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议全球产业变革新趋势——中意学者联合举办“结构转型、产业政策和创新”国际研讨会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工业政策干预已超2500次,特朗普政府的“再工业化”战略、欧盟《芯片法案》、日本供应链重构等全球产业政策新动向引发学界高度关注。
4月16日,为探讨全球化新格局下产业政策的转型与创新路径,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IPP)、工商管理学院(SBA)与意大利国家应用经济研究大学中心(CiMET)联合主办的“结构转型、产业政策和创新”国际研讨会在华南理工大学汽车科技大楼成功举办。

出席嘉宾大合影
来自中意两国近30位学者围绕全球价值链重构、产业韧性提升、技术创新战略等前沿议题展开深入研讨,为后全球化时代的政策制定与产业实践提供了多元视角。IPP执行院长郭海、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黄嫚丽教授、CiMET主任马可·迪·托马索(Marco R. Di Tommaso)分别作为主办方代表为本次会议致辞。
IPP执行院长、副研究员郭海致辞

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黄嫚丽致辞

CiMET主任、博洛尼亚大学教授马可·迪·托马索(Marco R Di Tommaso)致辞
在“全球经济结构转型”环节,CiMET主任、来自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的教授马可·迪·托马索(Marco R. Di Tommaso)与威尼斯大学教授艾丽莎·巴尔比耶里(Elisa Barbieri)指出,全球价值链正经历深度重构,传统线性模式向区域化、多元化转变,产业政策需重新定位;

IPP研究员余荔
来自意大利费拉拉大学的教授劳蕾塔·鲁比尼(Lauretta Rubini)和帕尔马大学的伊奥里·德·西蒙内(Iole De Simone)则探讨了中国在全球地缘政治变化中的角色,强调战略产业价值链再配置的重要性;
费拉拉大学教授劳蕾塔·鲁比尼(Lauretta Rubini)

帕尔马大学博士候选人伊奥里·德·西蒙内(Lole De Simone)
来自IPP的副研究员郭海分析了特朗普2.0时代的经济安全困境,强调技术霸权与供应链本地化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IPP助理研究员朱雁翎
意大利帕尔马大学的客座教授里卡多·里纳尔迪(Riccardo Rinaldi)聚焦欧盟与亚洲绿色就业,强调可持续政策对供应链弹性的提升作用;
帕尔马大学客座教授里卡多·里纳尔迪(Riccardo Rinaldi)
来自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郑强博士生提出,中国企业应当关注创新过程中高管团队的作用,尤其微观层面上不同心理的高管对突破式创新和无用式创新的影响。
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郑强
在“技术创新与区域发展”环节,来自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刘意副教授,探讨数字技术对企业组织结构与管理的影响,提出企业数字化转型与适应性变革的实现机制。
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刘意
来自意大利莱切大学的副教授克劳迪奥·佩蒂(Claudio Petti)和乔利亚·佩莱格里诺(Giulia Pellegrino)基于对新兴经济体企业的实证研究,指出技术引进、组织学习、制度环境与政策支持是驱动创新的核心要素;

IPP副研究员戴明洁
来自意大利那不勒斯费德里科二世大学的加埃塔诺·维奇奥尼(Gaetano Vecchione)与保拉·德维沃(Paola De Vivo)强调高校技术转移对高技术企业本地化的关键作用。
那不勒斯费德里科二世大学加埃塔诺·维奇奥尼(Gaetano Vecchione)
在“部门、领域与转型”环节中,IPP研究员赵巍教授通过中国新能源汽车(NEV)产业案例,阐释动态生态系统构建对产业爆发的推动作用;
IPP研究员赵巍
来自西西里中部自由大学的温琴佐·法索内(Vincenzo Fasone)探讨旅游业技能升级与技术创新路径;
西西里中部自由大学温琴佐·法索内(Vincenzo Fasone)
来自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副教授曹处通过数据智能分析框架,展示智慧城市服务优化的技术路径;
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曹处
意大利米兰语言与传播自由大学的埃马努埃莱·菲利斯(Emanuele Felice)以意大利长期数据揭示地区失衡问题。
意大利米兰语言与传播自由大学埃马努埃莱·菲利斯(Emanuele Felice)
本次会议通过跨学科、跨国别对话,深化了对产业政策与经济安全、技术创新协同关系的认知。主办方各方一致认为,面对全球产业链重构挑战,中意双方在绿色经济、数字经济等领域的合作潜力巨大。会议成果将为两国政府完善产业政策体系、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提供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