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香港的9年:它的繁华与残酷见证我的成长
Hello,大家好,欢迎来到景杉出国的【移民故事】专栏。
小编会在这里给大家剖析每个家庭移民成功后的海外生活,希望有需要的朋友,移民路上少走弯路。
今天分享一个移居香港的故事。
关于香港,一直以来都有各种各样不同的声音。
有的人懂香港的好,有的人则觉得香港完全没有生活质量可言……真实的香港究竟是如何的呢?
作为一个在香港生活了9年的人,我想我有一些发言权。
我是2015年通过优才拿到香港身份的,那个时候的优才还没现在这么卷。
我属于“打分入选”的那批人,本科背景,加上多年的管理经验和不低的薪资,顺利通过了审核,拿到了香港身份。
刚到香港的那几年确实很兴奋——换了新的工作,总部给我安排了不错的职位,收入也比原来多了不少,孩子也顺利进入了本地小学。
可随着生活稳定下来,我们也渐渐看清了香港的“另一面”。
01
香港的穷与富
对于在香港长居的人来说,香港具体如何,还跟你的圈层有关。
首先,香港的房租是真的高。
我们刚来时,租住在九龙塘一处两室一厅的小单位,房子老旧,面积大概只有50平米,月租就已经两万港币。
后来有朋友住在港岛区,一家三口挤在一个“开放式厨房”的套间里,月租甚至要近3万港币。
其次,香港的物价也不便宜。
平时买菜要去“街市”,比内地贵上不少,一碗云吞面动辄40港币。家里请个菲佣也是常态,工资加住宿加保费,成本不低。
但与高物价相对应的,是香港的高收入和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因此一般人的生活都不至于太窘迫。
比如,香港房价高,但香港人基本都能申请到公租房;
医疗上,我们家去的是政府医院,排队时间确实长,但费用极低,儿子一次急诊花了不到200港币;
教育上,孩子享受15年免费教育,双语教育环境。
如此一来,相当于住房、医疗、教育三座大山都有香港政府给你兜底了。
所以,对普通人来说,香港贵是一种现实,但有“托底”的机制,可以确保你不会过得太差。
02
香港的环境,是我最爱的一点
让我对香港真正爱上的是它的环境。
工作日在中环高楼之间穿梭,下班后十分钟车程就能到达太平山顶的登山步道,呼吸山林间的空气,看维港灯火通明,感觉仿佛进入两个世界。
周末常带家人去大屿山、南丫岛、马鞍山……这些地方都保留着原生态的自然环境。
孩子可以在草地上奔跑,我和太太也常常在树荫下静坐发呆,暂时逃离城市的喧嚣。
这在北京、上海,是很难想象的。
03
香港,有许多值得被理解的地方
在香港生活久了,会习惯这里的规则和秩序。
无论是银行、政府机构、学校,办事效率都非常高,无需托关系、无需送礼,“公平公正”四个字,在香港是实实在在的体验。
有一次我们家因为住址变更需要更新身份证信息,网上预约,按时排队,不到半小时搞定了。
而孩子在香港长大,他喜欢运动,学校重视体育和艺术发展,不再是单一地追求分数。这一点,我们特别感激。
对我而言,未来如何,不确定。
但我知道,这9年的选择和生活,让我更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以上就是本期的移民故事分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