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注意力差?适当加入“学霸色”,学习效率一天比一天高

育儿 05-07 阅读:3 评论:0

最近去朋友家做客,发现她儿子小凯写作业特别专注,一小时里不曾抬过一次头。一个10岁的小男孩,就有如此专注力,真的很难得。

好奇心大发的我,向朋友讨要培养秘诀。只见她指了指孩子的书桌,然而我看半天也瞧不出个所以然,最后她神秘兮兮地说,“以前他写10分钟就坐不住,加入‘学霸色’后,现在能安静学很久。”

学霸色?我一听更蒙圈了。

“学习的时候,最需要的是什么?毋容置疑,是专注力与毅力。不少人为孩子学习容易分心而烦恼,其实除了学习方法,环境色彩也很重要……”

朋友一通解释后,我才发现,颜色对人的大脑状态影响那么深。

相信你也有过类似的体验:看到纤云不染的蓝天,身处浩瀚无边的海边,整个人会不自觉地静下来,不仅呼吸变慢了,思绪变轻,烦心事也渐渐远了;在夏天,当你看见蓝色的东西时,不知怎么的,像是刚吃过冰激凌一样,会感觉到一丝丝凉爽。

蓝色被人称为“学霸色”,不是没有道理的。

2010年,英国苏塞克斯大学的一项实验表明,蓝色能抑制压力激素皮质醇的分泌,减轻焦虑感。

2015年日本立命馆大学,让60名小学生分别在蓝色和红色教室里,用30分钟完成数学题,结果显示:红色教室的学生其分心次数,比蓝色教室的人多2.3倍,而且完成任务的质量更差。

2019年,美国加州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蓝色刺激会降低大脑岛叶(负责时间感知)的活跃度,让人产生一种“时间飞逝”的错觉;红色则会激活杏仁核,让人压力升高,给人一种“度日如年”的感觉。

这些研究,说明了蓝色自带“镇定”效果,能舒缓压力,提高专注力,缩短时间感知,继而让我们更好地进入心流状态,进行长时间的思考。

看到这里,你也许想把娃的所有东西都弄成蓝色的,可别忘了物极必反。长期置身于满眼蓝色的环境里,容易让人感到消沉,甚至降低大脑的活力。

所以,想要孩子集中注意力学习,就在他的学习环境里,适当加入一点蓝就好,不要贪多,别大面积地使用。比如:

用蓝色荧光笔标注重点内容,黑色笔写注释,通过颜色对比形成视觉焦点,好让负责长期记忆存储的海马体,把你想要记住的内容标记为关键信息。

画思维导图时,中心主题用蓝色,分支用对比色(如橙色)强化层级。

常用文具包括橡皮擦、笔袋、尺子、笔记本、笔盒,建议用蓝色系,而书桌、壁纸、窗帘、靠垫等则可以选用淡蓝、灰蓝。

孩子经常要挑灯夜读,选用能发出柔和蓝光的台灯,护眼又能提高学习效率。

学习完了,肯定要放松休息好,第二天才有高效持久的精力继续学习。

而孩子休息时最爱呆的地方是客厅,所以我们要把森林绿、米色、棕色等大地色彩融入到客厅的灯光、墙纸、抱枕、家具当中,让他在完成作业后,舒缓紧绷的神经,给大脑来个舒服的“按摩”。

冷色提神,暖色养神。虽说学习时加入“学霸蓝”,休息时搭配大地色,不能让孩子变聪明,但可以帮他找到一张一弛的节奏,高效持久地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