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隔空相斗,第一个被警告的是韩国?
据报道,一则消息在国际舆论场引发强烈震动。韩媒报道称,中方要求韩国企业立即停止向美国军工企业出口含有中国稀土的产品,否则将面临供应链断供的严厉制裁。在 2025 年 4 月 23 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面对外媒记者的相关提问,发言人郭嘉昆回应表示不了解该具体情况,建议向相关部门询问。虽然中方未给出确切答复,但这一稀土相关问题,迅速触动了中美韩三角关系的敏感神经,使得全球稀土供应链的竞争与博弈愈发紧张。
稀土(资料图)
若此事属实,中国此次对韩稀土出口管制并非突发,而是基于长远战略考量的必然行动。美国单方面提高对华关税后,中国逐步构建起 “资源 - 技术 - 市场” 三位一体的应对体系,多轮反制措施不断推进,此次稀土管制正是该体系在关键领域的延伸。稀土素有现代工业 “维生素” 之称,在半导体、新能源、军工等高科技领域战略价值极高。中国在稀土资源储量、开采加工技术等方面优势明显。然而,韩国部分企业长期充当美国军工供应链的关键一环,通过转口贸易,将含有中国稀土的零部件输送给美国军工企业,形成 “借道出口” 的灰色路径。中国此次管制措施精准打击这一漏洞,既是对美国技术封锁的有力回应,也是对其 “长臂管辖” 的制度性反制。从国际法角度看,中国对危害国家安全的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有充分法律依据,近年来不断完善的相关法律框架,既符合国际通行规则,也为中国在国际博弈中提供了坚实法律保障,彰显出维护国家利益与产业安全的决心。
禁令一出,韩国产业界危机感骤升。电力设备、二次电池、航空航天等高度依赖稀土的行业首当其冲。在韩国企业生产链条中,稀土广泛应用于高性能永磁材料、半导体制造等关键环节,且其稀土进口大多来自中国,对外依存度极高。这让韩企陷入两难:严格遵守中国要求,可能失去美国军工订单,影响与美方军事合作;继续维持对美转口贸易,又将面临中国供应链断供制裁,届时半导体、电动汽车等支柱产业或陷入停摆,重创韩国经济。韩国政府回应谨慎且矛盾,产业通商资源部一方面称在核实禁令真实性,另一方面迅速启动应急机制,评估供应链潜在风险。长期以来,韩国秉持 “经济靠中国,安全靠美国” 的策略,这既体现了在中美夹缝间的生存智慧,也暴露出其在战略层面缺乏自主性的问题。
半导体(资料图)
中国稀土禁令对美国军工产业链的冲击也十分明显。美国方面表示,中国对重稀土的出口管控,极可能导致美国国防供应链断裂,动摇国防工业根基。美国国防领域从雷达系统到永磁材料,从 F-35 战机、“战斧” 导弹,再到 “捕食者” 无人机等核心装备,都深度依赖重稀土。美方坦言,一旦中国完全停止中重稀土元素出口,短期内根本无法填补供应缺口,美国国防工业将因关键材料缺失陷入困境,各类军工项目推进、武器装备生产与维护都将受阻。此外,中国的出口管制还会造成稀土市场供需失衡,推动稀土价格大幅上涨,影响将蔓延至民用制造业领域,从智能手机精密部件生产到电动车动力电池制造,相关产品生产成本都会显著增加,对美国乃至全球相关产业发展与市场竞争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
稀土(资料图)
中国对韩稀土禁令的实施,标志着中美战略竞争进入新阶段。这一举措既是对美国技术封锁的有力反制,也是中国主动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重要体现。在这场博弈中,韩国的尴尬处境,反映出中小国家在大国角力中的无奈;美国的被动应对,则暴露出其战略体系对外部稀土供应的高度依赖和内在脆弱性。此次禁令不仅关乎资源管控,更涉及全球产业链重构与地缘政治格局。未来,如何在维护国家利益的同时,推动国际合作与产业链稳定,成为各方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稀土领域的交锋,或许只是大国战略博弈升级的开始,后续发展值得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