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行动了,十余位美上将清算下岗,美防长:反华无力留着没用
特朗普上台才100多天,就对美军高层来了一场“大手术”。
新任国防部长皮特·海格塞斯抛出一套激进计划,要砍掉十几个四星上将的职位,还美其名曰“少将军,多大兵”,说是为了省钱、增强美军战斗力,应对中国崛起。
可这事儿真有那么简单吗?表面上看是精简军队、节省开支,实际上却像是特朗普对军方传统势力的又一次政治清洗。
经济问题没解决,社会矛盾愈演愈烈,现在又将主意打到军队里,特朗普是真的不怕最后鸡飞蛋打!

特朗普第二任期刚开始,就迫不及待地对美军领导层下手。
海格塞斯在2月就放出风声,要对军方高层来个“大换血”,到了4月,计划正式公布:分两阶段裁撤约13名四星上将。
第一阶段现役部队和国民警卫队的四星上将各减20%,大约8到10人,外加10%的其他高级军官。
第二阶段国防部再精简一批,这意味着,美军38名四星上将中,超过三分之一可能要“下岗”。

海格塞斯的理由听起来挺“高大上”:美军上将太多,养着这么多高官反华没啥用,还不如省下钱来充实基层部队,提升实战能力。
他说当前全球局势紧张,中国影响力上升,俄乌冲突没完没了,美军得把钱花在刀刃上,比如加强前线部队,应对“潜在威胁”。
这套说辞乍一听挺有道理,但细算账就露馅了。四星上将年薪加补贴也就28万美元,砍掉13个才省360多万美元。

更别提美军武器项目动辄超支几十亿,比如哨兵洲际导弹一次就超支297亿美元,裁几个上将的钱连这零头的零头都不够,说白了省钱只是个幌子,背后肯定有别的猫腻。
真实目的政治清洗,换“自己人”要搞清楚这事的本质,还得从特朗普和美军高层的“恩怨史”说起。
特朗普从2016年第一次当总统时,就跟传统职业军官团体不对付,那些四星上将大多是军校出身、资历深厚的建制派,讲究军事专业性,不喜欢被政治牵着鼻子走。
比如前国防部长马蒂斯、参联会主席米利,都跟特朗普在政策上公开唱反调,有的直接被炒鱿鱼,特朗普对此一直耿耿于怀,他想要的是听话、忠诚的将领,而不是老派军官。

这次裁员,目标直指联合参谋体系和战区司令部——这些地方正是传统派将领的大本营。
海格塞斯计划通过“降级、合并、取消”部分四星职位,腾出空间安插“自己人”。
这招不仅能换上忠诚派,还能向特朗普的草根选民秀一把“反建制”的决,毕竟美国不少民众对华盛顿的“精英阶层”早有不满,砍掉几个高官正好迎合这种情绪。
可问题在于,美军不是普通公司,指挥体系的稳定直接关系到全球军事部署,随意裁撤资深将领,换上没经验的“自己人”,真能让美军更强吗?

民主党媒体已经开炮,批评特朗普“自毁长城”,美军当前的问题不是将领太多,而是军工复合体和官僚体系的低效。
裁撤上将不仅无助于提升战斗力,还可能让盟友对美军领导力产生怀疑。
北约盟国本就对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有顾虑,现在看到美军高层大换血,难免担心美国能否继续当“带头大哥”。
这场改革想落地也没那么容易,首先裁撤四星上将得国会点头,美国法律对军官人事管理有严格规定,任何大动作都得通过国会审批。

海格塞斯虽然喊得响,但国会里民主党占优,共和党内部也不全是特朗普的铁杆粉丝,审批过程可能卡壳。
其次军内反弹不可小觑,传统派军官对特朗普的做法早有不满,这次裁员直接动了他们的“奶酪”,很可能引发内部抵制。
甚至一些共和党议员也可能觉得,特朗普这招太冒险,动摇了美军的根基。
长远来看,美军要想在全球竞争中保持优势,光靠政治清洗远远不够。

真正的挑战,是如何平衡军事专业性与政治需求,解决军工复合体的结构性问题,特朗普这次大刀阔斧,看似雷厉风行,实则像在“拆东墙补西墙”。
参考资料:四星级将官砍20%! 美防长:不是大清洗,是改革! 金融界
美防长“动刀”美军现役四星上将,至少砍20% 观察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