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夏季旱涝看立夏”,5月5日立夏节,今年夏天雨水多吗?看农谚咋说?

推荐 05-03 阅读:190 评论:0

时间过得飞快,再过2天,就会迎来夏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夏,这也就意味着春天要告一段落了,紧接着到来的是夏季。这个节气确立的时间很早,在战国末年的时候,就已经确立,作为二十四节气当中的第七个节气,它告诉我们的是,季节的转换,夏季的开始。

立夏的一个具体时间,每年在公历上是差不多的,具体是5月05~07日,此时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东南方,太阳黄经达45°。到了这个节气,日照增加,逐渐升温,雷雨增多。但实际上,若按气候学的标准,日平均气温稳定升达22℃以上为夏季开始,立夏前后,中国只有福州到南岭一线以南地区真正进入夏季,而其余大部分地区还处在春季。

这个节气,对于农业生产极其的重要,因为立夏的时候,农作物会进入一个生长的旺季,它对生产极其重要,甚至在古代的时候,古代帝王,还会还会亲率文武百官到郊外“迎夏”,并勉励农民抓紧耕作。

而农业生产和天气也极其相关,毕竟只有风调雨顺的时候,才能迎来五谷丰登,因此,立夏这天的天气,对于人们来讲,就极其重要了,因为它的是夏季的开始,而这天的天气,古人认为,也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夏季的旱涝情况。

老话就有“夏季旱涝看立夏”,5月5日立夏节,今年夏天雨水多吗?看农谚咋说?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些民间农谚。

农谚一:旱不旱,就看立夏

这句农谚的意思很简单,如果立夏当天出现下雨的一个情况,那么后续雨水就比较的充沛,有利于作物的生长,但是如果立夏没有雨水的话,那么后续就会以晴朗的天气偏多,我们前面已经提到了,立夏是夏天的开始,那么整个的夏天雨水偏少的话,就容易出现干旱的一个情况,我们就要警惕夏天的雨水不足。

农谚二:立夏雨淋头,夏里雨水多

这句农谚就比较简单了,如果立夏的时候,雨水比较多,出现了下雨的一个情况,那么在整个的夏季,雨水就会比较的多,这样就会带来很多的降雨,那么此时我们就要注意,夏天可能出现的内涝,如果出现积水的话,需要及时的去排干净,尤其是地里的作物,要注意护理,挖好排水沟,以免淹没的田地。

农谚三:立夏麦咧嘴,不能缺了水

这句农谚说的庄稼生长的一个情况,在立夏节气的时候,小麦正好是在生长的一个阶段,这个时候如果是大晴天,雨水不足,那么后续生长的就不会特别的好,反之有了雨水,生长就会比较好,而从侧面也是在告诉我们,这个时候有降雨,就不用担心后续出现的干旱问题。

农谚四:立夏艳阳照,三伏旱断河

这句农谚相对来讲,就更加的直白一些了,立夏这天,如果是出现大太阳的一个情况,那么在三伏天就会很少出现降雨,甚至会持续高温的天气,把河都给旱干了,而且降雨极其的少,当然这种表达略显夸张,但是却告诉我们,这个时候一旦是温度比较高,降雨比较的少,三伏天会相当的炎热。

这些农谚虽然带有一定的地域性,但是在民间却广为流传,而从气象学的角度来看,立夏节气的降雨情况,也确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夏季的天气情况。因为立夏出现持续降雨,往往表明副热带高压北抬较早,暖湿气流强盛,这有利于夏季降水的形成。反之,如果立夏时节晴朗干燥,则可能反映高压系统稳定,雨季推迟,夏季降水可能偏少。当然具体情况,我们还需要具体分析,最终还要以天气预报为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