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战:刘备若带赵云马超魏延,胜算真能改写历史?

推荐 05-06 阅读:4 评论:0

好多人都在说:当年的夷陵之战,刘备要是带赵云、马超、魏延这几位猛将去,是不是就能打赢孙权,至少不至于输得那么惨?这问题其实挺有意思的,我们今天就来聊聊,这几位名将要是真去了,到底能起到多大的作用,是不是真的能打赢这场间接导致蜀汉灭亡的战争。

先来说赵云,好多人觉得他没跟着去是被刘备冷落,其实真不是。赵云这人向来实在,当时就跟刘备说:咱应该先打曹魏,曹丕那小子篡了汉朝,才是头号大敌。这话在理儿,但刘备始终咽不下关羽被杀这口气。而且从战略上看,刘备让赵云守江州,其实是留了一手:万一东边打输了,总得有人守着退路和粮草。后来刘备败退白帝城,要不是赵云在江州接应,结果会更惨。所以赵云没去前线,不是刘备不用他,而是不能把鸡蛋全放一个篮子里。

再来说马超,这哥们其实挺憋屈的。当年在西凉也算得上是响当当的人物,可自从投靠刘备后,始终有点隔阂。为啥?他全家两百多口都被曹操杀了,刘备心里难免犯嘀咕:这人会不会哪天想着报仇,跟曹操勾搭上?而且到了公元222年,马超已经病得不行了,估计走路都费劲,哪里还能上战场?他临死前给刘备写的表章里还说:宗族门下二百余口,为孟德所诛略尽,字里行间都是心酸,这种状态就算想去,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至于魏延,那就更不可能离开了。汉中是蜀汉的北大门,魏延在那儿镇守了十年,从来都没出过岔子。刘备对他那是实打实的信任,不然也不会把这么重要的地方交给他。把魏延调去打东吴,北边的曹操要是趁机来攻,谁能扛得住?再说了,魏延那脾气,跟东吴打仗未必会听刘备的指挥,搞不好还得闹矛盾。毕竟他后来跟杨仪的事儿,大家都知道。

那要是这三位都去了,战场上能有啥变化呢?咱琢磨,赵云的谨慎可能有点用。刘备当时在猇亭连营七百里,明眼人都知道这是昏招,赵云要是在,说不定能拦住他,或者建议分兵水陆并进,不至于把水军全扔了。马超的骑兵虽说在山地不好使,但吓唬吓唬东吴还是行的。陆逊最怕的就是蜀汉和曹魏一起动手,马超往那儿一站,孙权说不定得留一手防备北边,这样前线压力能小点。魏延呢,这人爱冒险,说不定会提议奇袭夷陵防线,要是真成了,还真有可能打乱陆逊的计划。

但话又说回来,陆逊能打赢,靠得可不是运气。当时蜀军舍弃水军,全挤到陆地上,营地又在密林里,夏天闷热干燥,刮东南风的时候,一把火就能烧起来。就算赵云提醒过防火,陆逊也能慢慢耗。他先用小股部队试探,烧了蜀军五座营寨,摸清楚了虚实才敢放大招。再说了,刘备连营七百里,看着挺长,其实兵力分散,后勤也跟不上,就算有几个名将,也难解决根本问题。

有人可能会说,要是这仨人都在,说不定能逼着陆逊提前决战?可东吴有水军优势,他们往江上一守,蜀军想打也打不进去。而且蜀汉内部本来就有分歧,诸葛亮虽然没明说,但心里估计也不赞成伐吴,要是赵云、魏延再在前线跟刘备唱反调,说不定内部先乱起来,要知道打仗最怕的就是不团结,你说是不是?

其实夷陵之战的输赢,不是单靠几个名将能改变的。当时蜀汉才几十万人口,东吴控制着扬州、荆州六郡,地盘大、人口多、粮草足。刘备带着四万人去打人家,本来就是客场作战,劳师远征,能撑半年已经不错了。陆逊玩的是以静制动,耗到蜀军士气低落、暑热难耐的时候再出手,换谁来都难破这个局。就像曹魏的刘晔说的,刘备这么做,说白了就是想靠武力证明自己还行,可底子薄,硬撑着也难啊。

千年后我们再回头看,这事儿其实挺让人可惜的。刘备一辈子颠沛流离,好不容易当了皇帝,却为了兄弟义气赌上了全部家底。赵云、马超、魏延这些人,各有各的难处,没能跟着去前线。就算去了,可能也就是让败仗好看点,终究改变不了大局。战争这玩意儿,从来不是靠几个英雄就能玩转的,背后是国力、是人心、是天时地利人和。你说刘备后悔吗?说不定到死都在想,要是当初听了赵云的话,先打曹魏,会不会又是另一个结局?可惜历史没给咱们答案,只能留给后人慢慢琢磨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