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小姐只把医学当跳板就危害不大?万一她家道中落,后果不堪设想

娱乐 05-05 阅读:484 评论:3

这两天,关于“董小姐”和“协和4+4”的话题在网上讨论得沸沸扬扬。

笔者注意到,有些网友认为从医并不是董小姐的终极目的,医疗系统的履历只是一道跳板,她最终会进入体制。

这些网友的言外之意就是,董小姐并不会在临床一线待太久,不会对患者的健康和安全造成太大影响。

此类言论看似从一个新颖视角减轻了公众担忧,实则隐蔽地弱化了对董小姐潜在危害的警惕,值得警惕。

一、如果家道中落,后果不堪设想

如果董小姐在进入体制前,家道中落了呢?那她岂不是就要留在医疗体系内为患者服务了。

不要觉得这是危言耸听,世界并不是按照程序运行的,时时刻刻都有意外发生。

没人能保证董小姐家族为她安排的路径一定会准时按计划推进下去。

假设规划出现变数,致使董小姐滞留在临床岗位,这种偶然性本身就构成了对医疗系统稳定性的潜在威胁。

到时候真摊上她看病的病人,找谁说理去?把宝全押在“肯定不会出岔子”上,跟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赌大小没啥区别。

二、不以害微而纵之

退一万步讲,即使董小姐按既定计划如期离开医疗体系,那她停留在医疗体系内这段时间服务的患者呢,他们的健康和安全就不重要了吗?

假设她每天只看三个病人,一年下来也小一千号人了。其中但凡有一个被误诊的,对患者家庭就是“天塌了”的大事。

她在医疗体系内的每分每秒都在塑造患者的命运。那些被轻描淡写为“数量有限”的临床接触,落在具体个体身上就是百分之百的健康托付。

古语有云,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在董小姐这件事上,则应“不以害微而纵之”。

不能因为董小姐将来服务的患者数量可能比较少,就漠视这种危害,并默许其存在。

当从业者的专业素养与岗位需求存在错位,任何时长的执业都可能成为安全隐患的导火索。

更有甚者,当失去家族庇护后,她可能通过更隐蔽的寻租行为弥补地位落差,后果更加难料。

三、重塑准入机制

医疗体系的核心价值不是培养多少院士、发表多少论文,而是守护“生命权平等”的文明底线。

允许一个董小姐走捷径,就等于默许万千个后来者将手术刀变成权杖,将听诊器异化为阶层的过墙梯。

董小姐并非孤例,此前协和“4+4”项目录取学生中,不乏西班牙语、地质学等非相关专业背景者。

在生命尊严面前,任何制度性不公都是不可承受之“大恶”。唯有以刮骨疗毒的决心重塑医学教育准入机制,让每个白大褂都经得起显微镜检验,才能守住最后的净土。

(全文完)

网友评论

精彩评论
  • 2025-05-06 21:08:48

    协和医院培养成了,懂小姐和肖医生的“专业对口”技术,能把这样的“专业对口”在病人身上玲离尽致的应用,正好体现协和医院的专业权威性,是真正的权威“性”。

  • 2025-05-05 21:32:58

    协和的瓜,表面看是一个“渣女渣男撕原配”的情景剧,实际上是一个没落家族努力自救的励志剧。这个家族到了董小姐这代已经是单传了,如果董小姐是一个继承了家族优秀基因的人,也不会有现在的局面。凭董小姐的智商,按常规发展会直接导致家族的消亡。所以家族动用一切手段包装她,培养她,神话她。想要把她提升到塔尖。可惜烂泥扶不上墙,强行上位没有内在实力就如无根浮萍,只好退而求其次找一个有发展前景、可以扶植上位的女婿。这也是为什么董小姐找的目标,都是比她大十几岁事业有成的男性。不是因为喜欢,而是同龄人中没有能达到相同成就的。加之她的靠山爷爷也快不久于人世,其父母的能量也不足,时间不容许有试错的机会,只能找性价比高的。这个人选的人品在其次,重要的是有被提拔的资本,董小姐所处的几个男性医生就是充分的证明。在靠山离世前,把女婿扶持到“院士”,在把女儿提到一定职位;同时其母再代孕生子,继续以上过程,就是妥妥的“双保险”。

  • 2025-05-05 20:18:39

    古代应该很多人会被株连九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