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相学探知三部曲之二
星座
04-13
阅读:1
评论:0
星相学历史悠久。早在2000多年前的秦朝,即根据五行学说,定义为水德,崇尚黑色。而承其后的汉朝司马迁在史记《天官书》中已经明确记载了水星的情况,史称“辰星”,并与五行学说联系到了一起。
再往前推,就是远古圣人传袭注释的《周易》。秦朝焚书坑儒、汉朝独尊儒术、清朝大兴文字狱,造成很多学说著作消失灭迹。而《周易》学说却能屹立不倒、发扬光大。
我们熟知地球上有四大文明古国:中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
中国创立周易五行学说;古埃及建造金字塔的位置角度参照银河系天体;现代占星学则是起源于古巴比伦;古印度建立吠陀占星学说;四大文明古国皆敬畏天体、并通过观察天体运行发展出天人合一、天地感应学说。
及至当下,地球上还生活着很多原始人。近期,南美洲生活在热带雨林里的原始人因受不了伐木机器持续的噪声,而不得不走出森林。或许因为大自然馈赠的丰富资源使得他们在几千年的传续中无忧生存危机,缺乏向外探索的动力。也可能是茂盛的热带雨林遮挡了观察星空的视线,因此错过了星辰大海的启示。
自古至今,人类社会转动车轮的每一次大提速,都伴随着对大自然能量认知及运用的提升。古人钻木取火求生存;青铜铁器激活了农耕封地制;煤炭石油加速了工业化大跃进;当下新能源:核能、水能、风能、太阳能等开发运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日新月异,格物致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