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对华口风变了,要放他一马?外交部回应释放信号特殊
据界面新闻报道,上周以来,美国政府不断释放关税立场的缓和迹象,多次表示有意降低对华关税。分析师表示,市场的负面反馈、潜在的经济受损现实以及与多国谈判陷入停滞等因素,令美国政府立场软化,同时这也是一种谈判策略,中美贸易博弈已经从“极限施压”走向“间歇缓和”的转折点。4月22日以来,多位美国政府官员释放软化信号。先是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22日在白宫表示,他“乐观地”认为能够“相当迅速地”与中国达成协议。
特朗普对我国发动关税战,目的之一就是要减小对我国的逆差,结果呢?在关税战之前的2015年到2018年,我国对美顺差已经连续4年下降,从6000亿美元减少到了3500亿美元。
而在特朗普开打贸易战之后,美国的进口商因为恐慌,反而大规模提高了从我国进口的商品量,我国对美国的顺差不降反升,根本没受关税的影响。可以说,贸易战打到最后,特朗普打了个寂寞。
特朗普(资料图)
特朗普政府释放了最新信号,暗示他“可能会”主动缓和与中国不断升级的关税矛盾和贸易摩擦。特朗普当天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接受采访时表示,他“无意”在贸易谈判中对华采取强硬立场,还说此前对华加征的145%的惩罚性关税确实有点高了,但不会一直这么高。他暗示有可能会降低对华关税,会在145%的基础上大幅下调,“但不会降低至0”。
美国海关发布消息: 根据特朗普总统当日的备忘录,包括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硬盘、存储芯片等在内的共计20类产品将不受第14257号行政令关于新增进口“对等关税”的影响。换言之,美国在对中国一而再、再而三蛮横发起的关税“征伐”遭到强硬阻击和反制的情况下,实际上做了缩头乌龟,对实际上原产于中国的这些商品悄悄地撤回了原来要征收的125%的所谓“对等关税”。
特朗普(资料图)
美国的关税政策频繁调整,出尔反尔,丝毫不讲诚信,甚至出现假新闻导致市场剧烈波动的情况,这也充分说明了美国政策的不稳定性;美元信用受损,全球去美元化加速;由于美国滥用金融制裁,许多国家开始减少对美元的依赖,2025年美元指数跌至三年新低,这反映出全球对美国经济和政策稳定性的担忧。总之,一系列的事实已经证明美国的“契约精神”人设已经彻底崩塌。
特朗普(资料图)
近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召开了一场听证会,商讨特朗普政府拟对进入美国港口的中国船只收费一事。据路透社报道,美国政府拟对中国制造的船舶征收每次可能高达300万美元的停靠费,相关收入将被用于遏制中国在公海上的商业和军事主导地位,同时促进美国国内船舶的建造。报道称,这一想法虽然广受国会两党欢迎,被认为有利于所谓的“国家安全”和“供应链安全”,但受邀出席听证会行业代表,认为此举只会适得其反,严重损害美国经济。
外交部发言人指出,中方多次明确立场,即关税战、贸易战没有赢家,只会损人害己。他强调,这场关税战本质上是美方主动挑起的。如果美方真正希望通过对话谈判来解决中美经贸分歧,就应该停止采取威胁施压的错误做法,而是应本着平等、相互尊重和互惠互利的原则,与中方开展对话磋商。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国际局势复杂多变的当下,中美作为世界两大经济体,承担着重要的全球经济稳定责任。中方多次强调,希望美方与中方相向而行,通过建设性对话和合作解决分歧,而非一味施压对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