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邓颖超去体检,查出盆腔内似有异常,周恩来:如实告诉她

历史 05-07 阅读:4 评论:0

人们常说:

我只向往鸳鸯那样的恩爱,对神仙生活没啥兴趣。

这话用来描述周总理和邓颖超女士之间的感情,简直再贴切不过了。他们在一起的日子里,有着数不清的温馨往事。

快乐、悲伤、还有那些未了的心愿,全都混杂在一起……

【周总理和邓颖超的一次出国轶事】

1950年那会儿,咱们国家刚成立没多久。

那时候,出国可不是件小事,不管是去参加会议还是处理公务,周总理都会亲自找要出国的人员聊聊,给他们交代一些需要注意的事情。

这次,邓颖超将作为中国妇女的代表,去国外参加一个大型国际会议。虽说邓颖超和周总理是夫妻,但在这种场合下,发言还是得按照老规矩来办。

那天晚上十点钟,邓颖超准备坐火车去国外。可是都过了八点多,周总理还是一点想跟邓颖超聊天的意思都没有,一个劲儿地忙着手头的工作。

邓颖超心里挺踏实的,她了解那个老规矩,周总理肯定不会忘。要是8点没空,那就9点嘛,反正周总理肯定会找她聊聊的。

真没想到,都到晚上九点多钟了,周总理那边还没动静,像是完全没打算找我谈话。邓颖超心里头那个急啊,实在忍不住了,索性直接推开周总理的房门,直截了当地就问:

“为啥别人出国时你都找他们聊聊,轮到我出国,你反倒不找我说说话呢?”

周总理没瞅邓颖超一眼,话也不搭一句,就挥了挥手,让邓颖超出去,别妨碍他办公。邓颖超气呼呼地关上门走了,打算去整理行李,自个儿出发。

没多久,邓颖超就打算出发去北京火车站了。

邓颖超正准备走时,周总理也从屋里出来了,说他刚忙完手头的事,要亲自送她去火车站。邓颖超还在气头上,没跟周总理说话,就让他这么跟着自己往火车站走。

到了火车站,邓颖超默不作声,直接上了火车,开始安置行李并找了个位子坐下。周总理紧跟着也上了车,他说想再陪邓颖超待一小会儿。

邓颖超表面没露笑模样,心里头却暗暗乐了一下,想必是你周恩来憋了挺久了吧?看这架势,是打算跟她好好聊聊了,得安排下出国那些事儿了。

没想到,周总理对出国的事情却一个字不提,反而拉着邓颖超聊起了家里的琐事。邓颖超心里头那个急啊,好几回试着提醒周总理该说正事了,但周总理就像没听见一样,根本不接这个茬儿。

火车眼看就要启程了,邓颖超赶紧告诉周总理得赶紧下车了。但周总理好像完全没留意到,仍然在不停地聊着别的话题。

没多久,火车就轰隆隆地开动了!

邓颖超真是恼火了,现在他想下车也成不了,这可是国际列车啊,下一站离北京远着呢。这么一想,邓颖超气呼呼地说:

你非得磨蹭到现在,瞧瞧这阵子多乱,行了吧?

周总理到最后实在憋不住了,哈哈一笑,说自己刚才不过是逗大家玩呢。说真的,他刚好要去天津处理些事务,早就让天津市委跟铁道部门打了招呼,多加了一节车厢,到时候到了天津,他就随着那节车厢一块儿下车。

邓颖超有点无奈又带着点笑意地说:

“哎,你为啥不早点告诉我呢?”

周总理乐呵呵地说,他和邓颖超平时太忙,都没空好好聊聊天,这次可以趁机说个痛快,聊它好几个钟头。当然啦,在这路上,周总理也没落下正事儿,先跟邓颖超安排了出国要注意的几个方面。正事说完,老两口又开始聊起了家里的日常琐事。

这旅行真的太让人难忘了!

【周总理吩咐李富春脚步轻一点】

跟周总理相处时,他有时候会表现得像个顽皮的小孩。但说到邓颖超的身体状况,周总理可是从来都非常上心,一点不含糊。

有阵子,邓颖超的身体状况不佳,晚上老睡不着,估摸着是到了更年期闹的。

周总理特别心疼他老婆,晚上开完会回家,离家还有段路呢,他就让司机停车熄火,说要走回去,生怕车子的动静把邓颖超给吵醒了。

那天晚上,周总理把几位副总理叫到了西花厅,说是要开个会。他在家里头耐心地候着大家,另一边,邓颖超已经早早地歇下了。

就在这时,周总理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他自觉放低了声音,但旁人并没有这个意识。为了不让小超被吵醒,周总理二话不说,立马站起来,打算自己出门去迎接大家。

没错,周总理一露面,立马瞧见李富春已经到了。他瞅了一眼,发现李富春脚上蹬的是皮鞋,这要在地板上走来走去,那咚咚的响声,肯定会把小超给闹醒。

周总理赶紧走上前,悄悄跟李富春说让他一块儿走,他俩打算抄后院的小路去会议室。李富春凑近后,周总理指了指他的皮鞋,说:

小声点,别吵醒小超,她最近身体不太行。

李富春并没觉得有啥不对劲,很爽快地点了点头,脚步也变得轻快,跟着周总理往会议室走。人们一个一个地来了,按照周总理的“意思”,大家都走得悄无声息。

1960年夏天的时候,邓颖超去做了一年一度的身体检查。

出乎意料的是,大夫在她的盆腔里查出了不对劲。里头有个跟拳头差不多大的硬疙瘩,摸起来硬邦邦的,初步估计是癌症。大伙合计了一下,赶紧把这事儿跟周总理说了。

周总理知道这事儿后,好一会儿都没说话,最后他还是开了口:

直接跟她说实话,她会妥善处理的。

大夫们全都摇头不同意,告诉病人病情有多严重,只会吓得他们心惊胆战,整天胡思乱想,这样一来,对身体康复可没啥好处。

不过周总理深信,他的小超是个坚强的革命斗士。生病这事儿确实存在,逃避可不是办法。得勇敢面对,跟病魔较量,这样才能打败它。

周总理那种积极向上的心态,让医生们都很受鼓舞。邓颖超呢,真的就像周总理说的那样,对待病情十分勇敢,一点也不畏惧,表现得特别镇定。

第二天中午,周总理自个儿把医生们都请到了家中,他心里盼着医生们能把手术准备做充分,手术方案也得安排妥当。医生们心里头那个感动啊,真没想到周总理日理万机,居然还能把这些事儿考虑得这么周全。

大夫们准备就绪后,很快就挑了个日子,给邓颖超做了手术。还好,结果不是啥坏东西,就是个卵巢囊肿,手术做得特别顺利。

听到小超手术顺利完成的消息,周总理心里的石头总算落了地,不停地夸小超真是个勇敢的孩子。邓颖超呢,也是紧紧抓着周总理的手不放。

这对夫妻,总算是又一次挺过了个大坎儿。

【周总理抱病执意参加贺龙的追悼会】

眨眼功夫,1972年就晃到了眼前。

这一年,周总理不幸查出了癌症。医生们迅速制定了手术计划,并且给周总理做了第一次手术。还好手术挺顺利。邓颖超在手术室外头一直提着心,听到手术成功的消息才松了口气。毛主席知道后,也特意打电话来,说:

医生真的很棒,真心感谢他们的付出。

邓颖超一听到毛主席的祝福,眼眶立马就湿润了。这么多年,啥难关她都挺过来了,没落过一滴泪。可这回,主席的话让她忍不住掉泪了。就像她总是牵挂着恩来一样,心里头也一直为恩来担着心。

动完手术后,周总理身体状况慢慢好转,在玉泉山呆了二十多天调养身体,之后他就又回到工作岗位上了。

由于工作实在繁忙,周总理只能抽时间断断续续地接受化疗。但这样的治疗方式,效果自然是很有限的。所以在那之后的几年,周总理的病老是时好时坏,差不多每隔40天就得动一次手术。

1975年6月9号那天,中央给贺龙元帅办了骨灰安置的庄重仪式。

谁也没想到,周总理竟然不顾病痛,铁了心要去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亲自为贺龙元帅安放骨灰。那时候,周总理刚从医院出来,身子骨弱得很,大伙都劝他别在大热天里折腾了,但周总理心意已决,非得去不可。

没多久,邓颖超就陪着周总理抵达了八宝山革命公墓。跟平常一样,周总理穿戴得整整齐齐,衣服笔挺,头发也梳得一丝不乱,特别干净利落。不过,能看出来周总理老了很多,身子骨也瘦了不少,整个人显得特别疲惫。

瞧着以前精神焕发的周总理,现在变得这般消瘦疲惫,大伙儿心里头都不好受,难过得很。

下车以后,周总理在邓颖超的帮扶下,慢慢走到了会场的签到地方。接着,周总理的手不停地抖着,但他还是很认真地把自己的名字写了下来。

签完到后,周总理就走进休息室,想找贺龙将军的夫人薛明同志。那会儿,薛明正在隔壁休息室歇着呢。有人跟她说周总理到了,薛明一听,赶紧起身出门去找周总理。

瞅见周总理的那一瞬间,薛明心里头再也憋不住了,直接冲了过去。周总理呢,也是一把攥住了薛明的手,眼泪都下来了,哽咽着说:

薛明这事儿,我没能看好他,真是失职了!

讲完之后,周总理眼泪就掉了下来,他瘦弱的身子也跟着大幅度抖动,周围看到的人没有一个不伤心的,眼泪都往下掉。贺龙的女儿见状,赶紧走上前去扶着周总理,连声劝他要多注意自己的身体。

听到这话,周总理也只能叹口气,说自己剩下的时间也不多了。

听到周总理讲的这番话,大伙儿心里都难受极了,没人想听到周总理这么说,大伙儿都盼着周总理能快点康复。

从贺龙元帅的告别仪式回来后,周总理又一次进了医院,接受必要的医疗照顾。

9月20号下午那会儿,医院给周总理安排了住院期间的第四次大型手术,目的就是要把那扩散的肿瘤给切掉。以往每次手术前,周总理都挺平静的,啥特别动作都没有。但这回不一样,手术前他忽然进了卫生间,而且在里面呆了老半天。

邓颖超心里清楚,周恩来是怕他自己没法从手术台上平安下来……

手术马上就要开始了,周总理又回到了病床上,他让旁边的工作人员快去把小平同志找来。

邓小平就在门外耐心等着,一听到周总理叫他,他立刻就进了病房,一把抓住了周总理的手。周总理呢,也使劲儿攥着邓小平的手,像是使出了浑身的劲儿,大声说道:

小平同志,你这一年多干的活儿,真让我看出来,你比我能干多了。

听到周总理的这番话,邓小平心里特别不是滋味,他赶紧把头转到一旁,生怕眼泪掉下来被周总理瞧见,又让他多一份忧虑。

尽管如此,周总理依然发现了……

【毛主席只同意周总理的第二个遗嘱】

这次手术,已经是第四回了,还好,它终于成功了。

然而,这份成就却没人能笑得出来。周总理的身体越来越差,他越虚弱,我们心里就越发忐忑,谁都不敢去深想那背后的含义。

邓颖超现在特别累,每天都会抽时间去医院陪陪周总理。她心里其实明白,只是不愿意说出口,恩来可能没剩多少日子了。她就想着能多给恩来一些温暖和宽心,让他好受点。

新的一年又悄然而至。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又是一个全新的开始。

1976年1月7号那天,周总理情况不妙,陷入了沉睡中。医疗小组的大夫们全都待命,随时准备抢救。到了晚上11点钟,周总理突然间又轻轻地把眼皮掀开了点,他跟旁边的人说:

我这边都安排妥当了,你赶紧去看看那些生病的同志,他们那边情况紧急,更需要你和大家的帮助。

这句话是周总理临终前的遗言!

1月8号早上9点57分,周总理的心脏不再跳动了,他就这样永远地告别了他深深热爱的党和人民群众。

周总理离世后,长期为他理发的朱殿华师傅被专门叫来,为总理做最后的仪容整理。朱师傅瞅着总理那长长的胡子,又望了望那双曾经熟悉的眼睛,此刻却永远地合上了。朱师傅心里头那个难过啊,眼泪一下子就流了出来。他知道,这是最后一次给总理剪头发了,所以一定要好好地给总理整理好遗容。

不久,中央的大佬们陆续走进了周总理的病房,跟周总理做了最后的道别。

邓颖超瞧见大伙儿都到齐了,硬是把伤心劲儿压了下去,借着这个机会,跟大家说了三件事。这三件事,其实是周恩来在世时,头脑清楚的时候,特意交代她一定要办好的。

众人抹掉眼眶中的泪水,向邓颖超点了点头,示意她继续说。邓颖超开口讲道:

第一个吩咐,别弄遗体告别仪式了。

第二个条件,别办追悼仪式。

第三个条件就是,别保留骨灰了,直接撒到咱们祖国的大好河山里。

听到邓大姐那三条提议,在场的所有人都直摇头,表示不赞成。邓小平首先站了出来,明确表示他不同意。随后,他声音有些颤抖地解释,遗体告别和追悼会这两样得办,骨灰也得留着,要不然全国老百姓肯定不干,大家心里都不会答应的。

邓颖超还是铁了心要坚持下去,因为这是恩来留下的最后心愿,她无论如何都得替他实现。

大家商量来商量去,最后还是决定把这三个请求告诉毛主席,让他来定夺。毛主席一听这三个请求,心里也是挺感动的,他知道这都是周总理生前的心愿,得帮他实现。但这么一来,恐怕其他人和老百姓都不会太乐意。

最后,毛主席经过深思熟虑,眼里泛着泪光,只答应了那第三个请求,也就是不保留骨灰,愿意让骨灰洒遍祖国的山河。至于举办遗体告别和追悼会这两件事,他坚持要做,因为这同样是广大人民的心声。

邓颖超眼里泛着泪光,最终点头答应了毛主席的那个重要决定。

1月9号一早,全国广播里传出了周总理离世的消息。大伙儿一听,心里都直犯嘀咕,不敢相信,忙着到处找人确认这事儿是真是假。

直到消息像野火燎原,一传十,十传百,人们才慢慢接受了这个残忍的事实,心里头才真正认了:

周总理确实已经离开了我们。

那会儿,全国上下都沉浸在悲痛中,人们眼泪哗哗地流,实在难以接受敬爱的周总理就这样永远地走了,离开了我们所有人。

1月11号那天,周总理的遗体要运到八宝山革命公墓去火化。从北京医院出发,一辆载着周总理遗体的灵车缓缓驶向八宝山。大伙儿一听这消息,都自个儿跑到街上,要给周总理送行。十里长街两边,挤满了密密麻麻的人群。大家都哭得稀里哗啦的,喊着周总理的名字,陪他走完这最后一程。

没多久,遗体就被送到了八宝山。当亲眼目睹周总理的遗体缓缓被推入火化炉的那一刻,一向刚强的邓颖超终于绷不住了,大声哭泣着喊道:

“周恩来,咱俩真的是永别了。”

现场的工作人员瞧见这幕,眼泪都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悲伤的氛围把大伙儿都包围了,泪水根本停不下来。

1月14号那天,周总理的骨灰被护送到了人民大会堂的台湾厅。邓颖超一听说是台湾厅,心里头立马就明白了中央的一片深意。

周总理在世时,心里头老惦记着国家统一这事儿,但遗憾的是,他没能亲眼看到那一天。现在,他的骨灰在台湾厅里放一晚,也算是圆了他生前盼望祖国统一的梦想。

纪念周总理,心里总惦记着他,我们真的很想念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