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强“减重针”一替尔泊肽,我国上市!激活双受体,减重约20%!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便于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成分。喜欢点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
在这个“喝水都长胖”的时代,减肥几乎成了全民目标。可对于某些人来说,节食运动仿佛就是“竹篮打水”,努力了半天体重纹丝不动。而如今,一个被誉为“减重神器”的神奇药物——替尔泊肽,正式在我国上市,这一下子引爆了健康圈、医药圈,也点燃了不少“减脂战士”的希望之火。

替尔泊肽这个名字听起来陌生,其实它是近年来国际上最火热的一种“双受体激动剂”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肥胖症和2型糖尿病。
不同于传统的减肥药,它直接作用在我们身体的“代谢中枢”,不靠“抑制食欲”或“刺激排泄”,而是通过模拟我们体内的天然激素来调节食欲、控制血糖、促进能量消耗。
它不是简单的“刮油”药,而是通过模拟两种激素——GLP-1(胰高血糖素样肽-1)和GIP(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联合作用,让身体自己“聪明”地开始减肥。
这两种激素本来是肠道分泌的“代谢信号员”,负责告诉我们的大脑:吃饱了,该停了;血糖高了,快分泌胰岛素;脂肪多了,是时候燃烧点了。替尔泊肽就是模仿这两位“信号员”,让身体重拾对能量的掌控权。

很多人认为胖就是懒,吃得多、动得少。但从医学角度说,肥胖其实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和高血压、糖尿病一样,是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常见引起肥胖的原因包括:
遗传因素:有些人天生“易胖体质”,代谢率低。
内分泌问题:比如甲状腺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
生活方式:久坐不动、高热量饮食、作息紊乱。
心理问题:情绪性进食、焦虑抑郁等也会导致暴饮暴食。
肥胖的危害远不止外表上的“臃肿”,更是慢性病的“温床”。

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的风险大大提高;
2型糖尿病几乎与肥胖形影不离;
增加脂肪肝、胰腺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的概率;
女性更容易出现多囊卵巢综合症、不孕不育;
还可能增加某些癌症的风险,如乳腺癌、结直肠癌等。
替尔泊肽与传统减重药的区别在哪里?市面上的减肥药早已有之,从食欲抑制剂到脂肪阻断剂,从利尿剂到泻药类产品,种类繁多,但副作用和复胖问题也频频被诟病。

而替尔泊肽的不同之处在于:
它不是“让你吃不下”的药,而是“让你不想吃”的药。它通过作用于大脑的饱腹中枢,增强饱腹感,自然而然减少进食。
它不是“让你拉出来”的药,而是“让你代谢掉”的药。替尔泊肽激活双受体后,会增强胰岛素敏感性、抑制胰高血糖素,改善代谢环境。
它的减重效果不是几斤几斤,而是成“比例”下降——大约能减掉体重的15%到20%。
这就意味着一个体重80公斤的人,可能通过疗程治疗,能健康减掉10-16公斤!

一位45岁的女性,身高160厘米,体重接近95公斤,长期受困于肥胖带来的高血压、胰岛素抵抗、月经不调等问题。尝试过多种节食、运动,甚至吃过无数“减肥茶”,但体重总是反弹。
在医生建议下,她开始使用替尔泊肽,每周一次注射,结合合理膳食和轻微运动。三个月后体重下降了12公斤,血压趋于正常,月经恢复规律,甚至睡眠也改善了,整个人变得轻松自信。
这并不是个例,而是越来越多肥胖患者通过科学干预后取得的成果。
替尔泊肽的作用机制:双受体激动剂是如何“联手”工作的?要理解替尔泊肽的神奇效果,得先搞懂它背后那两位“关键角色”:
GLP-1(胰高血糖素样肽-1):这个激素是肠道在进食后分泌的,能刺激胰岛素分泌、抑制胃排空、降低食欲。它是身体的“饱腹信号”。

GIP(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另一个肠道激素,刺激胰岛素释放,提升脂肪代谢能力。
替尔泊肽就是模拟这两种激素的“合体版”,像是两个“代谢控制器”联手调节身体状态。
GLP-1负责“刹车”,GIP负责“加速燃烧”。两者一静一动,相互配合,达到控制食欲、促进脂肪燃烧的目的。
使用替尔泊肽安全吗?有副作用吗?每种药物都有可能产生副反应,替尔泊肽也不例外。但它的安全性在多项临床试验中已被证实。
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包括:
恶心、呕吐或轻度腹泻:常见于刚开始用药阶段,几周后会逐渐缓解。

食欲下降:虽然有助于减重,但有些人可能会食量骤减,需注意营养摄入。
轻微头晕或乏力:身体适应期内的常见反应。
低血糖(糖尿病患者):并不常见,需配合医生调整降糖药。
在临床使用中,只要严格遵循医生指导,选择合适剂量,副作用是可以被有效控制的。
谁适合使用替尔泊肽?哪些人不能用?适合人群:BMI≥30kg/m²的肥胖人群
BMI≥27kg/m²,且合并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脂肪肝)
传统生活方式干预效果不佳者

孕妇或哺乳期妇女
严重胃肠功能障碍者
有甲状腺髓样癌家族史者
对该药成分过敏者
替尔泊肽该怎么用?是不是打一针就瘦了?替尔泊肽为皮下注射制剂,通常每周一次,由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剂量从小逐渐增加,以减少胃肠反应。用药期间配合健康饮食和适当运动,效果更佳。
需注意的是,这不是“一针见效”的神药,完整疗程一般需持续半年甚至更久,才能看到理想效果。

虽然替尔泊肽的上市为肥胖治疗注入了强心剂,但它并不是“万能钥匙”。真正的健康减重,还是要从生活方式开始改变:合理饮食、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心理疏导,缺一不可。
药物可以是“助力器”,但不能成为“唯一依赖”。否则,就像把发动机装在轮胎上,再猛也跑不远。
总结建议替尔泊肽是一种创新的减重药物,模拟两种肠道激素联合作用,既能控制食欲,也能改善代谢。
适合中重度肥胖或合并代谢性疾病的患者。不适合想“速成减肥”的人群,更不能替代良好的生活方式。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才能确保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1]刘哲,陈嘉瑜,吴小军,等. 替尔泊肽对2型糖尿病和肥胖的治疗效果研究[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24,44(10):812-817.[2]王洁,李晓东. GLP-1类受体激动剂在肥胖治疗中的应用进展[J]. 中华糖尿病杂志,2024,16(5):321-325.[3]张梅,黄芳. 替尔泊肽在我国上市的临床意义与展望[J]. 中国药学杂志,2025,60(3):203-207.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