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宝玉以身入局:弃黛玉,娶宝钗,考功名,只因贾母临终前说的一句话

情感 05-06 阅读:59 评论:0

人生总有不期而遇的温暖,希望我的文字能够温暖你的心。记得点击“关注”我哦!

01

贾宝玉第一次出远门,他去送和番的探春。

探春是贾家的功臣,本来皇帝早就要收拾贾家的人,只因贾政和南安太妃商量出一个对策,那就是让探春去和番。

这样一来,贾家对当朝有了贡献,皇帝也不能轻易对贾家下手,贾家可以逃过一劫。

一路上宝玉眼看着一向活泼爽朗的探春变得沉默寡言,整日里擦眼抹泪,心里十分不爽。

这么好的一个姑娘,就要被当成俘虏留在异国他乡度过一生,这是多么大的打击!

在异国他乡她要经历什么?她又要过怎样的日子?不开心时能不能给家里写封信?想家的时候又该怎么办?

一路上探春哭,宝玉也哭,他哭自己无能为力。

而黛玉住在大观园里也并不好受。

她也整日掉眼泪,她担心第一次出远门的宝玉,也担忧自己的未来。

无人做主的婚姻,无父无母的凄凉,还有悄悄传来的消息。

宝玉走后,黛玉虽不曾经常出门,整日里在潇湘馆读书写诗,闷了就弹弹琴解解闷儿,可是坏消息还是传到了她的耳朵里。

贾府的丫鬟婆子众多,黛玉听到的风声是:“宝玉回来后要遵守元春娘娘的旨意和宝钗成亲。”

黛玉虽然心里早就往这方面想过,但是真的听到这个消息之后,还是彻夜难眠。

她整日里为这件事情掉眼泪,连紫鹃也劝不了。

咯血,失眠,吃不下东西,这些症状让本来消瘦的黛玉更加苍白无力了,甚至有几日连床都起不来。

紫鹃三番五次求黛玉找个太医过来瞧瞧,可是黛玉就是不许。

紫鹃犟不过黛玉,原想偷偷找来老太太劝劝黛玉。

谁知老太太这边发生了更严重的事情。

02

宝玉走后,大观园的姑娘也走的走散的散,老太太看着日渐萧条的大观园似乎领悟到了什么。

自从宝玉走后,她来过一次大观园,回去之后便病倒了。

贾政派贾琏换了三个太医,结果每一个都摇着头走。

大家知道老太太大限将至,贾母自己心里也清楚自己命不久矣。

她几次说到要见黛玉,只不过黛玉病重,怕老太太见了之后更加伤心,大家都瞒着她说黛玉去了南边老家祭奠父母。

贾母虽不死心,但也就不提见黛玉了,只不过睡觉时会叫几声黛玉或宝玉的名字。

大家心知肚明,知道老太太放心不下的就是这两个“玉儿”。

贾母终究没撑几天,有一天半夜时分老太太嘴里喊着:“宝玉,好好待黛玉,她命苦啊……”倒出来几口气便去了。

老太太死的时候只有一个小丫鬟在旁边守着,她把老太太临终前的话告诉了王夫人,王夫人听了呆愣了半天。

黛玉这边病重,大家也瞒着她老太太去世的消息。

即使瞒着黛玉,她也似乎察觉到了不对劲,没过几天便也去了。

03

宝玉终于回来了。

经过这一次远游,宝玉似乎懂事了不少。

他来到家里先是奔赴潇湘馆,可是林妹妹已经人去楼空。

正在他伤心之际,老太太离世的消息也传到了他的耳边。

出门一趟,家里一下子少了两个重要的人,宝玉悲痛欲绝,大病了一场。

王夫人吓坏了,她只剩这么一个命根子在身边,便赶紧找人去请太医。

太医治了一阵子,宝玉虽然身体渐好,但是心情总是闷闷不乐。

直到过了两年,宝玉才逐渐接受现实,此时王夫人把心里想过千百遍的事情和宝玉细说了一番。

那就是让宝玉娶宝钗,家里发生了很多不好的事情,也实在需要一件喜事来冲喜。

而且宝钗年龄越来越大,她虽然在王夫人的安排下等了两年,如今也再不能等下去了。

这件事情王夫人是缓缓说出来的,她在征求宝玉的意见。

宝玉听后,非但没有反对,反而同意了。

他在家人的安排下和宝钗成亲,成亲那天他悄悄的把自己戴了十几年的通灵玉丢了出去,从此他再不信自己和他人不同。

他贾宝玉要换个活法,听从父母之言,娶宝钗,考功名,看看人生能有什么不同。

成亲之后,他出门参加科举考试。

考完之后在归来的途中他听到茗烟说到贾母临终前的那句话,那是贾母身边的小丫鬟告诉茗烟的,那个小丫鬟只告诉了王夫人。

宝玉从未从母亲口中听到过这句话,他知道母亲让她娶宝钗的心思,也知道母亲喜欢宝钗不喜欢林妹妹。

但是他完全按照母亲的想法娶了宝钗,考了功名,可是却活得像一个行尸走肉,一点也不开心。

想到这里,宝玉悟了,他撇开茗烟,出了家。

从此他再也不当众人眼中的“宝二爷”,去他的家族,功名,既然林妹妹没有家,他也不要这个整日逼他上进的家。

(续文,纯胡侃,勿当真!)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您的转发、点赞、留言就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