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饼都不会画!项羽分封诸侯,成功将众人的不满集中到自己身上
大家好,我是小步。
【楚河汉界系列32】呈上,我主页上视频和图文合集都有哦~
上一期我们说到,项羽在四种方案中选择了【春秋】模式,他要当天下最强的男人。
然而西楚霸王的分封方案,总结起来就一句话:
有矛盾要分封,没有矛盾创造矛盾也要分封。
我们一家一家来看。
一、秦国一分为三原来的秦国王室已经被项羽屠戮得干干净净,所以这时候秦国的上层建筑基本是一片空白。
项羽将秦国一分为三,章邯负责关中的西半部分,司马欣负责关中的东半部分,而董翳则负责关中的北边。
这三个人并称为“三秦”,一直流传到现在。
我们今天称呼关中的时候,会称为“三秦大地”,就是从这时候开始的。
要说他们之间的矛盾,还是有一些的。
司马欣和董翳原本是章邯的下属,现在三个人平起平坐了,章邯的心中会有些膈应。
不过由于司马欣和项羽的叔叔项梁有交情,而司马欣和董翳两人在劝说章邯投降的时候出了大力气,是有功之臣,所以裂土封王也说得过去。
此时的关中,最大的矛盾不在于“三秦”之间,而是“三秦”和关中父老的仇恨。
当初章邯从骊山带出去的刑徒,大部分可都是关中本地的棒小伙子,结果章邯你们仨投降项羽了。
降就降了吧,毕竟那时候秦二世和赵高确实不值得卖命。
可后来项羽把20万秦军给坑了啊!
合着你们这“三秦”的诸侯王位,是靠着欺骗和献祭换来的是吗?
以关中父老对“三秦”的滔天恨意,章邯三人估计睡觉都得睁着一只眼睛。
项羽的算盘打得很好,这么安排既让章邯他们镇住了这片地盘,又不用担心尾大不掉,还可以牵制住南边的刘邦。
一举三得。

章邯:我现在评论区全是差评!
二、魏国一分为二魏国原来的地盘是在黄河以南的中原地区,称为“梁地”。
后来项羽看上了这片富庶之地,将梁地纳入了自己的地盘,而将魏王豹一脚踢到了山西,大概就是春秋时期晋国的位置。
《史记》:汉元年,项羽封诸侯,欲有梁地,乃徙魏王豹于河东,都平阳,为西魏王。
人家魏王豹本来市中心的地铁房,结果被项羽强行过户。
不仅如此,魏国还被分走一块,河内地区被封给了司马卬,称为殷国。
司马卬本来是赵国的将军,和魏国没啥关系。后来由于工作态度积极、业务能力不错,被项羽看重,成为诸侯之一。
河内虽然面积不大,但却是出了名的膏腴之地。后来汉光武帝刘秀就是以河内为后勤基地,完成了“光武中兴”的成就。
这就相当于从魏王豹的手中划走了最好的一块地盘,所以西魏和殷国天生就是看不顺眼。
顺带提一句,司马卬的家族从此就在河内扎下根来,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从武将转职为文臣。他有一个后代特别有名,叫司马懿。

我司马家可不是泛泛之辈
三、赵国两大一小赵国的国君名义上是赵歇,但长期以来真正管事的人是张耳和陈余。
这两个人都是当时的名士,名气大,路子广,帮助赵歇稳住了局面。
不过在巨鹿之战的时候,张耳和陈余闹掰了,陈余一气之下辞职,带着人去河里打鱼。
项羽也知道,赵国真正有本事的人是张耳,而且张耳是一路陪着他进关中的,算是自己人。
于是项羽把赵王歇赶到北边的苦寒之地代国,然后把赵国大部分富饶的土地封给了张耳,称为常山国。
有不少人劝说:陈余也是一位名士啊,为赵国做出不少贡献,不能不安排。
因为陈余早早就撂挑子不干了,所以并没有跟着项羽进关中。项羽压根儿就没考虑过他,奈何实在抹不开面儿,就在南皮找了三个县封给他,算是糊弄了一下。
所以陈余都不能算是一路诸侯,顶多是个富家翁。
原本上下级的三个人,被项羽安排成这样,可以预见接下来的剧情有多么精彩。
陈余:项羽你个老六,咱们走着瞧!

地图上都找不到陈余在哪儿
四、燕国一分为二燕国这边也是同样的路数,没有矛盾就创造矛盾。
原本的燕国被项羽一分为二,西面的还叫燕国,东面的则叫辽东。
以前的燕王韩广被赶去了更远的辽东,而他之前的下属臧荼则被封为燕王。
仇恨值是不是瞬间拉满?
另外,这位臧荼本身的流量不高,不过他有一位孙女叫臧儿。
臧儿的丈夫姓王,他们生了个女儿叫王娡。
后来王娡的丈夫姓刘,生了个大胖小子叫刘彻。
细思极恐~
五、韩国一分为二韩国这边同样分成两块,原来韩王成的地盘基本不变,然后项羽把洛阳这一片封给了河南王申阳。
申阳这个人之前出场的镜头基本没有,只知道他是张耳的宠臣,也不知道是有啥本事,被项羽看重,成为了一路诸侯。
六、齐国---最复杂的一家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秦末时期齐国的表现,那就是:内卷!
对抗秦军的时候没什么表现,基本上都是在窝里斗。
由于出场的人物比较多,而且都姓“田”,我们来稍微捋一捋。
齐国第一代三人组:田儋、田荣、田横。
其中田儋是田荣和田横的堂哥。
后来章邯横扫中原,将魏国都城团团围住,已经打到齐国的家门口了。
于是齐王田儋亲自带着援兵前往支援,结果中了章邯“围点打援”的计策,田儋顺利阵亡。
他弟弟田荣收拢败兵,被章邯像撵兔子一样追着跑,还是项梁出手顶住了章邯,田荣才有命逃回了齐国。

齐国的出场人物是最多的
在这期间,发生一件哭笑不得的事情。
齐人听说田儋在外面凉了,就自己又立了一个齐王,组成新的三人组。
齐国第二代三人组:田假、田角、田间。
这个田假是末代齐王田建的弟弟,正经八百的王室后裔。不像田儋虽然也姓田,可含金量是不足的。
田荣带着人回到齐国一看,气得血压直线上升,二话不说就开打。
毕竟是上过战场的人,人家田荣打不过章邯,打个田假还是轻松愉快的。
于是田假跑到了楚国,田角跑去了赵国,田间之前就已经去支援赵国了,兄弟俩正好碰面。
齐国这边,田儋的儿子田巿成为新一任齐王,田荣自己担任相国。
由于当时章邯人多势众,楚国多次找齐国出兵援助。
田荣表示:你们楚国把田假除掉,赵国把田角和田间除掉,我就出兵。
楚国和赵国都很不爽:你田荣以为自己是谁?有你没你一样过年!
从此齐国和楚、赵两国算是闹掰了,包括后来巨鹿之战万分危急的时候,齐国都没有出一兵一卒。
不过齐王建的孙子田安和原来田荣的部将田都背叛了田荣,追随项羽参加了巨鹿之战,后来又一同入关。
所以这次项羽分封,把齐国一分为三,原来的齐王田巿变成了胶东王。而田都成为齐王,田安成为济北王。
田荣由于之前态度很差,阴阳怪气的,这次分封就没他的份儿。
田荣:项羽你个老六,咱们走着瞧!

齐国一分为三
七、楚国一分为四终于到楚国了,原本雄踞南方的楚国被项羽分成了四块。
第一块,西楚霸王项羽。
他自己拿走了最大的一块,包括项氏起家的江东、彭城所在的淮河流域,还有整个中原腹地。
第二块,九江王英布。
麾下大将英布成为九江王,包括现在的皖南和江西这一片。
这没啥可质疑的,英布是项羽的老部下了,从一开始就是先锋大将,立下汗马功劳。
第三块,临江王共敖。
封国是楚国最初的都城江陵这一片。
共敖是楚怀王熊心的柱国大将,当初楚国兵分三路攻秦,北路是项羽指挥的巨鹿之战,中路是刘邦从武关进入关中,而南路则是共敖进攻南郡。
由于当时天下的流量都在项羽和刘邦的身上,共敖的存在感很弱,但事实上他拿下了南郡,所以项羽这次算是对既有事实的一种承认。
第四块,衡山王吴芮。
吴芮是春秋吴王夫差的后代,也是当时百越的首领。
吴芮很早的时候就跟着项家混了,还将英布收为了女婿,后来又随项羽入关。他能够分到一块蛋糕也是有充分理由的。
所以你看,项羽的这次分封,最重要的一个参考标准就是有没有跟随项羽入关中。
跟着进了关中的,那就是项羽的自己人,自然少不了好处;
没有跟着进关的,那就对不起了,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

项羽:我绞尽脑汁想出来的分封方案如何?
以上就是这次项羽分封诸侯的具体情况。
小步:哎?是不是忘了什么人?想不起来了~
刘邦:我在这,我在这~
小步:是忘了你哈?那没事了。
刘邦:。。。。。。
结语我们来看项羽的分封,基本上实现了他对于【春秋】模式的全部目标:
原来压在头上的楚怀王变成了义帝,被一脚踢到偏远地区,再也不会碍事了。
他自己呢,也成功变成了诸侯的霸主,占据了最为富庶的土地,实力冠绝群雄。
而原来的六国也被分而治之,之前的刺头都被削弱,受封的诸侯基本上是自己人。
多么完美的局面啊~
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请看下集
我是小步,大名“历史步行街”。
【楚河汉界系列32】
我悠哉地写,您慢慢地看。
关注我主页的【合集】,可以看到之前的系列文章哦~
网友评论
-
2023-06-10 15:20:44
想瓦解齐,因为东齐西秦,结果齐田荣当场就反了;想扩大自己地盘,结果分出个至死不休的仇家,彭越一天到晚搞他粮道;想封死刘邦,连送汉王归蜀都要三万精兵押送,关中为此一分为三,大封三降将,结果送一兵仙给对手,对手一下子三杰凑齐[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