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银桥回忆,毛岸英的牺牲彭德怀有责任,后经证实漏洞百出

历史 04-29 阅读:112 评论:0

在毛主席身边服务多年的卫士长李银桥,因为工作的关系,跟主席日常走得近,所以对主席的好多事儿和细节都挺清楚。

因此,后来才有了《历史的真言——李银桥跟随毛泽东工作的真实记录》这本书的出现。

在讲述主席得知大儿子毛岸英牺牲的事情时,李银桥把这事儿怪到了彭德怀头上。但这事儿,真的就是彭德怀的责任吗?

据李银桥所说,那时候是主席的秘书叶子龙把这事儿告诉了主席,他们俩就这事儿简短地聊了聊,但气氛挺沉重的。

头儿,朝鲜那边,咱们打了头两仗后,美帝国主义不甘心,竟然出动飞机,扔下凝固汽油弹,把志愿军的大本营给炸了!

这个彭德怀啊,我之前就跟他说了得赶紧转移,他现在情况到底咋样了?

彭总发了封电报过来,说他现在状态不错!

“岸英咋样了?还有总部的那些同志呢?”

作战室在总部那边被炸了,岸英他……

平时聊天里其实藏着关键的事儿,主席那时候已经跟彭德怀说了,要他把志愿军总部挪个地方。可彭德怀没按主席说的做,结果就出了事儿。

说到毛主席那时候让总部搬家的事儿,李银桥也想起来了一些。

那时候,苏联那边发了封密电过来,说美军马上就要轰炸咱们的志愿军总部。主席一看这情况,赶紧就让聂荣臻发了个超急的4A电报给彭德怀,让他快点想办法防备起来。

根据上述所说,李银桥觉得毛岸英的牺牲彭德怀有责任,这也挺能让人理解的。后来,彭德怀回国做工作汇报时,他自己也主动跟主席说,要主席处罚他。

这么说吧,毛岸英的牺牲,彭德怀确实得担点责任,只不过主席没打算在这事儿上追究他。

很长日子以来,很多人看了《历史的真言》这本书后,对那件事都有了一个共同的看法。但后来经过好多方面的深入调查,大家发现李银桥对那段往事的讲述里,掺杂了不少他个人的主观猜测,还有好多地方跟真实情况根本对不上号,漏洞多得是。这就让人纳闷了,这到底该咋解释呢?

首先说说主席是否真的给彭德怀下了总部转移的命令。你得明白,如果那时候这电报是用最高级别的4A发出去的,那就是个大事儿,接触电报的人,包括翻译电的,都得经过仔细盘查,电报也得收起来存档。所以,要查清楚这事儿到底有没有,其实挺简单的。

在查找的过程中,大家发现了李银桥所说的那份电报,但仔细看了主席的指示后,里面压根儿没提到让彭德怀把总部挪地方的事儿。

这种情况很明显地指出,李银桥回想起当年那件事情时,记忆上有些出入。

接下来要说的是最关键的事儿,就连当上了主席卫士长的李银桥,也绝对不可能知道当年那封秘密电报里写了啥。这么说可不是随便乱猜的。

首先得提的是我们党一直遵循的保密规矩,凡是进了中央机关干活的干部、战士,都得守着这条规矩,不是自己该看的文件,一眼都不能瞅,跟自己工作没关系的机密,更是一点儿都不能打听。特别是李银桥,他以前还是主席的卫士长呢,他不仅要在这些事儿上做个好榜样,还得盯着身边的卫士们也都做到这一点。

另外,当年主席聊到机密大事时,身边只留相关的人和负责机密的秘书,卫士长李银桥也不被允许在场。要是他真的知道了密电里的内容,那这事儿对当时的机要秘书,还有聂荣臻来说,都是超级大的泄密事故。

从这两方面分析,李银桥回忆录《历史的真言》中将毛岸英牺牲归责于彭德怀的观点,不仅错误,而且存在诸多漏洞。

其实,当年那场惨剧发生的整个过程,有些旁观者回想起来,也留下了真实的叙述。

那时候的毛岸英,干起活来特别卖力,学习起来也相当刻苦,给周围的人都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他身为主席的儿子,却满怀爱国情怀,为人又十分朴实,经常加班加点地工作,熬夜苦读到很晚。

悲剧发生的时候,之前对毛岸英生活照顾得无微不至的彭德怀的行政秘书张养吾,已经回到了国内开始新的工作。而毛岸英这时的新搭档高瑞欣,是个比他年轻两三岁的小伙子。

尽管他们俩按照指示在防空洞躲了很长时间,但那天敌机居然没在平常的时间轰炸。两人觉得危险应该过去了,又因为心里惦记着工作,就偷偷溜回作战室,结果就这么遭遇了不幸。

说起李银桥把这事儿的责任算到彭德怀头上,他并不是存心要找茬,说实话,毛岸英的离去,是所有人心里头最不愿意接受的惨痛事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