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岩石为何不能上位副省级?不是赵立春打压,你看陈岩石说过什么
陈岩石不仅是老革命,而且很早就担任正厅级职务,但直到他退休,还是正厅级职务,那么,他为何不能上位副省级?
陈岩石是《人民的名义》中汉东省的老检察长,是一个老革命,在战争年代立过功勋;和平年代,又卸甲从政,兢兢业业,是一位清正廉明、为民谋利的好干部。退休后,他依然不忘关心百姓生活,总是在百姓困难的时候挺身而出,主持公道。
比如著名的大风厂事件,大风厂职工遭受不公,就得益于陈岩石的多方努力,最后事情才得以圆满解决。尤其是有一次京州市委书记李达康听从公安厅长的建议,打算强拆大风厂,幸亏陈岩石及时赶到,与大风厂职工站在一起,才避免了大风厂被强拆,以及可能发生的严重冲突。
然而,陈岩石虽然资历颇高,又是一位关心百姓、能干实事的好官,但他的职务并不算太高,只做过汉东省常务副检察长。检察长是副部级,常务副检察长通常只是正厅级。
这个级别对于普通干部而言,当然是遥不可及的天花板,但在高官如云的《人民的名义》中,就不能算很高的级别。省政协的钱秘书长,早在二十二年前,也即三十多岁的时候,就已经是正厅级的林城市委书记。而且,林城市委书记是一方大员,论职务含权量,远在常务副检察长之上。
那么,陈岩石为何不能成为副省级干部?
有人认为,陈岩石不能上位副省级,多半与赵立春的打压有关。赵立春作风不正,多次遭到陈岩石的批评,而偏偏他又是陈岩石的上司,后来又担任汉东省委书记,故而给陈岩石穿小鞋,不推荐他为副省级干部。
但事实上,如果仔细研究原剧和原著,就不难发现,陈岩石没有上位副省级,与赵立春并无关系。陈岩石多次公开批评赵立春,然而,却从未提到赵立春对他进行过打压,甚至连暗示性的话语也没有。
陈岩石无法上位副省级的真正原因,应该与他自身有关。他身上一些过于突出的特点,可能反而影响了他更进一步。
陈岩石从常务副检察长任上退下来后,组织上为他提供了正厅级的干部房,然而,陈岩石却把这套房子卖了,把钱捐给了慈善基金,然后自己花钱住到了养老院。这当然是一种高风亮节的表现。
在养老院和老伴聊天时,他又讽刺建设厅的老厅长,在干部病房一住就是十八年,实在太不像话。这当然也不能说不对。
但是,通过这两件事,我们不难发现,陈岩石是一个非常理想主义的人,巴不得所有人都像他那样高风亮节。理想主义当然也没什么不好,但作为一位高级领导,除了理想主义,还应该善于周旋,搞好班子团结。
陈岩石这样理想主义的人,显然不是特别善于权变、平衡各方,所以,他未必很适合担任副省级实权干部。而如果让他担任虚职,他显然也不太愿意,毕竟虚职无法干实事。加上他的起步线其实不算太高,八十年代,也即五十多岁的时候,才是副厅级的京州副市长,没有上位副省级,也就不足为奇。你怎么看呢?
网友评论
-
2025-05-01 22:50:51
政治能力是高于是非黑白的当你是一个个体,你想做好人想高风亮节当然值得钦佩但假如你面对的人和事的利害关系太过重大,那么过程就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