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锐减!一省公招,5年间减少84%

教育 05-06 阅读:0 评论:0

近期,江西省教育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发布《江西省2025年中小学教师招聘公告》,显示全省今年计划招聘教师共2146名。根据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站数据,2021年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的数量是13324人。5年不到,招聘人数下降约84%。

来源:江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站。

这一消息引发社会强烈关注,似乎“可望而不可即”的生源危机已经如此具体了吗?上述信息显示,该省已在教师资源超前布局上先人一步,做出了重大调整。

超前配置教育资源,迫在眉睫

2025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超前谋划教师资源配置。

在3月召开的2025年教师队伍建设重点工作部署会上,教育部再次强调“要充分认识学龄人口波动变化和新型城镇化推进对教师资源均衡配置的新挑战”“要强化教师管理改革和资源优化配置”。

我国人口结构正处于深刻变化中,出生人口的改变将直接影响到各级教师的规模。

今年初,麦可思研究发布的《中国-世界高等教育趋势报告(2025)》专文阐述了我国师范教育将进入“减量时代”的趋势。

从学生规模来看,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在学规模已于2023年达峰,初中学龄人口仍在持续增加。在高等教育方面,根据预测,学龄人口在2032年之前将持续增加。

学生规模缩减将波浪式的轮番冲击各级教育,江西省似乎在出生人口冲击教师规模上更加敏感。“教师过剩”已经从大众“八卦”成为现实。

今年2月,该省某县教体局在“问政江西”网站答复了某网友对教师招聘的询问:受编制限制,自2024年起,该县暂停招聘教师。教体局给出的理由是该县现有待入编教师和待安置师范生等总人数已经超过编制可容纳能力,加之生源下降等趋势,教师编制数还将进一步减少,因此不再招聘教师。

该县政府网站公布的数据显示,近三年(2022-2024年)义务教育阶段招生人数减少了1633人,降幅超过11%。生源危机直接就“打停了”一个县的教师招聘。

去年,江西省教育厅答复该省政协委员关于教育资源投入与主动应对生育率下降问题时,已经透露了该省在教育资源布局方面的举措。

在教师配备与结构上,江西省教育厅从生育率骤降、人口变化大背景出发,制定了教师配备与结构优化的措施,合理安排全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计划。江西省结合各设区市教师实际需求与编制情况,2024年全省计划公开招聘中小学幼儿园(含特岗)教师4968人,较2023年计划数10967人下降54.7%。

其他省份也纷纷行动,为生源危机的到来做好准备。

2023年11月,湖南省教育厅发布的《关于应对学龄人口变化调整优化中小学幼儿园布局的通知》提出,有序组织幼儿园设并转撤。在城镇新增人口集中地区新建、改扩建一批公办幼儿园,城镇新建住宅小区配建幼儿园应办成公办园,农村地区原则上不再新增幼儿园。该通知还规定,合理布局义务教育学校,新建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规模原则上不超过2000人。同时,适度扩充普通高中资源,调整撤并一批薄弱中职学校。

同年12月,黑龙江省教育厅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也强调,“应对学龄人口变化趋势”“因地制宜、合理调整优化基础教育布局结构”“建立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和学龄人口变化需求的城乡中小学幼儿园学位供给动态调整机制”。

创新教学模式,推广小班化课堂

面对“绵延不断的”生源危机,教育系统在合理配置教师总量的同时,也在创新优化教育手段,在生源危机中寻求教育突破之机。

例如,山东省教育厅表示,受生育政策调整影响,2023年全省小学入学新生及在校生达到了最高峰,随后逐年下降;初中新生及在校生将分别于2028年(五四学制)、2029年(六三学制)迎来最高峰,随后逐年下降。为此,教育厅从四方面做出了应对,包括建立学位分析预警机制;分类规划学校建设布局;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探索学前教育下探延伸服务等。

山东省教育厅同时强调,在平稳应对小学入学高峰后,强化班额标准化建设,逐步推行小班化教学;在解决学生交通、食宿、午休等基本条件基础上,稳妥撤并乡村“小、散、弱”学校。

其中,降低中小学班额,推广小班化教学的呼声近年来并非首见。就在今年两会期间,民进中央在《关于适应人口发展趋势,加快建设强师队伍的提案》中表示,我国人口发展呈现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的趋势性特征,这对于教师资源配置和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三大问题:一是人口出生率下降,带来基础教育阶段生源和师资需求的不断减少;二是经济社会发展差别和人口流动因素,带来区域性教师需求差异;三是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任务,带来教师政策创新和素质提升的更高要求。

我国现行的标准班额为小学45人、初中50人,比OECD国家平均班额小学21人、初中23人的标准有很大差距,民进中央因此建议彻底消除大班额现象,有步骤、分地区推广小班化教学,逐步缩小班级规模,促进师生互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小班化教学对于基础教育阶段尚属新鲜事物,但在高等教育领域早已积累了大量经验。

麦可思历年发布的《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和《中国高职生就业报告》显示,教师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生课堂参与度不足等是大学生认为课堂教学需要改进的重要问题。而不少高校与第三方机构合作开展的教师教学评价项目显示,小班化课堂的得分总是高于大班额课堂。在学生参与度更高、师生互动可控的小班课堂上,教师可以进一步挖掘教学潜力,提升课堂质量。

结合北京大学、四川大学、复旦大学等一流高校小班化改革的成功经验可以发现。小班化教学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考验包括:

#教学观念转变。小班化教学要求教师将学生置于教学活动的中心地位,更多地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兴趣,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

#课程设计能力更新。小班化教学需要教师具备更加科学、合理的课程设计能力。教师需要制定出向学生提供教学内容、引导其活动的方式、方法和步骤等,以确保教学过程的有效进行;

#课堂教学能力加强。小班化教学强调师生之间的交融与互动。教师需要具备更强的师生互动能力,能够与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通过有效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学评价方法升级。小班化教学中,教师需要定期评估学生学习成果,确保师生双方了解学习进度和教学效果,以便及时作出调整。

当然,中小学生与大学生心智成熟度不尽相同,不同阶段的教学侧重点也有差异。对于中小学教师,可以汲取高校教师在小班化教学过程中总结的概括化的经验与方法,再与各自学段的学情相结合,相信定能在摸索中不断完善中小学的小班化教学模式。

一叶落而知秋,一省的教师招聘锐减足以起到警醒之功。

面对人口结构变迁,还有时刻进化的AI技术,从教育系统到各类学校都需科学调控师资规模,构建教师专业成长体系,提升教学创新能力,完善权益保障。我们将持续关注相关动向,期待教师队伍实现专业精进与价值升华。

主要参考文献:

[1] 问政江西、江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网站.

[2] 江西应对人口背景变化下的教师配备,今年招聘计划数较去年约减半. 湖南日报百家号. 20240731.

[3]山东:加强县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平稳应对小学入学高峰后逐步推行小班化教学. 澎湃新闻,20241003.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