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固的代价,国企已暂停与李嘉诚相关联企业的合作,损失有多大
李嘉诚是一条道路走到黑。
虽然面临国内口诛笔伐,但是依然按计划推进4月2号与美资企业的港口转让协议。
目前正在积极筹备前期的尽职调查,税收,会计等事务的谈判,以敲定具体的交易细节。
不出意外,4月2号双方会按计划签订,包括巴拿马运河港口在内的43个国际码头的转让协议。
如果说这是一起正常的商业交易,无可厚非。但是在美国实行全面遏制我国经济发展,对我们出口业务围追堵截的情况下,李嘉诚拱手送上全球43处核心港口,确实配得上“丧权辱国”4个字。
李嘉诚一方面迎合美国的战略布局,防范自己的资产损失,巨额变现。
另一方面他算定国内不会对采取强硬措施。以为一句在商言商就可以逃避责任。因为国内稳定的营商环境,让他很放心。
但是,我们绝不允许赚着国内钱,做着损害国家利益的事情发生。
彭博社消息称,国企已收到相关的通知,暂缓与李嘉诚相关联企业的合作。
李嘉诚卖掉43个核心港口后,他的主要投资都在国内,包括众多与国企的合作项目。
例如,2020年与吉电股份的电力能源合作,投资25亿元。还参与了多个城市的港口建设和运营,长江基建在内地持有深汕高速公路东段33.5%的股份、汕头海湾大桥30%的股份等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总估值约300亿元。
屈臣氏是李嘉诚旗下核心零售品牌,在内地拥有数千家门店,与国企在商业零售领域形成长期合作。
虽然民企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合作对象,但是国企暂停与李嘉诚旗下企业合作,有极其重要的示范作用。没有国企的支持,相信李嘉诚的相关联企业在国内的生意,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与他合作的民营企业也会呈现一种观望的态度。
李嘉诚的家族产业在国内业务的拓展受到严重的威胁。
当然,李嘉诚目前在国内已经存续的合作业务并不会受到影响。这也是以前合作协议的遵守。
也充分说明了我们会依法依规的去处理一些矛盾和纠纷,维护良好的营商环境。但也绝不允许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肆无忌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