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家垴战斗有多惨烈?营长李德生回忆:我对战斗的决心产生了动摇
百团大战是八路军在华北搞的一次超大规模,时间拖得最长的反扫荡行动,狠狠打击了日伪军的嚣张气焰。
高中那会儿,历史课本里简单讲了讲百团大战,但那会儿咱哪知道,那场大战说的“重创”敌人,其实是好多好多战士用命换来的。那些年轻的生命,就这么没了。
百团大战一开始那三个月,打得特别猛,大大小小的战斗加起来总共有1824场。
其中最为残酷的一场恶仗,那就是“关家垴之战”,让好多上前线的士兵都觉得没希望了。
营长李德生在那场战争中幸存下来后回忆说:我当时心里有点打鼓,对是否要继续战斗犹豫了。
关家垴战役的那些往事关家垴战役,那场激烈的战斗,其实背后有着不少故事。那时候,两边军队都盯着关家垴这个地方,因为它地理位置关键,谁占了它,谁就可能在战斗中占上风。那时候的局势挺紧张的,两边都在准备,都在找机会。关家垴这个高地,成了大家眼里的香饽饽。占了它,就能更好地控制周围地区,对战斗局势影响很大。所以,两边军队都牟足了劲,要拿下这个地方。关家垴战役就这么爆发了,双方打得那叫一个热火朝天,都是为了争抢这个战略要地。这就是关家垴战役的大致背景,一场因为关键地理位置而引发的激烈战斗。
百团大战的前两回合,咱们八路军狠狠反击了日寇,让他们深切感受到咱们的厉害,心里头压力山大。
日军华北头头多田骏气坏了,嚷嚷着非要抓到八路军的总头头彭德怀不可,还说要彻底端掉八路军的抗日老窝。
1940年10月头几天,鬼子为了实现他们那个大计划,对华北的抗日地盘展开了猛烈的“清剿”。
于是,八路军在“反扫荡”期间发起了他们最出名的一次进攻战斗——关家垴战役。
日军派了冈崎小队去执行清剿行动。
冈崎中佐在那天接到“清剿”的指令后,晚上8点05分,他亲自带着一队日军,包括19个军官、516个士兵,还有243匹马,总共535人,从武乡东村动身,往武乡东边挺进。
这支日本鬼子队伍,碰到人就下手,瞅见粮食和牲口就掠夺,带不走的,连整个村子都给烧了个精光,他们那“杀个干净,烧个彻底,抢个一空”的三光政策,执行得那叫一个彻底。
而且,他们组建了一个特别的放毒队伍,跑到每个井里都下了毒,老百姓用的那些锅碗瓢盆,他们见一个就砸一个,决心不让中国人留下任何可用的东西,连根针、条线都不留。
彭德怀亲眼目睹了日军“焦土政策”下的惨状,房子烧得一根木头都不剩,满地都是焦糊一片。他心里那个火啊,直往上窜,心疼得要命,真想把那些小鬼子立马抓起来干掉。
他打定主意:非得搞个一两次大型歼灭战不可,得让他们长长记性。
10月21号那天,冈崎的小部队打到了蟠龙镇,眼看就要碰上八路军第129师了。
22号那天,冈崎的小队撞上了八路军的129师。
129师的领导判断日军这次偷袭是有备而来,所以他们迅速行动起来,挡住敌人的去路,好让总部能赶紧撤离。
日军被赶进了深山老林,只好继续往北逃跑,没想到歪打正着,跑到了八路军黄崖洞兵工厂那块地方附近。
八路军385旅的13团和14团被这场突然的战斗打了个手忙脚乱,但他们还是豁出命去迎战。可惜日军装备太好了,咱们真打不过,八路军这边伤亡特别大。
冈崎的小队攻占了黄崖洞兵工厂,把里面的设备给搞砸了,弹药库和被服库也被他们炸了个稀巴烂。他们捞了不少好处,搬走了2000颗手榴弹,还有10000发子弹,外加好几十箱的其他东西。
27号晚上,冈崎接到了一个终极任务,那就是去洪水镇清理一下,然后回沁水县。
冈崎压根儿没想到,这次任务居然进行得特别顺畅,他琢磨着明天一早就溜回大本营,好好放松放松。
其实他那支队伍早已经被彭德怀给盯上了,咱们军队一直都在找机会,打算一下子就把他们给干掉。
28号那天,铃木支队跟冈崎部队一块去了桐峪镇,结果冈崎那帮人就被甩单了。这下可好,收拾他们的机会来了,彭德怀打算新账老账一块儿算!
日军撤到了关家垴进行防守。
彭德怀大喊一声,命令下达,129师的队伍立刻散开,都朝着洪水镇那边包抄过去。
29号一大早,冈崎那帮人刚撤走没多久,心里头就咯噔一下,感觉事情不妙。他们眼尖,很快就瞅见八路军追上来了,而且手里还拎着迫击炮呢。
这次,八路军的主力战士们配备了迫击炮,他们的命运变得难以预料。
日军急着想回家,瞅好逃跑的路,拼命地往那方向奔。
他们压根没想到,咱们386旅的772团、16团,还有385旅的769团,新10旅的28团、29团,再加上决死1纵队的25团、38团,以及八路军的特务团,正从各个方向悄悄逼近。不管他们往哪儿跑,都会撞上咱们的队伍。
日军边战斗边撤退,到了关家垴后,他们才意识到已经无路可退了,前面有军队阻挡,后面又有敌军紧追不舍。
在山西这一带,人们习惯把那些由泥土堆成的小山丘叫做“垴”。
关家垴这个名字的由来,是因为这里住的大多数人家都姓“关”。
八路军有一万多号人,人数上那是压倒性的多。要是在大平原上,光靠拼刺刀,几个人抢一个鬼子杀都难。但可惜啊,关家垴那地方,地形对日军来说就像是天生的防护墙。
这儿是黄土高原上很常见的梯田风光,前边就是深沟,后边靠着山顶的平地。
村里挺多人的窑洞都是挖在山坡下的,那两溜排得整整齐齐的窑洞,简直就是天生的打仗躲藏的好地方。
冈崎琢磨完地形情况后,决定就先在这儿守着,等增援的部队赶到。
他立马让500个士兵,还有他们抓的300个老百姓,动手挖防御工事。
鬼子从晚上八点半一直挖到半夜,拼命地挖,最后整出了一个很结实的防御工事。
他们挖的战壕特别深,战壕的边上还捣鼓出好多能躲人的小洞,每个机枪和火炮都备了两三个掩体,而且围着山一圈,他们还挖了整整300个单个士兵用的藏身坑。
损失非常大,很多人都受伤了,甚至有人失去了生命。
首先冲向日寇阵地的,是决死一纵队的25团和38团。
25团一到战场,立马就抢占了柳家垴那个高地,在那等着瞅准机会发动攻击。
没想到日军竟抢先一步,悄悄从西边一条小路摸了上来。
现在正好是25团和38团交接班的时候,25团那些准备换班的人碰巧撞上了日本鬼子。
那晚夜色太黑,根本看不清对方穿什么、长啥样,守夜的士兵误以为是自己人来换岗,既没对暗号,也没问是哪个部队的,站起身就直接走了。结果,日本鬼子就这么悄悄跟着他们,一直爬上了山顶。
这时,站岗的士兵回过头,直接说:“这儿的守卫任务,不归你们管了。”
鬼子突然间动手了,他们没开枪,而是拿着闪着光的刺刀直接冲了上来。25团一营压根儿没防备,被打得晕头转向,伤亡很大,最后还把对整个战局至关重要的地方给丢了。
八路军的战斗安排被搅得一团糟,所以只能赶紧把晚上偷袭日本鬼子的行动提前了。
阵地丢了俩小时后,日军那边刚占的地儿还没稳当呢,可咱们八路军也没趁着那时候反击,反倒是坐下来开会,商量怎么把地儿给夺回来。
八路军开会商量对策时,鬼子那边火急火燎地建起了防御工事。
早上四点钟,八路军的总指挥部发出了开始全面进攻的命令。
彭德怀直接走到前线阵地,给战士们打气,他大声问:“兄弟们,咱们这决死队,打算跟谁拼了啊?”战士们响亮地回答:“跟日本侵略者干到底!”
彭德怀一听,立马指了指被鬼子抢走的那片阵地,说:“行!那边战场上,咱们已经围住了好几百号日本兵,今儿个非得把他们给端了不可,你们得豁出去,跟他们拼到底!”
战士们一听这话,立马精神抖擞,个个摩拳擦掌,就等着上阵杀敌的那一刻。
总攻的命令一下,战士们就像脱缰的野马,急着要给鬼子们点颜色瞧瞧。
冲在最前头的是25团2营的战士们,他们之前阵地被鬼子夺走了,现在心里憋着股劲儿,发誓得把阵地抢回来,好好出口恶气。
日军火力十分凶猛,2营的战士们历经千辛万苦,好不容易抵达了日军阵地前的第一块梯田下,这过程中牺牲了不少人。
日军觉得形势不妙,开始拼命往下丢手榴弹。刚往上冲的士兵们,有的立马被炸上了天,有的肢体被炸得残缺不全,但后边的士兵还是不顾一切地往前猛冲。
他们边跑边向敌人扔手雷,但扔得不准,反倒是敌人往下扔更容易伤到咱们的人。
直接强攻太难成功,2营6连的士兵们偷偷溜到日军前线,突然袭击了日军的一个机枪点。日军使劲儿反抗,我军没能占便宜,反而伤亡更重了。
团长欧致富连忙喊话让大家停止行动,撤了回来。
日军抢占了高地柳树垴,我军只要稍微冒个尖,就会被立刻打中。
这个地方至关重要,咱们得把它夺回来,一纵队战士们不顾一切,冲进了枪炮火海中。25团从东边对日军发起了七次猛攻,最后总算是把两个连的兄弟送上了柳树垴,跟日军展开了白刃战。
那一整夜的猛攻和恶战,战士们拼尽全力,结果体力几乎都耗尽了,累得不行。他们实在是没法再跟日军对抗,就算冲上去,也还是会被日军给打退回来。
这时候,柳树垴西北方向上的38团以及16团的一个营,已经连续四次发起猛烈攻击,但很遗憾,每次都没能成功。
日军拼死反抗,我军战士硬是用身体搭成了一条上山的路,伤亡非常大,鲜血染红了地面。
在关家垴的主战场上,10旅的28团试着冲了好几次,但因为地形太难搞,火力也不够猛,最后都没能成功打进去。
这时候,日军的飞机来帮忙了。那些士兵哪儿见过这阵仗,吓得撒腿就跑,结果被炸弹炸得东倒西歪。团长拼命喊“趴下”,可大家光顾着逃命,根本不听。没办法,团长只好吹响冲锋号,带着士兵们往日军那边猛冲,日军的飞机这才不敢再随便扔炸弹了。
28团付出惨重代价后,终于攻占了日军的前沿阵地。紧接着,10旅的772团迅速行动,把28团替换了下来,接力继续战斗。
385旅的769团从关家垴的北边开始发起冲锋,但冲了好几次,效果都不太好。
这时候,769团收到了彭德怀的指令:“无论如何,得赶在敌人的增援部队到达前,把那块高地给攻下来。”
军令严肃不可违!一旦军令下达,就如同大山般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心头。军中的规矩,那可是说一不二,严格执行。就像家里长辈的叮嘱,虽然简单直接,但背后承载的是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在军队里,每个人都得紧绷着弦,时刻准备着听从指挥,因为军令一出,就必须全力以赴,不容有丝毫懈怠。这就是军队,一个讲究纪律、注重执行的地方。
769团的战士们猛地朝鬼子扑去,鬼子在坟堆上支起机枪,直愣愣地对着他们。在那光秃秃的山顶上,战士们无处可躲,就算趴在地上,子弹也能嗖嗖地飞来。他们只能硬着头皮,顶着敌人的炮火,一个接一个地往上冲。
772团那边新上阵的局势也挺棘手,尽管我军动用了迫击炮支援,可772团一营的战士们对跟着炮火冲锋这套打法不太熟悉。炮还没调整完位置,他们就急着往前冲,结果炮弹不幸落在了自己人身上。
日军瞅着机会,立马向他们猛烈开枪,一营那上百号人刚冲上高地边线,就全被打倒了,场面特别悲壮。
三营的战士们猛地往前冲,另外两个营打了五个小时硬仗,结果伤亡惨重,其中一个营完好无损的战士最后只剩下十个人。
八路军打到现在,损失真的很重。陈赓赶紧给彭德怀打电话,说咱能不能让冈崎大队下山来打,这样好收拾他们。但彭德怀觉得,绝对不能给这些小日本鬼子一点逃跑的机会,他果断下令:“就算咱们拼到最后一个人,也得把关家垴给攻下来!”
刘伯承看到772团攻打了好久都没拿下阵地,心里头急得要命,在原地直打转。没办法,他又给彭德怀打了个电话,说现在这情况就像是在闹别扭,他是真的不想再进攻了。
彭德怀火了,直接放话:“要是关家垴拿不下来,129师就别想要了,到时候,不管官大官小,都得军法处置!”
结果已成定局,没法再翻盘了。
彭德怀心里其实急得要命,他下了命令后,抄起望远镜,一溜烟跑到离关家垴大概五百米的位置瞧战况。他右脚踩在土坎上,整个人就这么明晃晃地暴露在敌人的炮火中。
军令如山,不得撤退,各团只能豁出去往前猛冲,从天亮一直打到天黑,最终把冈崎中佐给干掉了。但没想到的是,小鬼子没了头儿,却没乱成一团,反倒在几个中队头头的带领下,拿着刺刀把冲上去的八路军给顶了回去。
31号早上,日军那边增援的部队眼看就要到战场了,咱们这边打仗的机会已经没了。
到了这一步,彭德怀只能下令让大家先撤。
日军的一架侦察飞机把八路军撤退的情况告诉了冈崎支队,他们四处查看,确定周围没了八路军的踪影后,才从山上撤下来,跟大部队会合了。
关家垴的战斗结束了,山顶上烟雾缭绕,四周只剩下火烧林木和遗体发出的噼啪声,但一切都显得格外沉寂。
关家垴那场恶战,八路军伤亡惨重,队伍力量大减。周边的村子没了子弟兵的守护,被敌人糟蹋得不成样子,老百姓惨遭杀害。这样一来,华北的抗日根据地日子更不好过了,陷入了更加困苦的阶段。
多年后,彭德怀聊起了当年他坚持攻打关家垴的决定,他说:“日军扫荡时,通常都是一个加强营带着伪军一起行动。”
我老琢磨着找个机会干掉敌人一小队,好让他们下次再来扫荡的时候,不敢再派一个营作为一路。这样一来,他们扫荡的时间间隔就能拉长点,对我们军民来说,行动起来就更方便了。
我当时的那个念头,跟那时候的真实状况根本对不上号。
因为部队实在太累了,所以战斗力有所下降,导致一二九师的伤亡人数有所增加。
当年打过那场仗的老将军李德生,九十多岁了还接受了记者的采访。说到那场战争,他难过得不行,眼泪一直往下掉,哭了好一阵子才缓过神来。他抽噎着,声音都模糊了,只说了一句:“那仗,打得太惨了!”
关家垴那仗,八路军打法有点死板,就一个劲儿往前冲。咱们一万多人,优势那么大,结果愣是没把鬼子那五百来人给收拾掉。这绝对是抗日时候挺丢人的一战,败得挺惨。
《探访九旬老人李德...》这次我们见到了武素萍和任啸主带来的李德老先生,他那时已经9岁高龄了。尽管岁月在李德老先生的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迹,但他的眼神依然明亮有神。与他交谈,能感受到那份历经沧桑后的平静与智慧。武素萍在一旁细心地照顾着老先生,不时地为他递上茶水,两人的默契仿佛经过了无数个日夜的磨合。任啸主则在一旁认真地倾听着老先生的讲述,眼神中充满了敬意。老先生回忆起往昔,言语间流露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许。他说,这一生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但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我们静静地听着,仿佛也被带入了那段遥远的时光。老先生的故事,如同一本厚重的历史书,记录着他一生的点点滴滴。这次探访,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岁月的力量和人性的坚韧。李德老先生,这位九旬老人,用他的智慧和经历,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人生课。
《关家垴恶战——百团大战里的一场拼命打斗》在百团大战的烽火中,关家垴之战堪称一场惊心动魄的恶斗。朱晓明和蔡朋岑为我们讲述了这场战役的激烈。关家垴那地方,地形复杂,战斗一开始就显得尤为艰难。咱们的战士们,不顾生死,勇往直前,就是为了拿下这个关键之地。敌人也是拼了命地抵抗,子弹横飞,炮火连天,战场上到处都是硝烟和火光。双方你来我往,打得难解难分。咱们的战士们,有的受伤了,有的牺牲了,但他们毫不退缩,依然坚守在阵地上。指挥官们也是身先士卒,亲自上阵,带着战士们冲锋陷阵。这场战斗,真是看得人心惊胆战。战士们的呐喊声、枪炮声,交织在一起,响彻云霄。每一个战士都在拼尽全力,为了胜利,为了国家,他们不惜付出一切代价。经过长时间的激战,咱们终于占领了关家垴。这场恶战,虽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也彰显了咱们的英勇和顽强。关家垴之战,是百团大战中的一场重要战斗,也是咱们民族历史上不可磨灭的一笔。
《聊聊关家垴那场战斗》说起关家垴那场仗,可真是不简单。那时候,战士们顶着寒风,踏着霜地,跟敌人干了一仗。这场战斗,现在提起来,还是让人心里头热乎乎的。关家垴那个地方,地势险要,敌人仗着这点,想跟我们周旋。但他们没想到,咱们的战士们,个个都是铁打的汉子,不怕苦,不怕累,更不怕死。一声令下,大家伙儿就往上冲,跟敌人拼了命地打。战斗打得那叫一个激烈,枪声、炮声、喊杀声,响成一片。战士们有的拿着枪,有的扛着炮,还有的挥舞着大刀,跟敌人近身肉搏。鲜血染红了土地,但咱们的战士们,没有一个退缩的。最后,咱们还是凭着一股子韧劲儿,把敌人给打败了。这场战斗,虽然艰苦,但也显示了咱们战士们的英勇和顽强。现在说起关家垴,大家都还记得那场仗,记得那些为了胜利而英勇战斗的战士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