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岁董卿离婚后再露面,气质依旧,仍然坚持做这件事

娱乐 05-07 阅读:1374 评论:1

前些天在朋友圈刷到董卿的照片,可把我惊着了。五十一岁的人穿着白T恤逛书店,怀里抱着两摞书跟店员唠嗑,眼角笑出鱼尾纹都挡不住浑身书香。底下评论区炸开锅:“这姐吃了防腐剂吧?”“人家这才叫冻龄,咱们顶多算结冰。”

记得小时候过年看春晚,我妈老拿遥控器戳屏幕:“瞧瞧人家董卿,说话跟唱歌似的。”那会儿只觉得她像画报里走出来的仙女,后来才知道仙女也得天天修炼——她家老爷子当年管得可严了,比现在班主任盯作业还狠。

听说董卿小时候过得跟咱们刷题娃没啥两样。放学回家别想撒欢,先得抄二十个成语才能吃饭。有回她偷抹妈妈的雪花膏,被她爹逮个正着:“土豆抹再多粉还是土豆!”这话搁现在抖音上,保准能火成家长圈金句。

进了电视台反而更拼了。同事爆料说她录节目到半夜三点,大伙儿累得东倒西歪,人家还能摸出本《百年孤独》看得入迷。行李箱常年装着三本书,出差就跟搬家似的。要我说,这劲头跟咱们追剧刷通宵有得一拼,只人家追的是字儿。

《朗读者》里有个名场面我印象特深。她和九十岁的翻译家唠嗑,说着说着突然站起来比划《诗经》里的芦苇荡,眼睛亮得跟探照灯似的。弹幕当时就疯了:“这不是主持人,是语文课代表穿越了吧?”

要说读书带给她的变化,最明显就是会唠嗑。别人采访明星都问“拍戏苦不苦”,她能顺着徐峥的光头聊到小人物的生存哲学。有回节目里说到离婚话题,她没哭惨也没灌鸡汤,张口来了句《飘》里的“明天又是新的一天”,这反应比德芙还丝滑。

最近刷到她在山区小学的视频,蹲在地上跟孩子们挑绘本的样子特真实。听说自掏腰包捐了五千本书,还专门挑带拼音的。记者问她图啥,她乐呵呵说:“小时候我爸逼我读书,现在我总算能逼别人家孩子了。”

刷短视频看见个对比特逗。左边是十年前春晚舞台上的她,右边是去年菜市场拎着芹菜的她。神奇的是皱纹多了,气质反而更耐看了。评论区神总结:“这就叫肚子里有墨水,脸上不长锈。”

身边老有朋友问我:“现在读书还有啥用?”上回看见小区保洁阿姨捧着《平凡的世界》晒太阳,我突然就懂了。她孙女教她认字才两年,现在都能给孙子讲童话了。阳光照在书页上,那画面比啥滤镜都美。

发现个有意思的事儿。董卿在节目里提过的书,二手平台能涨价三成。书店老板跟我说现在年轻人进门就问:“有董卿同款吗?”要我说,这可比明星同款口红有意义多了。

前些天带孩子去书店,听见个妈妈指着董卿海报教育娃:“多看书才能像阿姨这么好看。”小姑娘嘴一噘:“手机更好玩!”这话听得我心头一紧。现在的小孩啊,确实需要更多活生生的读书榜样。

听说董卿在节目里提过四百多本书,这数字顶我半辈子看的了。想起楼下看门大爷,退休后天天读报两小时,八十多了还能跟年轻人聊俄乌局势。看来读书这事,真是从小到老都管用。

最近连广场舞大妈都内卷了。社区活动室新添了读书角,王阿姨跳完《小苹果》就拉着姐妹讨论林黛玉。问她咋突然爱看书了,她金句频出:“董卿五十多了还这么拼,咱们不能输阵啊!”

老家表弟就是个活例子。高考落榜去工地搬砖,偶然读到董卿推荐的《活着》,连夜买站票回家复读。现在成了重点中学老师,上课总拿董卿说事。要我说,有时候一本书真能改命。

现在董卿的短视频底下最火评论是:“求书单!”“初中生看啥合适?”这股热情可比追星打榜实在多了。听说有出版社整了个“董卿书架”,把节目里提过的书打包卖,这操作比明星联名款良心多了。

上个月坐高铁,看见前座小姑娘捧着《朗读者》同名书看得入迷。她妈悄悄跟我说,闺女现在偶像换人了。这话让我想起董卿说过,她就想当书本和观众之间的桥梁。要我说,这桥现在堵车都过不去——实在太火了。

瞅着家里落灰的旧书,突然觉得脸红。人家五十多了还天天啃书本,咱们年轻人整天喊没时间。最近学她睡前看二十分钟书,别说,半个月下来失眠都好了。看来好书比褪黑素管用。

最后说个真事儿。我们小区保安老刘自从看过董卿节目,值班室多了个旧书箱。现在快递小哥来取件,他总劝人家:“闲着也是闲着,拿本看看呗。”这种变化,大概就是董卿最想看见的——让读书变得跟嗑瓜子一样自然。

网友评论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