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后15天,这个祛湿汤,比红豆薏米水管用,祛湿还护脾胃

健康 04-24 阅读:0 评论:0

谷雨时节,降水渐多,空气湿度增大,湿气也随之加重。在这个特殊时期,祛湿成了养生的重要功课。

对于祛湿,你还在喝红豆薏米水?小心越喝脾胃越差哦~

不如试出生于医学世家、在脾胃调理方面颇有独到心得的邓可平主任推荐的这个平和又祛湿健脾的汤吧。

01

红豆薏米水不是人人适合

红豆薏米水是祛湿中的经典配方,但是很多人往往用错。

首先红豆要选用赤小豆才能起到更好的祛湿效果;其次赤小豆薏米水只适合湿热实证明显的人群,而现在习惯了喝冷饮、吹空调的我们,体质大多偏寒湿。

所以红豆薏米水不要乱喝了!体质偏寒的人,会越喝越伤脾胃呢~

02

平和型祛湿汤推荐

谷雨时节,不妨喝喝五指毛桃茯苓汤则更为温和,多种体质皆宜,尤其适合湿气重且脾胃虚弱之人。

五指毛桃祛湿汤

【材料】:五指毛桃30克、鲜山药50克、芡实20克、茯苓20克、鸡肉或排骨200克(可依个人喜好选)、姜片适量、盐少许。

【做法】:

1.将五指毛桃、芡实、茯苓洗净,浸泡半小时;鸡肉或排骨洗净、焯水待用。

2. 将五指毛桃、山药、芡实、茯苓和姜片一起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慢炖约1小时。

方解:

五指毛桃,性平,味甘微苦,归脾、肺、肝经。它具有健脾补肺、行气利湿、舒筋活络的功效。

山药,性平味甘,归脾、肺、肾经,能健脾益胃、补精益气,增强脾胃运化功能,从根源排除湿气。

芡实,性平味甘、涩,归脾、肾经,可益肾固精、补脾止泻、祛湿止带,既能防湿又助于排湿。

茯苓,性平味甘、淡,归心、脾、肾经,利水渗湿、健脾宁心,能有效减轻体内湿邪,恢复水液代谢。

其独特之处在于,不仅能祛湿,还能改善湿气重导致的身体困重、四肢无力等症状,且在祛湿的同时不会过于寒凉伤及脾胃,是谷雨时节调养的佳品。

提醒:本文为医学科普,供读者参考学习,中医看病需辨证论治,如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