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岁贺子珍去苏联前,在兰州留下出国前两张照,背后3件事很揪心
【两张珍贵的照片,贺子珍穿着同样的衣服,同样的发型】
1937年快到12月时,贺子珍从西安动身,开始了一段去苏联看病的漫长旅途。
跟她一起走的有这么几位:徐梦秋,长征路上双脚被冻坏了;蔡树藩,左臂没了;钟赤兵,娄山关打仗时右腿丢了;还有张闻天的妻子刘英。
八路军兰州办事处的几位领导,党代表谢觉哉、主任彭加伦、秘书长朱良才,还有王定国,都非常热心地招待了他们。
由于航班安排,大家在这儿呆了快一个月,直到12月25日才搭乘飞机前往迪化。谢觉哉在他的日记里写下了那时候的事儿:
12月25号,天气阴沉。
早上,徐、蔡、贺、钟、刘这五位朋友终于坐上了飞往迪士尼的飞机。他们盼了近一个月,就像被关久的鸟儿终于飞出笼子,心里头那个乐呵,别提多高兴了。
这两张相片是在那时候停留下来的时候拍摄的。
【贺子珍长征中受伤,和两张照片中两个人有关】
钟赤兵,他是咱们国家开国将帅里的一位独腿中将。在娄山关那场激烈的战斗中,他的小腿不幸受了重伤,严重到得把右腿大部分都给截掉。而且,这事儿还没完,他在短短半个月时间里,前前后后总共截了3次肢。
那时候,红军手头上医疗设备紧缺,既没有手术的工具,也没有麻醉药。医生没辙,只能从村民家中找来了两把老旧的砍柴刀和半把木工用的锯子,给钟赤兵做截肢手术。
仅仅半个月时间里,21岁的钟赤兵硬是在没有麻醉的情况下,用一把又厚又钝的锯刀,自己给自己截了3次肢。这简直难以想象,但他凭借着惊人的意志力,居然挺了过来,活得好好的。
此外,他靠着那份不变的决心和强大的毅力,翻越雪山,穿越草地,单凭一条腿就完成了那二万五千里的艰难路程。
真是个了不起的铁血男儿!
还有位硬汉,就是在那张最早的合照里出现的朱良才。湘江战役那会儿,他是在那个敢死后卫师里。
1934年,湘江那场大战里,红34师担当了整个军队最后一道防线的重任。那时候,朱良才临时顶替红34师政委的位置,不幸的是,他腰部挨了一枪。尽管身受重伤,他还是躺在担架上,坚持帮师长和政委一起出谋划策,指挥大家打仗。
经过连续几天的激战,红34师的人数从长征刚开始时的五千多人,飞快地降到了两千多人。
11月29号晚上,朱良才在战场上正忙着指挥打仗,他腰上的老伤突然恶化,开始流脓流血,情况挺严重。师长陈树湘赶紧上报,并赶紧想办法,让朱良才赶上12月1号最后一次过江的机会,好去军部接受治疗。
在红34师那些英勇悲壮的干部里,熬到新中国成立,并且在1955年拿到军衔的,就那么3个人。其中,朱良才被光荣地封为了上将。
在接下来的长征旅途中,朱良才一边恢复身体,一边接手了军委总卫生部政委的职务。那时候,他和贺子珍都在休养连,这个连队主要是由年老体弱的、生病的还有女红军战士组成的,负责抬担架。
1935年春天,大概四五月份的时候,贺子珍她们那个休养连,走到了一个叫猪场的地方,在贵州盘县那边,准备就在那儿安营扎寨,歇歇脚。
大家刚把伪装帽子摘掉,号兵就吹响了号角,让大家赶紧找地方躲起来。还没等人们都藏好,三架敌机就猛地俯冲下来了。
贺子珍发现还有人和马没藏好,立马跑到大路上,让大家赶紧散开找地方躲起来。这时,一架敌机轰隆隆地冲了下来,她旁边的警卫员眼疾手快,一把将她拽回了沟里。
等战火平息,贺子珍瞧见道上搁着一副担架,抬担架的人不幸被炸身亡了,担架上面躺着的受伤战士正使劲想要起身。
钟赤兵受了伤,贺子珍见状,啥也没想就往伤员那儿跑。就在这时,又一架敌机猛地冲了下来,想躲都躲不及。贺子珍一下子扑到了伤员钟赤兵身上,接着就没了意识。
朱良才看到这情况,立马冲上前去,把贺子珍和那些伤员给拉了下来。
还好钟赤兵没啥大事,但贺子珍就惨了,头上、身上都是伤口,血流得满身都是,人也不省人事了。
朱良才自己动手,带着人砍了些树枝,做了个简单的担架,给贺子珍随便包扎了下,大伙就抬起担架继续赶路了。
长征走到陕北以后,贺子珍迎来了一个新的变化。
【“我不愿当家属,我要同大家一样,做公开的独立工作”】
在毛主席身边担任秘书,那可是份重量级的任务,当秘书可不是当家里人那么简单,这点贺子珍心里头门儿清。
贺子珍是个非常有上进心的女人,她不甘心仅仅干些秘书的活儿。
组织知道她的心思,等她跟着毛泽东东征结束,回到瓦窑堡后,就安排她去苏维埃国家银行发行科,当上了科长。
贺子珍不分昼夜坚守在岗位上,银行旁边有几间屋子,她选择住在西侧的两间里。有时候,晚上毛泽东忙完工作,会走过来瞧瞧她,都是走着过来的。
搬到保安这个地方后,李敏出生了。那时候,她心里惦记的还是上班和进修的事情。娇娇才四个月大,她就决定让孩子先到老乡家里寄养。
单位答应了她的申请,安排她去抗大接受教育。
有一次,她在厕所里突然晕倒了,医生检查后说她得了很严重的贫血,没办法,她只能退学回家养病。
就在这时,他们夫妻俩原本挺好的关系,因为闹了点误会,开始有了隔阂。
她脑子里转了好多念头,觉得自己这身体真是太不给力了。她琢磨着得把体内的弹片给弄出来,可偏偏这时候,她发现自己又怀上了。这事儿让她下定了离开的决心,因为生孩子这事儿,她实在是怕了。
毛主席多次想让她留下,但她性格倔强,坚决地离开了,再也没有回头。
1937年10月份,贺子珍到了西安,她本来打算去上海瞧病。但那时候,上海正打得火热呢。到了11月12日,上海就完全被占领了,去上海这事也就泡汤了。
就在她左右为难的时候,中央和共产国际商量好了个办法,打算让一批身体不太好的领导去苏联莫斯科,到那儿既能治病,又能学习。
就出现了开头那个场景,她们几个人一块儿到了兰州的办事处。
真没料到,她这次出门居然和钟赤兵一起走,后来在兰州又碰到了朱良才。
三人在兰州碰头,不知道心里会咋想?会不会聊起长征路上那场激烈的打仗?
以前,她豁出命去救他,反过来,他又不顾一切地救了她。可能,当他们三个战友聊起这事儿时,会笑着,眼里却闪着泪光,就三个字:值当了!
贺子珍因为一时赌气,做了个任性的选择,去了苏联,这个决定让她之后一直感到后悔。
谢觉哉和毛主席关系铁得很,就像是并肩作战的老伙伴。在贺子珍到来之前,谢老就已经收到了主席的电报,让他去劝劝贺子珍。不过呢,贺子珍最终还是没有接受谢老的意见。
过了好些年,谢觉哉心里头特别懊恼,直念叨:“早知道后来会变成那样,我当初打死也不会放她走的。”
【镜头外的女子:“我回来了!”说完泣不成声】
在兰州逗留那会儿,还有个姑娘,她历尽千辛万苦,好不容易也赶到了这儿。
李开芬,这个女子十四岁那年就投身革命。因为她家里是地主,所以在长征路上,张国焘差点儿要了她的命。
好在红四方面军的政治部大佬张琴秋赶在关键时刻到了刑场,就在要动手的前一秒,把李开芬给救了下来。
1936年晚秋时候,李开芬被调到了西路军的妇女抗日先锋团,在那里干起了秘书的活儿。
1937年3月十几号的时候,西路军在祁连山吃了败仗,队伍被打散了,大家只好分开行动,到处打游击,自个儿想办法活下去。
说起西路军的历史,知道的人都明白,那时候的西路军能活下来的真没几个,他们碰到的是那个残忍至极的“马家军”。
最可怜的要数西路军里的那些女战士,她们的经历让人心疼,李开芬就是其中的代表。西路军的女战士们过得极为艰难,而李开芬的故事更是让人难过。她所经历的一切,简直让人痛心疾首。在那段岁月里,她和其他女战士一样,都承受了太多太多的苦难。
李开芬和王泉媛团长他们二十多号人,全让马步青的手下给逮住了。有的人被折磨得不行,没了命;还有的自己选择了结束生命。
之后,马步青采取了抽签的方式,把这些女红军分给了他的手下,有的还被指派给军官做了妾室。但李开芬坚决不肯屈服。
九月里的某个晚上,李开芬瞅准敌人放松警惕的空档,靠着那个已经被说服的传令兵的协助,连同负责看守她的沈秀英,跟着一位当地人的指引,飞快地逃了出去。
为了逃避马步青的抓捕,李开芬假扮成了一名官宦人家的太太,而沈秀英呢,则演起了她的贴身丫鬟。
到了八路军兰州办事处,李开芬一瞅见谢老、彭加伦、朱良才还有王定国,心里头那个激动啊,就像出远门的孩子好不容易回到家,见到亲妈一样。她嘴巴一张,就蹦出几个字:“我,我回来了!”说完,眼泪就止不住地往下掉,哽咽得说不出话来。
谢老温和地讲:“一个女娃子,能从敌人那凶险的地方跑出来,真的挺不容易的!你自己逃出来了不说,还救了个女红军回来,另外还让一个马步青的手下加入了咱们的队伍,真是个了不起的革命女英雄!”
贺子珍拉着李开芬,仔细端详了一番,由衷地夸奖道:“看你年纪轻轻,竟然能从敌人手里逃脱,真是挺厉害的!”
朱良才特别懂李开芬的感受,他同样是西路军的一份子。那时候,马匪骑兵追得紧,他就一个人,啥也没有,只能沿路讨饭。就这么走了整整36天,走过了1000多公里的路,最后总算是回到了队伍里。
回到部队没多久,朱良才就被安排去了八路军在兰州的办事处。他的主要任务,就是想办法救回那些西路军里走散还有被抓的战士们。
1938年那会儿,在兰州的办事处,多亏了谢老和他老婆王定国的牵线搭桥,李开芬和朱良才两个人就成了革命路上的伴侣。
中国革命就是一部苦难历程,这历程是无数英雄好汉拿命拼出来的。咱们得记住这段历史,记住那些大英雄,心里热爱着咱国家,这样才配得上叫炎黄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