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病人出现5种情况,必须马上住院,否则生命可能有危险

健康 05-06 阅读:69 评论:0

近年来,我国癌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但很多癌症早期没有特异性症状,导致很多患者一经确诊就是中晚期,失去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从确诊到离世,中间可能就几个月时间,令人十分惋惜。

一、肿瘤病人出现5种情况,必须马上住院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曹文兰表示,罹患癌症的患者,在身体出现这几个症状时,一定要立即住院。

大量出血、无法止血:这个情况已经十分危急了,可能是肿瘤血管侵犯或治疗带来了副作用,包括呕血、便血、尿血等,一旦出现症状要立即就医。避免后续大量出血引起失血性休克等,威胁生命。

精神/意识状态骤变:患者突然出现嗜睡、昏迷以及胡言乱语等症状,说明神经系统受累或出现了严重代谢紊乱,需要立即就医进行抢救。

严重感染、高热不退:由于肿瘤细胞不断侵袭免疫系统,癌症患者很容易受到病原体侵扰,一旦出现高热不退、寒战以及咳嗽等症状,且口服抗生素无法缓解,一定要及时就医,否则很可能会诱发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

不明原因发热或全身症状恶化:患者身上出现乏力、体重骤减以及不明原因的长期发热,是肿瘤恶化进展的重要信号,一旦出现要及时就医。

肿瘤压迫器官出现症状:随着病灶不断变大,会导致脏器组织受到压迫,如若压迫视神经会导致视力下降、压迫肺部会引起呼吸困难、压迫肠道会导致肠梗阻。

二、肿瘤患者一定要住院吗?听听医生怎么说

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肿瘤中心黄俊杰表示,很多患者在查出癌症时第一反应是不相信,觉得自己身体没有任何症状怎么会是癌症?或是一下子觉得天塌了,自己马上要离世了。一般患者在查出癌症时都需要经历焦躁、心安、困惑、焦虑、期待、平复这一系列的心路历程。

癌症患者是否需要住院,取决于治疗的方式,如若是外科手术、放化疗的话,一般都需要住院治疗。如果是中医治疗的话,在生命体征平稳的情况下一般无需住院。

临床上的确有些患者住院反而带来了负面影响,如同病房的患者去世给患者带来了心理负担、免疫力较差的患者可能因住院而发生交叉感染以及给家庭经济带来了较大负担等。

成都海大中医肿瘤医院肿瘤科主任赵春天表示,无论什么治疗方案,患者的住院治疗都是短暂的。而康复过程是长期的,所以家庭才是癌症患者康复的主战场。对于有治疗意义的患者,一定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三、癌症让大家都背上“包袱”,防癌才是硬道理

在大众认知中,癌症在老年人身上的发病率较高,年轻人似乎与癌症没什么关联。但近年来的数据显示,癌症发病人群有逐渐年轻化的趋势,目前的发病年龄有“两极化”趋势,70岁以上的老年人以及40岁以下的人群癌症发病率都在上升。

罹患癌症会给患者自身的身体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甚至直接威胁生命。尤其是年轻人的癌症发病率不断增加,导致年轻人需要带癌生存,对于老龄化社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并且癌症所需的治疗费用相较于其他疾病要高出不少,《中国癌症的现状与疾病负担》中的数据显示,我国癌症出院者的平均医药费用为10777元,之后逐年攀升,2016年达到了17567元。以患者每年平均住院5次来算,每年需要花费小10万的治疗费用,给家庭、个人以及医保都带来了极大的经济负担。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肺部肿瘤外科主任陈军指出,癌症早发现早治疗可以很大程度降低治疗费用,且治疗的效果也会更好,让患者获得长期生存期。如果确诊时即晚期的话,即便是花费大量的费用治疗,也可能会人财两空。

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防癌的侧重点也不同。

老年人要重视筛查:很多老年人对医院有天然的抗拒感,不愿意定期体检,在身体出现轻微不适时也会想着忍忍就过去了。殊不知,很多疾病早期的症状都较为轻微,不及时检查会让疾病持续进展,等到症状严重时再去检查很可能就晚了。即便是一些没有身体不适的老年人,也需要定期体检,体检可及时发现身体异常,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年轻人要改变生活习惯:熬夜、饮食不健康、缺乏运动等不良习惯都与年轻人癌症发生存在一定的关系。年轻人想要预防癌症,一定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平常要注意劳逸结合、多进行运动,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等。

癌症让无数患者失去了生命,但并不是说患癌=死亡,早期癌症患者在治疗后有很大概率可获得与常人无异的生存期,重点是要“早”。所有人日常都需要保持好的生活习惯,并定期体检。

参考资料:

[1]《实用指南:肿瘤患者第一次住院,需要做些什么?| 话肿瘤》.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2025-02-14

[2]《【中医消瘤】肿瘤患者有必要住院吗?需要分析不同的情况》.成都肿瘤研究院.2022-07-19

[3]《人生最重要的两个“防癌阶段”:40岁以下和70岁以上》.生命时报.2021-09-24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