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人数暴跌!年轻人不玩这套了

最近,根据民政部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全国结婚登记数量仅为181.0万对,与2024年同期的196.9万对相比,减少了15.9万对,降幅高达8.1%。
结婚率的持续走低直接预示着未来出生人口将面临大幅下滑的风险。按照人口学规律,结婚登记数量与生育率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通常结婚后1-3年内是生育的高峰期。
因此,当前结婚率的持续下滑很可能导致未来出生人口跌破900万大关,这将进一步加剧我国人口结构的失衡。
很多人表示越来越不理解现在的年轻人了。在我身边的社交圈中,就有多位条件相当优秀的适婚青年。他们大多毕业于名校,在知名企业担任中层管理职位,收入不错,完全具备组建家庭的经济基础。
然而,这些年轻人却普遍表现出对婚姻的淡漠态度。下班后打打游戏、周末和朋友聚会的生活很充实,暂时没有考虑结婚的事。类似的情况比比皆是,这些年轻人要么沉迷于网络游戏和短视频,要么频繁出入酒吧、livehouse等娱乐场所。
即便在家人朋友的催促下勉强参加相亲,往往相处不到两三天就无疾而终,对建立长期稳定的恋爱关系显得兴趣缺缺。
这种现象背后折射出多重复杂的社会问题。首先,高昂的生活成本是最直接的阻碍因素。以一线城市为例,平均房价收入比已超过30:1,加上子女教育、医疗等预期支出,让许多年轻人对组建家庭望而却步。
其次,现代职场的高压环境严重挤占了个人生活空间。调查显示,超过60%的都市白领每周工作时间超过50小时,这使得年轻人既没有时间经营感情,也缺乏精力应对婚后的家庭责任。
最后,价值观念的变迁也不容忽视。个人主义思潮的兴起让更多年轻人选择追求自我实现而非传统家庭生活,某婚恋平台的调查显示,近40%的受访者认为"个人发展比婚姻更重要"。社交方式的虚拟化带来了人际关系的疏离,年轻人更习惯通过屏幕交流,面对面交往的意愿和能力都在下降。
这种趋势如果持续下去,将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从经济层面看,适龄劳动人口减少会推高人力成本,影响经济增长潜力,老龄化加重,也会给养老金带来极大的压力。另外人口减少后,未来的消费包括楼市,也缺乏新鲜血液的补充。
甚至可以说,经济中最重要的长期影响因素就是人口的增长。美国的经济增长能够持续领先欧洲和日本,一个重要原因是美国的人口增长率更快,哪怕这种增长最主要的贡献是移民甚至是非法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