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产中国,以长期主义为基石,打造高品质汽车生活新标杆
日产中国:在长期主义下,跑出高质量的中国速度(重构版)
日系车,曾经那可是大街上的香饽饽,皮实耐用是出了名的。
可这几年,新能源汽车呼呼地往上窜,合资品牌好像有点“掉队”了,尤其是日产,还能找回当年的感觉吗?
说起日产,那得从东风日产说起。
2022年7月11日,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东风日产第1500万辆整车下线了!
你品你细品,1500万辆,这可不是个小数目,这意味着啥?
意味着日产在中国市场这么多年,积累了雄厚的实力和庞大的用户群。
这就是长期主义的力量,是日积月累的成果。
不过话说回来,这“家底儿”再厚,也得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是?
光靠吃老本,那肯定是不行的。
就像东风日产的老员工王工,他可是看着东风日产一步步发展起来的,心里那份感情,那是杠杠的。
但他也明白,现在市场变化太快了,不变革就得挨打。
日产也不是啥都没做。
2021年,日产就把e-POWER技术给搬到中国来了,先在轩逸上试试水。
这技术嘛,简单来说,就是用电机驱动,发动机只负责发电,既省油,又能体验到电车的驾驶乐趣,算是日产在电动化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
这步子迈得是不是有点小?
有人觉得e-POWER只是个过渡方案,算不上真正的电动车。
但换个角度想想,这也是日产的聪明之处,不激进,不冒险,稳扎稳打,这才是长期主义该有的样子。
说到这,就不得不提日产的“三板斧”——稳定军心。
2023年,日产中国管理委员会主席马智欣说了,面对中国汽车市场的快速变化,日产要坚持“三个不变”:对中国市场的信心不变,对中国消费者的承诺不变,对中国合作伙伴的信任不变。
这三个“不变”,就像定海神针一样,稳住了日产在中国市场的大船。
2023年也是个值得庆祝的年份,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成立20周年了!
20年风雨兼程,累计销量突破1500万辆,这成绩单,足够亮眼了吧?
这20年,日产在中国市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资源,也培养了一大批人才。
光喊口号是不行的,得有真金白银才行。
2023年上海车展期间,日产就宣布了,未来五年将在中国市场投资数十亿美元,用于加速电动化转型。
这笔钱可不是闹着玩的,要砸到新产品的研发、生产能力的提升,还有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上。
有了钱,还得有靠谱的合作伙伴。
2024年4月25日,日产宣布与宁德时代深化战略合作,这可是个大新闻。
宁德时代是谁?
那可是动力电池领域的扛把子!
跟它合作,就能保证日产在电动化转型过程中的电池供应,这可是个大保障。
日产也说了,要“在中国,为中国,向全球”。
说白了,就是要把在中国研发的产品,卖到全世界去。
N7和Frontier Pro PHEV这两款车,就要打头阵,成为首批出口车型。
说了这么多,终于要说到正题了——上海车展。
在这次车展上,日产可是下了血本,发布了N7和Frontier Pro PHEV两款全新电驱产品,狠狠地秀了一把肌肉。
尤其是N7,从概念车到量产,只用了不到一年时间,这速度,杠杠的!
而且这车还搭载了AI零压云毯座椅与全域智能放晕车技术,听起来就很高大上。
光有速度还不行,还得有质量。
日产的底线是,必须遵守严苛的质量和安全标准。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产品质量,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
那么问题来了,日产真的能在中国市场重塑辉煌吗?
王工说了,他对日产的未来充满信心。
他说,日产有着深厚的技术积累,有着庞大的用户基盘,只要坚持长期主义,拥抱“中国速度”,一定能够重回巅峰。
李先生也重新燃起了对日产的希望,他看到了日产的改变和潜力,他相信日产能够为中国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日产的未来,值得期待。
日产已经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