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与张郃,谁才是三国后期第一猛将?他俩死战到底,结局怎样?
大家好,我是黑白说历史。
三国后期,烽烟渐散,猛将凋零。
关羽败走麦城,张飞魂断阆中,黄忠征吴陨落,马超郁郁而终,五虎上将仅余赵云独撑蜀汉大旗;曹魏的典韦、庞德、张辽、徐晃等也已成传说。
至诸葛亮北伐时,战场上屹立不倒的两位知名猛将,只剩曹魏张郃与蜀汉魏延。
二人交手多次,却总以诈败收场,胜负未分。但若抛开诈败诱敌,死战不退,谁能活到最后?
张郃:从河北猛将到曹魏“不死战神”张郃的起点,是袁绍麾下的“河北四庭柱”之一。官渡之战后投曹,他历经曹操、曹丕、曹叡三代,从毛头小将到白发老将,堪称三国“活化石”。
战绩:硬刚超一流武将
张郃的武力,是谜一般的存在,上下限均很高。
官渡之战,他与张辽大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负,并逼出虎痴许褚,可见其武艺不在张辽之下。
穰山之战和潼关之战,他分别以三十回合和二十回合败于赵云、马超之手。虽败,却非落荒而逃,可见其面对顶级猛将的韧性。
巴西之战,他更与张飞前后激战百余回合,若非中伏,他还能再打!
张郃虽然打不赢超一流猛将,诸如五虎将中的四虎这种重量级猛将,但对方也无法将其斩杀。这足见张郃在交锋中自保能力极强。
这般“能打能逃”的生存智慧,让张郃成为曹魏后期唯一能与蜀汉周旋的支柱。
魏延:蜀汉的“孤狼”猛将魏延的出场,注定了悲剧的结局。
他心心念念投靠刘备,却在救黄忠归顺后,被诸葛亮认定为脑后有反骨,差点归西。当然,加入刘备集团后,他还是凭借一身骁勇,硬生生杀出“五虎之下第一人”的地位。
战绩:悍勇有余,硬仗不足
魏延的勇猛毋庸置疑:
襄阳城外,他与文聘大战不分胜负。
雒城之战,三十回合击败西川名将泠苞,后来又将其生擒。
北伐大战,他是实打实的大将,多次担任攻坚角色,充当诈败王,也秒杀过猛将王双。
但面对准超一流对手时,魏延却显吃力。汉中之战,他被救主庞德奋力击退,抵抗回合数也较少。
虽然他与张飞都是十多回合就击败马岱,但却被暗箭所伤,入川之战更是轻易中伏。
他的贪功冒进是最大的弱点。若单挑死战,这份急躁或成致命破绽。
死战推演:百回合血战,张郃如何绝杀魏延?若张郃与魏延摒弃谋略,死斗不退,这场对决或将演绎为三国后期最惨烈的单挑:
第一幕:锋芒初试(1-30回合)
魏延挺刀跃马,率先抢攻。他深知张郃年长,欲以雷霆之势速战速决。刀光如雪,直劈张郃面门,张郃横枪架住,金铁交鸣声震山谷。
魏延招式:刀法大开大合,仿若当年长沙城下战黄忠的悍勇,每一击皆带风雷之声;
张郃应对:枪如游龙,以守为攻,专挑魏延力道用老时反击。
三十回合后,魏延攻势渐缓,张郃冷笑:“汝之勇,不及翼德十之一二!”此言一出,魏延怒目圆睁,刀势更猛,却已露焦躁之态。
第二幕:以柔克刚(30-70回合)
张郃转守为攻,枪法骤变。他效仿赵云“七探蛇盘”之技,枪尖虚虚实实,专刺魏延甲胄缝隙。
经典重现:当年穰山之战,赵云三十回合败张郃,此刻张郃竟将赵云枪法化入己身;
魏延困境:铠甲多处被刺穿,左臂中枪血流如注,只得回刀护住要害。
至七十回合,魏延坐骑力竭嘶鸣,张郃趁机一枪扫向其马腿。魏延滚落在地,挥刀斩断张郃马缰,二人皆步战厮杀。
第三幕:绝境反扑(70-100回合)
弃马步战,魏延凶性爆发。他效仿关羽拖刀计,诈败疾走,待张郃追至三丈内,突然回身劈出“断岳斩”。
惊险一幕:张郃侧身闪避,头盔被刀锋削落,鬓角白发飘散;
致命失误:魏延因全力一击扑空,踉跄半步。
张郃岂会错失良机?他暴喝一声,使出家传绝技“河朔回马枪”,枪杆如毒蛇吐信,直刺魏延咽喉。魏延举刀格挡,却因臂伤慢了一瞬——枪尖穿透锁骨,将其钉在地上!
张郃却因此被魏延的刀刃削去眼角眉骨。
诸葛亮的“认证”:谁更可怕?诸葛亮对二人的态度,堪称终极评判:
对张郃,他视之为北伐最大障碍,甚至不惜以“木门道埋伏”这种战术除之;早年间,汉中之战那会儿,刘备也是认为张郃才是曹魏真正的名将。
对魏延,诸葛亮虽用其勇,却始终提防,临终前更密令马岱诛杀。
显然,在诸葛亮眼中,张郃的威胁远超魏延——一个能打、能逃、能带兵的“六边形战士”,远比刚愎自用的“孤狼”更难对付。
结语若张郃与魏延死战不退,结局或许真如上文推演所写。
然两人于演义中,最终结局均令人叹息:
张郃死于万箭穿心,魏延背负叛将之名身首异处。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演义》)
诸位看官,张郃与魏延的武艺,孰强孰弱?两人死战到底,究竟谁会先落败呢?
欢迎评论区煮酒论英雄,友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