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蹦极不系安全带?乐园回应引发安全质疑
5 月 3 日,一段时长仅 15 秒的蹦极视频在网络疯传。画面里,一名身穿浅色短袖的男子站在杭州千岛湖沪马探险乐园蹦极跳台边缘,背后空荡荡,未见明显安全绳缠绕。工作人员的惊呼 “等一下!” 伴随着男子前倾纵身一跃,视频戛然而止。网友纷纷截图放大画面,质疑男子 “没系安全绳就跳”,评论区瞬间被 “太危险了”“乐园管理漏洞” 等担忧声淹没,甚至有人联想到蹦极安全事故的惨痛案例,对乐园安全措施提出强烈质疑。
乐园回应:前侧安全绳已系,游客动作太急
5 月 4 日,沪马探险乐园紧急回应事件。工作人员展示蹦极设备操作规范图解释,蹦极需双绳保障 —— 胸前主安全绳用于下落缓冲,背后回收绳负责将游客拉回。涉事男子胸前安全绳已按标准扣紧,符合安全规范。当时工作人员惊呼,是因男子首次蹦极情绪亢奋,在回收绳尚未挂上的情况下,突然推开铁门冲向前纵身跃下。乐园强调,日常运营中会对设备进行每日三次巡检,且每班次安排 3 名安全员全程监督,此次纯属游客过于急切导致的意外状况。
当事人发声:首次尝试太紧张,主动解释误会
事件发酵后,当事人也在社交平台发布长文回应。他坦言自己是极限运动爱好者,但从未尝试过蹦极,为记录 “人生第一次” 特意让朋友全程跟拍。站在跳台上时,因紧张和兴奋过度,听到安全员 “准备就绪” 的指令后,误以为所有安全绳已挂好,一心只想克服恐惧,便没等工作人员进一步指示就跳下。他晒出蹦极前后的照片,照片中胸前安全绳清晰可见,并对给乐园造成的负面影响致歉,强调 “景区安全措施到位,是自己疏忽导致误会”。
争议焦点:游客责任与景区管理的博弈
此事件引发网友激烈争论。部分人认为当事人缺乏安全意识,未按流程等待就擅自跳下,属于 “自己作死”,庆幸胸前主安全绳系好才未酿成大祸,应自行承担责任;另一派则指责乐园管理存在重大漏洞,若游客因紧张误解指令,工作人员应在打开铁门允许游客走向跳台之前,进行二次甚至三次安全确认。更有网友指出,高风险游乐项目不能仅依赖游客配合,乐园需完善操作流程,比如设置双重确认机制,避免此类危险状况发生。在这场争论中,“游客自身责任” 与 “景区安全管理” 的界限究竟该如何划分,成为大众热议的核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