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药并用治“面瘫”

健康 05-08 阅读:2 评论:0

针药并用治面瘫

作者/张丰正 阿尔木里杂

周围性面瘫又称Bell麻痹或面神经炎,为面神经管内面神经的非特异性炎症引起的周围性面肌瘫痪,属于中医面瘫范畴,以口眼歪斜,无法完成抬眉、闭眼、鼓嘴等动作为主证,多单侧发病。

《黄帝内经》提出“方药治其内,针石治其外” “病形已成,乃欲微针治其外,汤液治其内”的治疗方法。面瘫属于中医优势病种,通过针药结合,双管齐下,以充分发挥两者优势, 最大限度提高中医临床疗效。

知针知药,各取所长,在治疗中常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本文旨在通过以下病案,探讨针药结合治疗面瘫。

病案详情

胡某某,女,32岁,2024年11月11日初诊,自述12日前因开车吹风后出现夜间耳后跳痛,持续2日左右,后出现示齿不全,隔1日后眼睑闭合不全,自觉舌淡乏味。

刻下,面部板滞,查体面部口角歪斜(歪向健侧),额纹及鼻唇沟变浅、眼睑闭合不全。月经长期推迟,颜色、量正常。纳可,二便调。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濡滑。辨为周围性面瘫(风寒侵袭型),当祛风散寒通络。

辨证分析:《圣济总论》有云:“足阳明手太阳二经俱受寒气,筋急引颊令人僻。”患者因外感风寒,风寒之邪中于面部经络,阻滞面部气机运行,经气痹阻而引起面部肌肉板滞、麻木、口角歪斜等面部肌肉活动受限之证。

中药处方:续命汤加减。麻黄10g,桂枝12g,细辛6g,白芷20g,大枣10g,葛根30g,当归10g,酒川芎10g,柴胡10g,地龙10g,甘草10g,防风10g,白芍10g,水煎服,分温三服,日一副。

针灸处方:患侧:阳白、耳和髎、攒竹、印堂、迎香、颧髎、巨髎、地仓、颊车、大迎、牵正、完骨,双侧:合谷、风池、列缺、昆仑。隔日扎。

2024年11月18日复诊:针灸3次配合服药6付后,针灸患者诉前诉患侧面部肌肉活动受限之症状均好转,额纹恢复正常,健侧眼睑出现微下垂,月经未行。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滑。

中药处方:麻黄6g,桂枝12g,细辛4g,白芷10g,大枣10g,葛根30g,当归10g,酒川芎10g,柴胡15g,地龙10g,甘草10g,防风10g,白芍10g,枳壳10g,水煎服,分温三服,日一副。

针灸处方:双侧攒竹、合谷,健侧睛明,患侧:阳白 耳和髎 攒竹 印堂 迎香 颧髎 巨髎 地仓 颊车 大迎 。隔日扎。

2024年12月2日复诊,针灸十次,服药15副后,现所有症状消失,基本治愈。

治疗图

治疗后图(龇牙、蹙眉正常)

诊疗思路:面瘫是以口角向一侧歪斜、眼睑闭合不全为主症的病证,又称为“口眼歪斜”。无明显的季节性,发病急,多见一侧面部发病,其发生常与劳作过度、正气不足、风寒或风热乘虚而入等因素有关,基本病机为经气痹阻,经筋功能失调,与手足阳明经关系最为密切。“高巅之上,惟风可到”,主以疏风解表。然外邪易去,正气难复,正虚则邪气反复侵扰,甚则入里,病程迁延,故在驱邪的同时尤其应结合扶正。

方药分析

《金匮要略》记载:“续命汤治中风痱,身体不能自收,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或拘急,不得转侧。”风邪初中,病在经络(太阳、阳明经),而后乘虚入内,痹阻气血。故用麻黄、桂枝、防风开通玄府,祛风散寒而归太阳经;白芷引药入阳明经而祛风止痛;细辛性走窜,温经以通痹;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章”葛根升举阳气到达头面温养经筋的同时生津舒筋活络,《神农本草经》记载其“主治诸痹”,张仲景亦多次用其来治疗气血痹阻之痛症,如葛根汤,临床用葛根(痹症20g起用)治疗多种痹症常获良效;

柴胡舒达少阳枢机以合桂枝调和气血,合枳壳以行气通经(四逆散);用姜黄易干姜者,因干姜性守而不走,姜黄能入血分以温经行血也;地龙溲邪除痹之力尤强,配白芍、当归、川芎取仲景“黄芪桂枝五物汤”之意以养血活血,疏经通络,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诸药相伍,外散内补,邪正兼顾,共奏祛风散寒,养血通络之功。

取穴分析

太阳主表,阳明布于面部,足太阳经筋为“目上冈”,足阳明经筋为“目下冈”,口颊部主要为手太阳和手、足阳明经筋所主,故本病病位主要在手太阳经和手、足阳明经筋。故取穴以阳明、太阳经腧穴及局部腧穴为主。

印堂、阳白、耳和髎、攒竹、迎香、颧髎、巨髎、地仓、颊车、大迎、牵正均为面部局部选穴,可疏通面部经络,缓解面部肌肉活动不利。尤以地仓透颊车为面瘫特效治法。

完骨为少阳经穴,可疏通气机,亦有以痛为腧之意。昆仑寓上病下取之意,《针灸穴名解》注:“昆仑经气下贯,有瀑然之势”与头顶百会相应,以疏通经气。“面口合谷收”,合谷为头面部疾病特效穴、阳明经原穴,行气活血。申脉为太阳经腧穴,太阳经为目上纲,且申脉通阳跷脉(交会穴),阳跷脉主眼睑开合,故申脉可以调节眼睑闭合、眼裂大小。

总结

针灸作为面瘫特效疗法,在临床常获良效。面瘫急性发作多为外风作祟,关键在驱邪通络。针药并用作为中医优势治疗方法,配合得当常有突出疗效。

在急性面瘫治疗中,药物上重在风药加虫类药的运用,如川南玄府学术流派先驱宗师王明杰教授提出“风药未必尽祛风,升散透泄用无穷;虫药走窜性性灵动,搜剔钻透有奇功”。针刺上以六经辨证为纲,重在疏通病邪所在之经络,急性期邪气初入,病位相对轻浅,取穴要少、针刺要浅、手法要轻,避免强刺激,慎用电针治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