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智行三界崛起,未来三年新势力洗牌,HI车型或占前五席位四席

汽车 05-03 阅读:3 评论:0

是选择“交出灵魂”拥抱华为,还是“守住灵魂”坚持自主研发?

这问题是不是像极了丈母娘问你“我和你妈掉水里,你先救谁”?

这问题,搁谁都头大。

说白了,现在智能电动车这赛道,卷得那叫一个腥风血雨。

上汽集团董事长王晓秋,那句“要把灵魂掌握在自己手中”,你品,你细品,是不是意味深长?

他们家智己汽车,那可是上汽的“一号工程”,得守住啊!

同样,奇瑞那边也在琢磨,智界这孩子跟自家的星途、捷途,咋个平衡才好。

时间倒回到2019年4月的上海车展,华为可不是闹着玩儿的,直接宣布以Tier 1供应商的身份杀入汽车圈,啥MDC智能驾驶计算平台、鸿蒙车机操作系统,一股脑儿全来了。

可谁能想到,这大佬也有吃瘪的时候。

2017年到2021年那会儿,华为想跟北上广一汽、东风、比亚迪、吉利这些大佬合作,结果呢?

碰了一鼻子灰。

你说是因为老美制裁吧,那肯定有这原因,但说白了,这些主机厂心里也有自己的小九九,对华为的技术,那可是既好奇又警惕。

你再看2021年到2023年,蔚小理那叫一个风光,直接成了华尔街的宠儿,余承东想跟他们合作,人家压根儿不搭理。

峰回路转啊!

赛力斯、奇瑞这两家主动找上门,这下华为可算是找到了突破口,鸿蒙智行模式也应运而生。

2025年4月22日,华为车BU CEO及引望CEO官宣乾崑ADS 4和鸿蒙座舱5,直接宣布自己站上智能电动汽车解决方案全球之巅。

你说刺激不刺激?

这赛力斯问界,简直就是汽车界的“草根英雄”。

赛力斯跟华为的合作,那可不是一蹴而就的。

一开始,赛力斯就是买华为的零件,后来,慢慢地开始一起定义产品,一起搞研发,直接变成了现在的鸿蒙智行模式。

这感觉,就像小两口谈恋爱,越谈越深,最后干脆结婚生孩子了。

用乌龟和兔子赛跑来形容,再合适不过了。

赛力斯比奇瑞、北汽、江淮、上汽早500-1000天拥抱华为,这先发优势,可不是盖的。

赛力斯跟华为这叫啥?

双向奔赴!

问界先火了,华为车BU也就起来了,然后引望也跟着火了,中国汽车工业也就跟着升级了。

2024年,赛力斯问界营收1350亿元,市值飙升到2000亿元,直接超越了一堆世界五百强中国主机厂,市值成了中国汽车大厂老二。

你说牛不牛?

照这个势头下去,2025年,赛力斯M9+M8+M7+M5要是月均能卖到5.5万辆-6万辆,那蔚小理可就真要凉凉了。

2027年,赛力斯新能源汽车要是能卖到100万辆,那中国第一豪车品牌,可就真稳了,BBA的时代,也就真要过去了。

但话说回来,这鸿蒙智行五界,也不是铁板一块。

北汽极狐,那可是最早尝试HI模式的,结果呢?

玩儿了一段时间,又退出了。

现在,又搭载乾崑ADS 3.3重返,这操作,也是让人看不懂。

上汽集团呢,直接砸了60个亿,要打造“SAIC尚界”品牌,还搞了个5000多人的团队,这架势,是要跟华为好好干一场。

长安汽车那边,阿维塔定位高端,跟华为深度融合,也是野心勃勃。

广汽呢,情况就有点复杂了,内部意见不统一,跟华为的合作,也是磕磕绊绊。

展望未来,华为的野心可不止于此。

人家要搞无人驾驶,要搞机器人,这才是最终目标。

2027年前后,华为乾崑ADS实现L4级别的自动驾驶,那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儿。

2030年前后,华为要是真能搞出L5级别的全自动驾驶汽车,那可就真成了四个轮子的机器人了。

每年1500-2000万辆华为“乾崑牌”汽车上市销售,这得需要多大的算力支撑啊!

华为的目标,可不仅仅是汽车,人家要在全自动驾驶、机器人、云计算这三个领域,都做到世界第一。

这鸿蒙智行能不能颠覆传统格局?

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

华为的技术确实牛,但汽车这行当,可不是光靠技术就能搞定的。

市场营销、供应链管理、品牌建设,哪个都不能少。

BBA这些老牌车企,在底盘调校、整车制造方面,那也是积累了多年的经验,不能小觑。

各家车企,路怎么走,还得自己掂量掂量。

是All in 华为,还是左右逢源,亦或是坚持自主研发,都得看自己的本事。

这智能汽车这盘大棋,谁能笑到咱们就骑驴看唱本——走着瞧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