠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与进程,磨刀不误砍柴工的道理同样适用于此。

2.生物钟失调的影响

长期保持不规律的作息时间,也会致使睡眠质量出现明显下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人类演化过程中形成的身体记忆,当夜色渐浓、光照减弱后,身体各项机能会逐渐进入低功效状态,褪黑素等助眠激素的释放量也会增加,此时如不按身体规律入睡,就肯呢个导致内分泌紊乱、生物钟失调。

此外,骤然改变的时差与周遭环境也可能导致生物机能变动,需要多费些功夫用以适应。

3.病症影响

部分疾病也会导致患者出现凌晨早醒症状,例如泌尿系统病症、消化道疾病以及关节炎症等。

对不同病况而言,改善睡眠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尿频尿急尿赤痛病人,应减少睡眠前水分的摄取,同时充分利用皮肤散热的方式,减少夜间尿液的产生;消化疾病患者可以尝试在晚饭中增加膳食纤维类食材的比重,辅助胃肠道的营养物质吸收;关节炎症患者则需保障睡眠环境,并在睡前进行适度的拉伸与放松动作。

4.心理状态影响

压力和焦虑也可能导致人们出现早醒状况,特别是在第二天有重要事件发生时,往往会因为激动与兴奋出现胃肠道过分活跃、神经过度兴奋状态。此类情况为人之常情,但也许注意保持平和心态,以免睡眠不足干涉个人状态,反而影响发挥。

此外,长期处于焦虑之中的人群,往往也会有早醒、失眠症状,如果感到自身难以调节,也可咨询心理医生,请求专业人士的协助。

【本图文由“熊猫医学”新媒体独家原创出品,作者棉花,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