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80后老板,9年狂开8000家店,靠收割“县城中产”,年入20亿

社会 05-03 阅读:56 评论:0

有一位从河南商丘小镇后厨走出的80后青年,他放弃烧烤麻辣烫的安稳生意,一头扎进茶饮江湖。

然而,仅用9年时间,他便以“平价风暴”席卷全国县城,狂开8000家门店,年入20亿,打造出茶饮界的“神话”。

甚至和茶饮界“一哥”蜜雪冰城都有的一拼。

那么,这个人究竟是谁?他又是如何在茶饮界闯出一条路来的?

不安分的青年

1980年,王伟出生在河南商丘,父母经营着餐饮生意,他自幼便在后厨帮忙。

2004年,24岁的王伟,凭借着多年积累的餐饮经验和那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毅然开启了自己的创业之旅——开烧烤店。

当时,烧烤店的生意异常红火,每天的营业额有时能达到五六百元,在当时的小镇,这是一份相当不错的收入。

尽管烧烤店的收入稳定,可王伟内心的不安分愈发强烈,他渴望到大城市再找找机会。

于是,王伟怀揣着积蓄和满腔热血,告别了熟悉的小镇,来到了临近的城市蚌埠。

初到蚌埠,王伟选择了小本生意——麻辣烫,这是个风险小、回本快的行当。

他凭借独特的经营之道,迅速在蚌埠打开了市场,从第一家店的艰难起步,到后来拥有8家分店,这一路,王伟付出了无数的心血。

就这样,王伟在蚌埠的麻辣烫生意一做就是7年,这7年里,他不仅积累了一定的资金,还收获了宝贵的餐饮经验和人脉。

命运的转折

2013 年,蚌埠街头,一家蜜雪冰城的店铺突然开了起来,这家店正好开在王伟麻辣烫店对面,人们从每天清晨就开始排队。

当时王伟正在后厨反复清洗着成堆的青菜,而透过玻璃门,正好能看到蜜雪冰城的热闹景象。

当打听到对方单日营业额直逼八千元时,这位在餐饮江湖摸爬滚打近十年的老板愣住了。

自家最红火的麻辣烫店,每日利润不过是人家的零头,还得忍受凌晨进货、整日涮煮的辛劳。

站在人来人往的街道中央,王伟望着蜜雪冰城透亮的橱窗,终于意识到茶饮行业藏着前所未有的机遇。

2014 年开春,他果断将麻辣烫店一分为二,半间改造成蜜雪冰城加盟店。

没想到这个大胆尝试竟成神来之笔,茶饮区的订单如雪花般飞来,甚至反哺了麻辣烫生意。

短短 8 个月,他在蚌埠连开 8 家分店,当月营收突破 10 万大关的数字,彻底改写了他对餐饮行业的认知。

然而,王伟心中的梦想远不止于此。

“平价之王”崛起

2014年10月,王伟与一位企业家朋友交流,朋友的一句话如同一道光照进了他的内心:“你也可以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品牌,然后开展加盟业务。”

这句话,让他开始认真思考这件事可能性。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王伟利用闲暇的时间,不断在脑海中构思新品牌的发展框架。

直到2015年1月8日,他的心血结晶——“甜啦啦”第一家门店在蚌埠正式开业。

创业初期,王伟借鉴了蜜雪冰城的成功经验,从产品类型到门店布局,都能看到蜜雪冰城的影子。

但他并不满足于单纯的模仿,在学习的基础上,他开始探索甜啦啦的独特发展路径。

甜啦啦开启了王伟在茶饮行业的新篇章。

凭借着前期积累的经验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王伟为甜啦啦制定了明确的发展战略——极致性价比与下沉市场深耕。

在产品定价上,甜啦啦大胆创新,将大部分产品价格定在10元以下,以“平价奶茶”的定位迅速吸引了大量价格敏感型消费者。

一杯招牌奶茶只需8元,一桶水果茶也仅售10元,这些亲民的价格,在市场上形成了强大的价格竞争力。

为了打造极致性价比,甜啦啦在供应链上也下足了功夫。

2016年,甜啦啦自建生产基地,成立安徽伟宏食品有限公司,实现了一站式原料供给,从源头把控成本和品质。

在产品研发上,甜啦啦紧跟市场潮流,不断推出新品。

每当市场上出现热门产品,甜啦啦总能迅速反应,推出类似的平价替代品。

喜茶的多肉葡萄售价18元,甜啦啦的芝芝葡萄只需10元,且在口味和品质上并不逊色,这种“平替”策略让甜啦啦在市场上迅速积累了大量粉丝。

在一系列有效策略的推动下,甜啦啦的门店数量呈爆发式增长。

2015年成立当年,开出92家门店;2018年,突破1000家门店;到2024年,签约门店已超过8000家,年营业额突破20亿,成为茶饮行业当之无愧的黑马。

总结

王伟的故事,激励着每一个怀揣梦想的人。

无论出身如何,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与挑战,只要有梦想,有勇气,有行动,就有可能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王伟将带领甜啦啦继续前行,创造更多的奇迹,为中国茶饮行业的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