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年鄢陵客车爆炸案,乌国庆紧盯一块小铁片,神级推理极其精彩!
2005年12月23日凌晨三点多,一辆宇通大巴车正停靠在河南省鄢陵县安陵镇主城区的中心十字街口,这辆大巴车是要开往郑州的,很多去郑州上货的人都会乘坐这辆大巴车,虽然时间还早,很多熟悉大巴车开车时间的人都已经陆陆续续上车了。
突然,大巴车上响起巨大的爆炸声,一团火光照亮了夜空,大巴车燃起大火,车上的人来不及逃跑,都在火海中挣扎。。。。。。
1.时间倒退到当天的凌晨两点钟左右,一辆挂着豫k22286牌照的宇通大巴车被车主孙红皋开到了固定的上车地点,像往常一样,孙红皋将车子停泊在上人的地方,就跟车上的售票员打了一声招呼,继续回家补觉去了。
售票员在车上盯着上人,乘客陆陆续续到来,三点钟左右时,车子上已经有十多个人,并且还有乘客正在赶来的路上。

让售票员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一对夫妻,男人将女人送到车子上,还十分不放心的叮嘱女人路上需要注意的事项,女人一脸幸福,看着男人,撒娇说:“哎呀,不要啰嗦了,我又不是第一次出门。”
男人看着女人点点头,一副依依不舍的样子,离开了客车,一步三回头地回家了,女人满脸幸福,开始在座位上闭目养神。
售票员是认识女人的,女人经常会乘坐这辆车子到郑州去上货,看着男人对女人如此的体贴入微,售票员作为女人心里颇为感慨。
女人上车后不久,一名年轻的男子带着一个编织袋也上了车,男子上车后将编织袋放在车子的一个座椅下面,之后男子说:“我要去上个厕所。”
售票员对他说:“不着急,车子还有十分钟才会发车,完全来得及。”售票员看到,男子的脖子里围着一个白色的围脖,一副文质彬彬的样子,这个人颇为陌生,不像很多乘客都是熟客。
男子下车去后不久,售票员清点了一下车上的人,对大家说:“没买票的赶紧将票买一下吧。”话音刚落,轰隆隆一声巨响,客车上发生了剧烈爆炸,火光冲天。
车主孙红皋正在家补觉,他将闹钟定在了3点40分,不过这一次叫醒他的不是闹钟,而是爆炸的巨响。
听到轰隆隆一声巨响,孙红皋被惊醒,他心里有一种十分不祥的预感,他跑出门,奔向宇通客车停靠的地方,远远就看到了车子燃起的大火,浓烟滚滚。

孙红皋赶到客车停靠的地方,看着大火,心里急地得百爪挠心,他立刻拨打了119火警电话和110报警电话。
看着客车在大火里燃烧,孙红皋心在滴血,这辆客车是他吃饭的家伙,这样一烧,肯定报废了,以后他要怎么赚钱养家呢?
消防人员费了不小劲,用大约半个多小时才将大火扑灭,宇通客车早已经烧得只剩下了一个黑色的铁架子,孙红皋欲哭无泪。
现场弥漫着浓重的刺鼻难闻的味道,焦黑一片,惨不忍睹。
鄢陵县从来没有发生过如此悲惨严重的案件,宇通客车上当时有包括售票员在内的14名乘客,爆炸发生后,只有三名乘客逃了出来,其中包括售票员,不过也被烧伤,其余的11人都死于非命。
2.鄢陵县公安局赶到现场后,为了避免老百姓产生恐慌情绪,也为了避免烧毁的宇通客车阻碍交通,爆炸现场被迅速进行了清理,那辆被烧毁的大巴车被原封不动的运到了一个空旷的地方,被立即封闭起来,而大巴车上的尸体则被送到了技术部门,进行DNA验证,确认死者身份。
因为案情实在是太过重大且爆炸也太过剧烈,许昌市公安局立即向公安部汇报了案情,请求公安部派出相关专家前来协助办案。
本身爆炸案的侦破就十分困难,更何谈是剧烈的爆炸案,想要从烧到焦黑的现场提取出有价值的线索,实在是难上难,所以公安部派出了具有“现代福尔摩斯”之称的乌国庆前来指导办案,乌国庆是公安部的“刑侦八虎”之一,具有丰富的爆炸案办案经验,当时已经69岁。

23日下午,乌国庆乘坐飞机赶到了鄢陵,他赶到的时候,现场已经被清理干净,即便是这样乌国庆依然坚持到案发现场走走,他认为只有到了现场才能感受到现场的氛围,才能拥有破案的第六感。
来到案发现场的第一时间,乌国庆就感觉到,这起案子并非是一场意外事故,而像是有人刻意而为,因为爆炸的强度很大,这种强烈的爆炸,确定要命,很多时候都不是意外或者是巧合。
乌国庆在案发现场一走一过,就已经认定了,这起爆炸肯定不是报复社会,而是专门针对某个人,因为如果是报复社会肯定会在人多的地方下手,而不会选择凌晨三点钟,专门针对一辆大巴车下手。
乌国庆从现场离开后,就去了停放大巴车的地方,他登上大巴车的空架子,眼光敏锐的扫视着车子里的一切,虽然在别人看来,车子已经被烧得面目全非,根本没有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可是乌国庆登上车子后,眼前却亮了起来,他认为爆炸现场办案条件并不太差,在没有燃烧尽的灰烬下,仍然会藏着一些关键性的证据。
在乌国庆的指挥下,技术人员将车子分成一个个的网格,之后,将车子上所有的残留物都平移到铺着塑料布的地面上,并且用筛子仔细的筛每一个网格里的灰烬,找到没烧尽的东西就立刻编号,并且送技术部门去做检验。
就这样,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很快,技术人员在灰烬里找到了一块没有燃烧完的塑料片,经过查验,最后确定这块塑料残片很可能是一个保温壶的底座。
乌国庆立刻找到车主孙红皋,询问车子上是否携带有保温瓶,孙红皋说没有。这说明肯定是乘客带着保温瓶上了车,而且经过技术检测,塑料残片上发现了汽油的成分,这说明保温瓶里装着汽油。
不过保温瓶即便是装着汽油,应该是盖着盖子的,所以不可能自动爆炸,也不可能是乱丢火柴和烟头等就可以引起爆炸,肯定是有人引爆才行。
分析到这里,就要看现场是否能找到炸弹的残片,如果能找到炸弹残片就可以证实此爆炸是人为造成的。
果然,技术人员很快筛出了一块条状的小铁片,这块小铁片很不起眼,然而却引起了乌国庆极大的兴趣,经过乌国庆仔细的观察,最后认定这个小铁片很可能是一个石英钟上的零件。
乌国庆说:“这块小铁片很可能是石英钟上的零件,不过也有可能是大巴车上的东西,如果是石英钟上的零件,那么现场应该还有类似的东西,如果确定石英钟不是大巴车上携带的,那就是有人将它带上了大巴车,如果能够检出炸药成分,就可以确定是炸弹的一部分。”
后来确认,大巴车上并没有石英钟,这可以认定,确实是有人将石英钟带上了大巴车,在后来的筛查中,又陆续找到了四十多块类似的小零件,最终认定,这些零件确实来自一个石英钟。

经过技术部门检测,最终确定这些残片上留存这黑火药的成分,这足以说明,石英钟应该是炸弹的一部分,炸弹应该是一个定时炸弹。
接下来,乌国庆就要还原炸弹,他从市场上购买了相同品牌的石英钟,搭配上黑火药,制作出了一个爆炸装置,第一次,因为石英钟的电路没有接通,爆炸装置并没有成功爆炸;第二次,电路接通了,但是也没能成功爆炸;第三次,在专家的帮助下,爆炸装置终于爆炸成功。
经过一番折腾,乌国庆认为开一个案情研讨会的时机已经到来,他在会上对案子做出了自己的推断,正是这些推断指导着案子的下一步的侦破。
3.乌国庆在会上发表了自己对案子的一些看法:
一、案子发生在凌晨三点,爆炸装置的放置时间基本可以确定,也就是很可能是三点之前的某一个时间段,放炸弹的人在放好炸弹后应该是离开了,我们有三名幸存者,这三名幸存者很可能看到了这名放炸弹的人,所以应该找幸存者了解情况,这样就可以了解到放炸弹人的外貌特征。
二、制造这起爆炸的人应该是跟车主或者是车上的某个人有仇怨,既然是跟某个人有仇怨,那么车上的某个人很可能是认识他的,他放置炸弹应该要避开仇家,可是,大巴车就那么点地方,想要避开不太可能,所以很可能放置炸弹的人并不是案子的主谋,这个案子应该并非一人作案。
三、炸弹的制造者应该是一个精通电工知识的人,因为想要制造这样一个炸弹是不太容易的,抓住了这点,就给案子的侦破提供了方向。
专案组的组长许昌市公安局局长翟化夫说:“乌老,这个案子一共有11个人死亡,都是吸入了过量一氧化碳死亡的,五名男性,六名女性,最大的43岁,最小的18岁,三名幸存者中的售票员经过抢救已经醒过来了,很快继续能问话,我们日后的工作是不是要围绕着车主和14名乘客展开?”
乌国庆指出,除了围绕这些人展开调查,还有一个方向,那就是一般这样的爆炸案案犯有一个共同的心理,那就是一定要看看爆炸效果,所以当时犯罪嫌疑人在爆炸发生时应该就在现场附近,应该对当时在现场附近停留的人重点盘查。

排查工作展开后,车主孙红皋提供了一个线索,那就是他在案发前一天曾经与一名叫做“靳老大”的人发生矛盾,两个人甚至动了手,只是因为抢客源。
警察找到靳老大,靳老大面对警方显得很平静,他承认了曾经与孙红皋发生冲突,但是他说,冲突是真的,但要说因为这点事就去杀人,这就冤枉他了。
警方问他案发时在哪里,靳老大说,案发是他在汽车修理厂,汽车修理厂的厂长可以给他作证。
经过调查,靳老大没有说谎,这说明他没有作案时间,可是这样依然不能排除他的嫌疑,因为他完全可以让别人去送炸弹。
专案组调取了靳老大的通话记录,也对靳老大进行了调查,通话记录没有发现任何异常,证据显示,靳老大根本不懂电工知识,他的嫌疑到此可以基本排除了。
另一边,认尸工作在有条不紊的展开,死者都是经常乘坐车辆的,都差不多就是附近的人,很快尸体就被认领完毕了。
售票员说,当时有一个围着白围脖的青年男子,将一个编织袋放在车上后,借口上厕所离开了车子,紧接着爆炸就发生了。
经过检测,白围脖放编织袋的地方就是炸点,这说明白围脖就是送炸弹上车的人。
当时天气很冷,白围脖送炸弹上车后,爆炸发生时他肯定就在附近等着看爆炸效果,或许因为天气寒冷,也因为害怕被人发现,他极有可能躲在网吧或者是旅馆内观看。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要排查附近的旅馆和网吧。
就在此时,一个不速之客来到了公安局,声称要认领侄子的尸体,然而此时11具尸体早已经认领完毕,警方惊讶了。
4.正当警方对网吧、旅馆展开排查时,一名四五十岁的中年人找到了公安局,说要认领自己侄子的尸体。
警方非常诧异,中年人说,他的侄子叫梁明磊,23号乘坐爆炸的那辆大巴去郑州进货,现在都已经过去三天了,侄子依然没有回来,自己的哥哥嫂子只有侄子一个孩子,听说了爆炸案后已经伤心得卧病在床。

他本来以为侄子能回来,到现在还没回来,可见是出了意外,他说侄子从小就被娇惯坏了,每天游手好闲,又喜欢吃喝赌博,没有正经工作,经济比较紧张。
警方觉得诧异,但看着中年人并不像是说谎,警方正在迷惑,中年人说,侄子有一个女朋友,开着一家服装店,侄子就是给女朋友去进货的。
警方找到梁明磊的女朋友,女朋友说,梁明磊确实是去郑州进货了,走的时候,她还亲自将一条白围脖围在了梁明磊的脖子上。
警方一惊:白围脖!
另一边传来了消息,警方在案发现场附近的一家小旅馆找到了白围脖登记入住的信息,白围脖在22日晚上登记入住,23日早晨离开的,而梁明磊所居住的那间房恰好对着案发现场。
警方立刻调取了梁明磊的通话记录,通话记录显示,梁明磊在23日前几天与一个叫何世亚的人频繁通话,甚至在23日凌晨四点钟还曾经与何世亚通了电话。
警方找到了何世亚,询问梁明磊为什么会在23日凌晨四点给他打电话,何世亚云淡风轻地说:“梁明磊喜欢赌博,欠了我的钱,打电话告诉我暂时还不了钱。”
何世亚的说法警方暂时分不清真假,就将何世亚放回了家。
警方认为梁明磊不见了踪迹很奇怪,乌国庆推测,梁明磊这种情况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畏罪潜逃,另一种就是被人杀人灭口了,而且后者的概率更大。
警方开始调查何世亚,一调查,警方吃惊不小。
何世亚不仅仅拥有幸福的家庭,而且经济条件也很好,家境极为殷实,名下不仅仅有面粉厂、饲料厂,还有一个家庭小作坊,周围的邻居和员工都说何世亚为人低调,十分和善,人缘相当不错,谁有了困难都愿意出手相助。
警方开始怀疑,这样一个生活幸福,被人尊敬的人难道真的是一个十恶不赦的爆炸案策划实施者吗?
然而,何世亚的老婆雷女士确实是在爆炸案中死亡的,何世亚如果是凶手,想杀的人肯定是雷女士。
警方开始调查何世亚的私生活,这一调查,让警方大吃一惊。
5.原来,何世亚早就在外面有了别的女人,这个女人姓王,多年前丈夫因病去世。警方将这名女人带到了警局,且刻意营造出有压力的氛围,很快,王姓女子就承认与何世亚有不正当男女关系,并说自己曾经为何世亚多次堕胎。
警方有了证据后,直接将何世亚传唤到警局,一开始何世亚还一副风轻云淡的样子,可是半个小时后,何世亚的心理防线就彻底崩溃了。
根据何世亚的交代,他从小就过着颇为优渥的生活,不过老父亲对他管束十分严格,他一直没有太多自由,即便是婚姻大事,也是由父母决定的,他一直都过得很压抑。
父母做主给他娶的雷女士虽然很贤惠,可他并不喜欢,只不过碍于父母的面子他也只能得过且过。
后来,他与王女士搞到了一起,这才觉得品尝到了爱情的甜蜜,王女士曾经多次为他堕胎,他下定决心,这辈子一定要将王女士娶进家门,可是他又没有办法离婚,于是他想出了杀害妻子的办法。
23日凌晨,他亲自将妻子雷某送上来那辆大巴车,他为了让梁明磊帮自己送炸弹上车,答应给他一万块钱,梁明磊痛快答应帮忙。
爆炸发生后,梁明磊给他打电话,说,放心吧,车上的人必死无疑。

第二天一大早,梁明磊找到他,想要讨要一万元,他突然改变了主意,将梁明磊引到了房子后面的小树林,用早已经准备好的钢管猛砸梁明磊的头部。
杀死梁明磊后,他将梁明磊的尸体放在编织袋里,扔进了附近的一口机井里,钢管则扔进了小河里。
交代完一切,何世亚颓然坐在椅子上,垂下了头。
人性是很复杂的,有时候越是看似和善的人,往往因为一些畸形的欲望,越是能够做出伤天害理的事情,就如同何世亚。
参考资料:
1、百度百科:12·23河南鄢陵长途汽车纵火案
2、新华网:《河南鄢陵引爆客车烧死11人案告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