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输给陈芋汐!全红禅三连败冲上热搜,赛后回应让人唏嘘
连续三场比赛,全红婵都输给了陈芋汐。
这一次,是在家门口的水立方,她拼尽全力,依旧与冠军擦肩而过。
赛后她的名字再次登上热搜,不再是因为“天才少女”,而是因为三连败。
更让人唏嘘的是她赛后那句话,听起来没什么情绪,却让网友们心疼不已。

2025年5月3日下午,北京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10米跳台项目上演了一场备受期待的对决。
看台上观众几乎座无虚席,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两个年轻身影上。
这是她们本赛季最关键的一战,也是近几年来中国跳水双子星最直接的一次较量。

这场比赛安排在下午3点以后举行,但从中午开始看台上就已经坐满了观众。
大家都知道,今天的10米跳台,是本届世界杯最具看点的项目。
因为场上站着的是当今世界女子跳水领域的两个最强名字:陈芋汐和全红婵。

两人都身穿中国队红色战袍,一前一后登场。
动作干练,神情冷静,水立方的灯光打在她们身上,显得既沉稳又锋利。
赛前热身时,她们几乎没有多余交流,步伐稳重,各自专注。

全场观众安静下来,只听得见入水时水花的响声。
从预赛到半决赛,两人一路领先,几乎没有给其他选手太多机会。
但真正的对决,是最后这场决赛。

决赛采用五跳计分制。
陈芋汐一上来就展现了极强的掌控力。
第一跳完成度极高,入水水花极小,裁判给出全场最高之一的分数。
随后四跳,她几乎没有瑕疵,每一次起跳都控制得极其准确,动作连贯自然,最终她以431.25分锁定冠军。

相比之下,全红婵前两跳表现不错,分数与陈芋汐相差不多。
但第三跳时,她在完成207C向后翻腾三周半抱膝时出现明显失误,翻腾节奏略微偏慢,导致入水角度不理想。

得分仅为57.75。这一跳成为整个比赛的转折点。
后两跳她迅速调整,完成得干净利落,但前期分数差距已经拉开。
最终她以409.80分获得亚军,错失本赛季个人大满贯。

本届跳水世界杯总决赛的赛制与以往不同,女子10米台项目的预赛、半决赛、决赛,全部集中在一天之内完成。
上午进行预赛,中午接着半决赛,下午不到两小时后就是决赛。
这样高密度的赛程对所有选手都是考验。

尤其是10米台项目,动作难度高、对专注力要求极高。
在短时间内完成三场高水平对抗,不仅需要强大的体能支撑,更需要心理上的极限抗压能力。
不少专业人士赛后指出,这种赛制可能更有利于陈芋汐这样动作稳定、节奏自控能力强的选手。

而对于正在经历身体发育变化的全红婵来说,长时间保持巅峰状态更加困难。
她在半决赛之后曾短暂停留在训练区,闭眼静坐、深呼吸调整状态,已经显露出疲态。
但陈芋汐的胜利,并非偶然。

熟悉她的人都知道,她的每一次出场,是无数次重复训练积累下来的细节打磨。
春节期间,大多数运动员都回家过年或放假调休。
但据知情人透漏,今年大年初一,陈芋汐仍独自出现在国家队训练馆。

当天中午食堂供应了丰富的菜品,她只选了两样清淡素菜,吃完便返回训练场,没有片刻停歇。
她的动作之所以能做到几乎无水花,靠的不是天赋,而是精确控制每一个动作的肌肉反应。
长期以来,她在空中姿态的保持、起跳角度的稳定性、入水时机的把握上都有近乎苛刻的训练要求。

本次决赛,她的每一跳都让裁判几乎挑不出明显问题。
这种比赛节奏和心理状态的高度一致性,是所有教练最希望看到的状态。
全红婵从小被认为是跳水天才。

她在东京奥运会上一战成名,以几乎满分的表现拿下金牌。
那时候她年仅14岁,动作轻盈、神情纯粹,让很多人直呼天赋惊人。
但进入2024年后,她开始经历身体的自然发育。

身高上升,体重略有增加,原来那种像羽毛一样的空中感略有变化。
这对于依靠空中旋转速度和入水角度控制的10米台项目来说,影响非常大。
尽管如此,她并没有在失误之后情绪失控。

那一跳失误后,她沉默地走到边上,迅速用毛巾擦干身体,调整呼吸,准备下一跳。
教练没有过多言语,只是默默点头鼓励。
第四跳她重新找回节奏,第五跳完成得几乎完美,展示了她强大的心理韧性。
赛后,她接受采访时简单地表示:还是可以的。

没有过多解释,也没有回避失误。
这样的态度,对于一名18岁的年轻运动员来说,已经非常难得。
这场比赛结束后,关于她的三个词条迅速登上热搜。

评论区中,鼓励声占据主流。
有网友说:谁拿冠军都是中国的,两个运动员尽力了!
也有人表示:“婵妹体重影响太大了,陈芋汐体态轻盈,轻松自如。

长期以来,中国跳水队被称为梦之队,不仅因为成绩好,更因为内部竞争机制强烈,人人都在向前冲。
陈芋汐和全红婵的关系,从外界来看像是对手,但在跳水队内部,她们更多时候是一种互相支撑的存在。

两人技术风格不同,训练节奏也各自有特点,但目标始终一致:为中国跳水继续站稳世界之巅。
她们的竞争,不仅让比赛更精彩,也为整个跳水队注入活力。
每一次对抗,都是一次技术和心理的双重较量。

而这种“健康竞争”正在让中国跳水保持高水平输出,持续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具备世界实力的年轻选手。
这场决赛,陈芋汐笑到了最后,但全红婵的坚韧也赢得了尊重。
竞技体育的残酷,在于成绩只有一个第一。

但过程中的汗水、努力与坚持,才是更值得被记住的东西。
在这个决定性的下午,在这块熟悉的跳台上,两位年轻的姑娘再次交出了中国跳水最好的答卷。
冠军是努力的结果,不是天命,失误是成长的过程,不是终点。
文/编辑:千寻小百科
上观新闻:2025-05-04《陈芋汐、全红婵,包揽金银牌!》
中国新闻网:2025-05-04《跳水世界杯总决赛:陈芋汐、全红婵包揽女子十米跳台冠亚军》

