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属高校2025经费预算:西大终破15亿,西邮、西政太可惜
经费是一所大学运营和发展的基础,能得到多少经费对于一所高校来说至关重要。陕西省作为我国顶尖高校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省内有着众多的985、211大学。但这些高校大多都是部属大学,不缺资金,而在它们之外的众多陕西省属大学,就没那么幸运了。2025年山西省属高校的经费预算大多都已经公布,来看看哪些高校能获得更高的经费支持,更有发展潜力。(完整榜单附于文末,少数高校可能未在榜单上)
陕西省除了部属的985、211大学外,还有一所省属211——西北大学,2025年它获得了15.97亿的经费预算,排名陕西省属大学榜首。作为陕西唯一的省属211,经费预算能排榜首是理所应当的,但实际上若是放眼全国,这个经费实际非常低,在所有省属211中属于倒数,甚至不如一些沿海省份的专科院校。它能排榜首不是因为它的经费预算多,而是陕西整体的高校经费实在太少了。
西北大学实际上在陕西省有着极高的地位,被称为“陕西高校之母”。这所大学肇始于1902年的陕西大学堂和京师大学堂速成科仕学馆,是陕西历史最为悠久的大学之一。在1952年到1953年的全国院系大调整中,它拆分出了多个系科参与陕西众多高校的重组和新建,为陕西省的高教事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西北大学成为当时高教部直属的14所综合大学之一,此后在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在211评选中,它也是陕西省全力支持的高校,专门拨备了3亿资金重点建设,并不负众望在1997年成为了211大学。
虽然西北大学的经费在211中处于倒数,但实际上这似乎并不拖累学校的发展。从学校的软科排名来看,2017年它的排名在全国第102位,但到了2020年就上升到了第61位,此后一直在60多位徘徊,这同大家以为的它在走下坡路似乎有所出入,这主要和学校的学科设置有关。
虽然西北大学表面上开设了多达87个本科专业,但这其中大部分都是文理学科,工科专业非常少。而工科专业才是最需要资金支持的,仪器设备的采购,实验的开展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并且学校本身也是一所非常偏文的大学,它的两个双一流学科是地质学、考古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是地质学,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是政治经济学、专门史、植物学、矿产普查与勘探,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是科学技术史,没有一个是工科专业。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它虽有26个学科上榜,但大多不是工科学科,而且即便上榜的工科学科也大多是在C档,除了软件工程和化学工程与技术2个学科获得B+评级外,其它工科普遍实力不强。
因此15.97亿的经费预算对于西北大学来说虽然还不足以支撑它发展工科专业,但若是仅仅保持自己文理学科的优势还是可以的。只不过在如今工科为王的时代,没有强势的工科专业也是它的一大缺陷。
陕西排名第2到第5的大学全部都是省内的理工科强校。其中2025年经费预算最多的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它也是陕西省非211大学中经费预算最多的。不同于西北大学,这所大学是真正的没落了,历史上的它可是著名的“建筑老八校”之一!而这8所高校中,除了它以外,全部都已经晋升为了985大学,只有它如今连“双一流”的门槛都还没有迈进。
这所大学是新中国西北地区第一所本科学制的建筑类高等学府,也是原冶金工业部直属重点大学。可惜它的实力在冶金部中并不处于前列,未能得到211的推荐名额,而陕西省的推荐名额则给了西北大学,于是它便错过了这个历史机遇。1998年,学校划转陕西省人民政府管理后,缺少经费支持的它就更没有了翻身之日。
不过如今学校的实力还是不错的,其结构工程、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环境工程都是国家重点学科。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和建筑、土木相关的5个学科全部获得了B+的优异成绩,在建筑领域中仍旧算是一所强校。只是随着整个建筑行业的衰弱,建筑和土木类专业已然成为了“冷门”专业,这对学校自然影响很大,而以学校如今的经费来看,恐怕它也难以发展其它强势工科专业。
其实若是从专业的角度来看,当下最为热门的自然是计算机和电子信息类专业,而陕西省在这方面除了著名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外,其实还有一所低调的西安邮电大学。但2025年,这所大学的经费仅有7.52亿。
其实在计算机和电子信息领域中,除了顶尖的“两电一邮”外,还有“四邮四电”的说法,指的就是国内仅有的4所“邮电大学”和4所“电子科技大学”,这8所大学都是以计算机和电子信息类专业为特色的,其中就包括了西安邮电大学。但在这8所大学中,西邮也是实力最低的,而这也可以说是必然的结果吧,毕竟它的经费也是最低的,对于一所工科院校,特别是以计算机和电子信息类前沿学科为特色的工科院校,经费的不足是致命的。
其实陕西省的支柱产业之一就是电子信息产业,当地有许多像华为、中软国际等国内外知名的企业入驻。但可惜陕西的优质高校太多了,除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外,西北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在这一领域中同样声名赫赫,培养了众多的优秀人才。相比之下,还是“三非”的西安邮电大学自然就得不到多少重视了,若是它不在陕西省的话或许经费预算就要高许多了,只能说是可惜了这所高校。
同样可惜的还有西北政法大学,2025年经费预算仅有可怜的4.14亿元,排在山西省属高校第19位。西北政法大学原本作为法学“五院四系”之一,在政法领域中可谓声名赫赫,培养了西北地区无数的政法届人才。但可惜它在陕西,注定了它的衰弱。
事实上陕西的法学血脉来自于西北大学,它曾是西北地区法政教育的主力军。但在1958年,西北大学法律系与中央政法干校西北分校合并,成立了西安政法学院,也就是西北政法大学的前身。因此西北政法大学实际上是继承了西北大学的法学实力,而西北大学直到1987才重建了其法律系。
从历史的角度和学科实力来看,西北政法大学自然要比1987年才新建的西北大学法学要更强一些,但实际上在2020年陕西省向教育部推荐申请法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的学校却是西北大学,西北政法大学连陕西省这关都没过。而西安交通大学这所并不以法学为王牌的大学更是早早就有了法学一级学科博士点,这就让西北政法大学很尴尬了。好在2024年它终于将法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拿下,成为了“五院四系”中最后一所拥有法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的大学。
但它想要有大发展恐怕也不太可能了,仅仅4亿多的经费预算,就算是纯文科的大学也不够用啊。这个经费别说是“五院”了,连四系中的其它3所也是远远不如,即便是经费较少的西南政法大学,2025年也拥有11.27亿的经费预算,是西北政法的2倍多。如今的西北政法大学恐怕已经是只能吃老本了,几十年后或许就再无人记得这所曾经的法学名校了。
篇幅所限就不意义解读榜上大学了,总体上来看,陕西省对省属大学的经费投入是非常少的,虽然它的经济实力在国内不算最好的那一批,但也绝对和这个经费投入是不成正比的。这或许是因为它有着太多的部属大学,培养的人才已经完全足够本省需求,但这对于众多的陕西省属大学来说就不是什么好消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